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腦癱的康復護理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小兒腦癱康復護理方法和體會。方法選取80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病情實際情況進行一對一的綜合護理治療。結果通過對腦癱患兒進行綜合性的康復護理之后,患兒的生活質量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減少,使得住院時間大大的縮減。結論對腦癱患兒采取綜合性的康復護理,能夠促進患兒的身體功能恢復,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小兒腦癱;康復護理;體會
小兒腦癱,也被稱之為是腦性癱瘓,指從出生前到出生后一月內因非進行性腦損傷而引起的腦病變,從而形成永久且可變化的姿勢和運動異常,對患兒的正常成長起到嚴重的阻礙后果。為了探討康復護理對小兒腦癱的積極作用,特選取我院所收治的8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現將具體的研究報告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間所收治的80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均在0~6歲之間[1],包括運動過度型10例、痙攣性四肢癱27例、痙攣性雙下肢癱21例、不隨意運動型腦癱14例以及弛緩性癱8例。
1.2方法。
1.2.1日常護理:對患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康復訓練對患兒身體功能的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要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家庭訓練任務進行定時定量的布置,例如指導患兒坐位脫衣較為方便,對于病重側肢體要堅持“先穿后脫”的原則,指導患兒自主進行大小便和正確使用衛生紙等[2]。
1.2.2心理護理:首先要消除家屬心中存在的焦慮情緒,增強家屬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盡可能的配合醫護人員,為患兒營造一個友好的治療氛圍,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其次,還要對患兒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需要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對患兒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予以關心,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方案,與患兒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
1.2.3攝食訓練:首先,要通過飲食動作來對患兒的骨骼肌肉的控制能力進行分析,準確的找出出現錯誤動作的源頭,并在護理過程中對其予以糾正。其次,對獨立禁食有困難的患兒,要在家屬的幫助下開展獨立進食動作的訓練;同時,在攝食訓練期間還要注重對患兒進行足夠的營養補充,以促進身體器官組織的盡快恢復。
1.2.4語言訓練:幫助患兒恢復語言交際能力是對其進行語言訓練的根本目標。對腦癱患兒的語言訓練應堅持盡早的原則[3,并將一對一訓練和集體訓練、專業訓練和家庭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患兒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下進行語言訓練,主要包括呼吸訓練、話語交流訓練、構音訓練以及嘴部訓練等內容。
2結果
通過對腦癱患兒進行綜合康復護理,發現80例患兒的病情均發生明顯好轉,身身體機能和運動功能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且住院時間顯著縮短,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有效降低,使得患兒的生活質量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3討論
康復護理是基礎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治療手段中的主要構成部分,在小兒腦癱的治療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家屬心中較為容易出現急切的心理,甚至對醫護人員會表現出敵視的態度,因此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攝食訓練應該堅持因人而異的原則,護理人員要根據患兒的病情,在其入院時就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攝食訓練方案;為了提高患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在家長的監督下,對患兒獨立生活的能力進行培養[4]。綜上所述,經過綜合康復護理,使得患兒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在臨床中值得實現進一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素杰.引導式教育理念護理對腦癱兒童康復效果的影響探析[J].醫藥與保健,2014,22,(02):114
[2]趙南,趙文紅,張玉潔,崔桂芬,王海麗,等.應用引導式教育理念護理對腦癱兒童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01):135-136
[3]陳鶯倩.引導式教育理念護理對腦癱兒童康復效果的影響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35:485-485
[4]羅三利.148例腦癱患兒的康復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3,02:83
作者:劉萌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兒科六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