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教育對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多元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100例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康復總有效率、二次骨折發生率、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P<0.05)。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二次骨折發生率為4.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0%(P<0.05)。結論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中實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骨質疏松;老年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生活質量;骨折
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容易發生骨折,這也是骨質疏松最為嚴重和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于老年骨質疏松骨折病情進展相對緩慢,且患者大多缺乏相關知識和認知,很容易忽視自身病情,需要臨床給予及時、全面的照護和健康指導[1]。本文觀察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為老年患者的康復提供幫助,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61~76歲,平均年齡(65.2±5.3)歲;其中18例為髖部骨折,15例為脛骨與踝部骨折,7例為肱骨近端骨折,6例為橈骨遠端骨折,4例為胸腰段骨折。觀察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4.6±5.2)歲;其中17例為髖部骨折,16例為脛骨與踝部骨折,8例為肱骨近端骨折,6例為橈骨遠端骨折,3例為胸腰段骨折。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出院后第2周以視頻、圖片以及PPT結合的方法向患者講述骨質疏松骨折相關知識,明確本病成因和危害,并指導患者掌握相應的預防措施;②出院后4周給予患者個性化生活與飲食指導,設計個性化且多元化的營養套餐,明確膳食結構的意義和重要性,多攝入肉類、豆類、海產品以及綠色蔬菜,并積極參與戶外鍛煉、曬太陽等。③出院后6周結合患者骨質疏松情況、個人興趣愛好和骨折康復進度制訂相應的運動復健鍛煉方案[2];④出院后8周通過圖片以及實物等方式輔助指導,明確常用藥物和應注意事項,告知藥物用法用量,并開展相應的心理疏導。
1.3觀察指標統計兩組康復總有效率、二次骨折發生率,評估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其中療效標準和生活質量評價參照文獻[3]、[4]。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康復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患者顯效33例,有效14例,無效3例,康復總有效率為94.0%(47/50),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18例,無效14例,康復總有效率為72.0%(36/50),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生活質量評估指標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二次骨折發生率對比觀察組二次骨折發生率為4.0%(2/50),對照組二次骨折發生率為14.0%(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相比于常規單一的健康教育,多元化健康教育對于患者個人因素的差異以及其他危險因素給予了綜合、全面的考慮,并評估骨質疏松患者在上述因素影響下病情改善以及骨折痊愈后日常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提出通過交互式、一對一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常規健康教育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避免了常規護理模式的盲目性[5]。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嚴重多發病,發病率較高,容易導致患者致殘甚至致死,引起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使其生活質量遭受嚴重影響,這就給臨床護理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6]。本次研究針對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加以強化和拓展,基于循證治療護理結果這一實證證據,制訂科學的干預方案并完善健康教育手冊內容,在心理疏導的基礎上開展綜合康復指導。
在傳授個性化健康教育知識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有的放矢,并通過談話來了解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有利于提升其知識水平的有效突破點[7]。同時對患病后患者逃避心理以及出現知識倦怠這一變化予以充分考慮,重點加強健康知識教育補缺,并做好家庭監督輔助,以此來達到疾病轉歸、積極干預心理形成并有效降低二次骨折發生率的根本目的。本次研究結果發現,通過“一對一”地開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康復總有效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P<0.05),表明通過采取合理的運動復健鍛煉與飲食指導對于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促進患者病情轉歸。且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護理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觀察組二次骨折發生率為4.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蔣冬萍等[8]的報道相符,充分說明多元化健康教育能顯著減少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二次骨折,療效持久穩定。綜上所述,在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中實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肖亮,吳艷平,何英,等.保護動機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護理管理雜志,2014,14(2):123-124.
[2]楊紅月.不同護理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4):26-27.
[3]張東,吳威,金銳,等.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改善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質量問卷評分調查.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3,11(3):128-129.
[4]忻佩華.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護理.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105-106.
[5]霍娟,謝瑤.舒適護理在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14(4):563-564.
[6]靳青,余興艷,張延暉,等.護理干預對PVP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術后再骨折的影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8(11):1029-1031.
[7]王麗姣,宋彩萍,肖莉,等.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影響因素分析及康復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4):2250-2252.
[8]蔣冬萍,蘇德春,高倩,等.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與護理干預措施.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42(16):2465-2466.
作者:陳瓊芳 單位:汕尾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