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神病健康教育與生活心理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精神疾病因其固有的特殊性,許多患者病情會出現遷延不愈、發作反復、功能退縮、不能自理生活的特點?;诖耍龊?a href="http://www.gaoruijun.cn/fllw/jsbjcxlw/740975.html" target="_blank">健康教育、生活與心理護理至關重要,可幫助患者實現早日康復,致力于自我防護意識的提高,極大的降低疾病的復發率。
[關鍵詞]精神科病房;健康教育;生活心理護理
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74例,其中男121例,女53例;15~19歲55例,30~39歲73例,40~49歲35例,50~70歲11例;大學文化程度12例,中專(含高中)24例,初中以下126例,文盲12例;職工54例,農民82例,商人2例,無業人員10例。
2方法
①關于引導護理服務護理哲理的制定,需要組織科室全體人員討論得出,如護理工作的開展必須嚴格按照護理程序開展,關于患者的需求應用盡量滿足;②護士長在為患者分配護士時,需要按照其民族、文化程度、方言、職業、生活習慣等基本情況,旨在能夠順暢地進行交流與溝通,對于24h負責制主管護士需要嚴格執行;③與患者進行積極有效地溝通與交流,護士需要深入病房積極地與患者進行談心,多接觸,對他們的行為與思維系統性的觀察,確保所做出的護理診斷是正確的,與此同時選擇適當時機開展心理護理與行為干預,幫助患者能夠實現早日康復;④強化開展健康教育。即逐項開展院護理部位精神病患者專門制定的標準教育計劃表,為幫助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更好地認識精神衛生知識可采用多種形式,如幻燈、版報、圖片以及講解等;⑤量化管理護理工作。督促、協助自己分管的患者進行自主洗澡更衣,夏季、冬季每周分別不得少于3次、2次。每周修剪1次指甲、刮1次胡子。重病號與采取保護性約束的患者,需要積極地做好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工作,嚴禁褥瘡的出現。針對不能自理生活的患者,做好喂飯、喂藥等操作,確保基礎護理合格率達100%、特殊護理合格率≥85%;⑥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健全,具體內容有很多,如護理業務和病歷質量評價、護士行為評價與調查患者滿意度。護理部、護士長需要不定期進行查房,對執行情況認真檢查,對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好壞進行客觀評價,是否能夠充分滿足患者的需要。若不要要求執行則需要扣分,且直接與經濟指標掛鉤,以此來對今后的工作方法與方式進行積極的改進,致力于不斷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3結果
①在精神科,臨床工作的基礎在于為精神病患者提供精細化的日常生活護理[1],如洗臉漱口、喂飯喂藥、翻身擦背、排便等,這些工作看似平凡,但是卻能夠幫助患者實現早日康復。研究中發現20例患者在入院時存在被迫害妄想癥,懷疑食物有毒而不愿進食,因此身體日漸消瘦?;诖?,強化開展飲食護理,采用多種方法幫助患者滿足機體所需要的量,如集體進餐、護士親自喂飯、鼻飼等,經過開展一系列精心護理之后,在1周11名患者的體重增加超過0.5kg,其余9名患者在第2周體重也有所增加。入院時血紅蛋白最低者90g/L,在入院第2周后上升到115g/L,貧血癥狀得到有效改變。根據天氣變化,指導患者適時的增減衣服,積極的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去年9月份入秋時,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在1周之內連續有4名患者出現上感癥狀,如高熱、頭痛、鼻塞等,通過強化夜班巡視工作,及時給患者加蓋被子以后,尤其是不能自理生活、老年患者,上述情況再也沒有出現過。及時分發探視家屬所帶來的食物,進行妥善的處理,忌生冷和過期變質食物,以此可避免因飲食不潔所造成的腸炎。強化生活護理,可極大的降低院內感染率(從27%下降至8%);②健康教育作為組成護理程序的重要內容,需要一改傳統保密性的治療方式,關于當下所服用藥物的相關情況詳細地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如名稱、副作用的臨床表現、如何預防等;強調堅持服藥對鞏固療效與預防復發的重要意義。在掌握了相關知識以后,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的訴說服藥以后的副作用和再度出現的精神癥狀,能夠更好的進行自我控制,減少全年暴力行為,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現(從1.1%下降至0.5%)。健康教育的開展可幫助家屬、親朋好友更好的觀察疾病,疾病復發的征兆有睡眠減少、興奮話多或少語等,然后可及時帶患者就診,避免對病情造成延誤;對出院以后的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問卷調查發現,他們的健康教育普及率已經達到100%;③強化心理護理。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康復過程中心理因素始終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5]?;诖?,護士需要深入到病房內部,通過與患者談心對其心理狀態進行充分的了解、掌握,通過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及時解除患者內心的疑惑。如:恢復期患者,出于對家庭經濟條件與社會地位的考慮,思想包袱往往比較重,精神比較苦惱,時常會出現郁悶、抑郁的心理,睡眠質量比較差,由此會對疾病轉歸產生不小的影響。筆者通過聯系家屬、單位,請他們來院探視,通過對患者的安慰與鼓勵,可幫助他們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治療依從性獲得顯著提高。本組病例中有12名患者在出院前15d,睡眠質量差,病情反復,通過上述情況的了解,制定了針對性疏導措施,以此解除了他們的思想顧慮,心情舒暢的同時能夠正視自己存在的價值,當晚睡眠轉歸,病情逐漸穩定并順利出院。護士生活護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行為、語言、表情可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給患者,無形中已溝通了與患者的交流,從而能夠更好地開展心理護理,患者也愿意將心事主動地向主管護士訴說,護士則需要根據新問題,對上一階段護理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及時評價,然后制定新的護理計劃,或對現有計劃進行修改,努力為患者排憂解難,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從82.0%上升到96.1%。
參考文獻
[1]陳淑清.精神科臨床護理[M].長沙:長沙出版社,1992:41.
[2]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第2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0:83.
[3]付春霞,劉琳,付春鵬.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精神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29):167-168.
[4]楊琴,胡建平,黃海燕,等.精神病護理應用心理護理和語言溝通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179-180.
[5]陳寶川,趙惠芬,陳耿淳,等.護士在精神疾病護理中遭受暴力傷害的現狀調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29-31.
作者:阿米娜古麗·艾爾肯 熱孜玩古麗·艾買提 單位: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綜合精神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