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護理的風險管控與實證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方法
①設立急診護理管理小組,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評估。由護士長與資深護士組成管理小組,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通過討論發現各種風險因素,并針對風險因素進行處理,務求為廣大急診護士營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②加強護理工作理論和實踐訓練,增強風險意識。通過專家和有經驗護士的授課,從總結過去各種不良事件中吸取教訓,并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另外,針對急診護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制訂培訓計劃,通過培訓班、自學考試和日常實踐等形式,增強護士的護理實踐能力。
③加強物品管理。所有急救物品都要長期保持應急狀態,各種物品都需要定期消毒、定期檢查、盡量固定位置。每次交班時,要求上崗護士及時檢查和補充各種消耗性材料,器材故障時要及時維修。
效果判定
參考李素婷等的效果判定標準,把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急診治療結束后達到治療目的,患者病情均恢復正常,無不良情況發生;有效:急診治療結束后基本達到治療目的,患者病情基本正常,有輕微不良情況發生,但能夠及時控制并解決;無效:急診治療結束后未達到治療目的,患者病情惡化,發生不良情況并且需經過多方面協調后解決。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高于對照組的78.0%(χ2=19.50,P<0.05)。見表1。總之,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在護理工作中無處不在,經過長期風險管理后,我們相信能夠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護理工作人員的權益,最終實現安全管理的目標,將急診護理的風險降到最低水平,提高急診護理工作的質量。
作者:高珊單位:廣東省揭西縣人民醫院二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