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針灸結合康復治療腦卒中的療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針灸結合康復治療腦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腦卒中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給予針灸結合康復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166,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行針灸結合康復治療腦卒中效果顯著。
關鍵詞
腦卒中;針灸;康復治療
腦卒中為一種突發性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起病較快,局灶性腦功能障礙是該病的主要表現[1]。腦卒中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失去意識、突然暈倒、肢體麻木、伴或不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腦卒中的致殘率高于85%[2],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臨床上需要不斷積累實踐經驗,針對腦卒中制定一套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有效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殘率。本研究采用針灸結合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腦卒中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齡48~80歲,平均(63.5±2.2)歲;腦梗死80例,腦出血40例。按照患者就診序列號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對對照組給予營養神經細胞、促進腦功能恢復的藥物進行常規治療,同時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常規控制血壓、血糖,抗凝和降脂等治療。
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相應的針灸治療和康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①針灸治療: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癥狀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腦梗死患者生命體征平穩72h后給予針灸治療,腦出血患者生命體征平穩1~2周后且患者無繼續出血時給予針灸治療。對于意識不清的患者,取百會、人中、太沖、合谷等穴位進行治療;對于口眼歪斜的患者,選取迎香、大迎、承漿、魚腰、攢竹以及陽白等穴位進行治療;對于上肢功能運動障礙的患者,選取肩井、曲池、肩貞、合谷、肩醪、手三里以及外關穴進行治療;對于下肢運動障礙患者,取委中、環跳、承山、足三里、秩邊、陽陵泉、風市等穴位進行治療。根據不同穴位采用相應的針灸手法,其主要針灸手法為捻轉進針、直刺進針等,操作采用提插和捻轉手法,若患者處于急性期則采用瀉法,若患者處于恢復期則采用補法。②康復治療:患者處于腦卒中早期(軟癱期)時,取良肢位,從遠端到近端對其患肢相應的關節進行訓練,如屈伸、內旋、外旋、外展等。對健側與患側進行起坐訓練,其活動幅度應由小到大。對腦卒中中期(痙攣期、連帶運動)患者采用抗痙攣首發和誘發分離運動訓練,同時給予相應的中醫按摩手法對其進行治療,使患者反復做緩慢牽伸、牽張鍛煉,患肢做搭橋鍛煉[3]。腦卒中恢復期(部分分離、分離)患者則采用上下樓以及步行訓練,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最后進行翻身、獨立行走、吃飯、穿衣及如廁等日常生活功能訓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采用NIHSS對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采用Fugl-Meyer運動評定量表對運動功能進行評分,采用巴氏指數(MBI)評定量表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分,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統計學方法:對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兩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18.36±2.65)d,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28.50±4.50)d,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166,P<0.05)。見表1。
三、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疾病[4],臨床上又稱腦血管病及腦血管意外,發病率較高。因此,恢復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活動和神經功能是治療腦卒中的主要原則。但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腦卒中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中醫針灸治療以及早期康復治療腦卒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越來越受到重視。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代償功能,可一定程度地代償腦卒中患者受損的功能。康復訓練主要通過條件反射刺激中樞神經,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代償作用。針灸刺激患者,明顯增快患者腦循環的血流速度,提高腦細胞的氧代謝水平,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兩種方法合用可以促進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恢復,有效提高其代償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運動評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提示針灸結合康復治療的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唐強.頭穴叢刺與康復治療的有機結合[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4):301-303.
[2]李勇.針推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活動能力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4,20(12):2300-2302.
[3]肖艷波.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102例療效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12,34(6):561-562.
[4]齊亞軍.針灸與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的效應分析[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11,30(5):78-80.
作者:楊孝勇 單位:重慶市南川區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