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口腔四手執行護理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四手操作是在口腔治療的全過程中,醫生、護士采取舒適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臥位,醫護雙手同時在口腔治療中完成各種操作,護士平穩而迅速地傳遞所用器械、材料和藥物,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及醫療質量。四手操作護理的最高標準是醫護之間不需要言語溝通而完成配合。
1醫、護、患的體位及動作
護士接待病人就診后,囑病人坐到綜合治療椅上,調至仰臥位,頭部位置舒適,全身放松。當醫師的頭部和眼睛正確向前傾斜時,病人口腔部應在醫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頜頜平面平行于醫生的身體,下頜頜平面與醫生面部相對,頭部與心臟平位,下肢完全放松,脊柱畸形病人,肩下可墊小墊以支撐頭肩。
女性病人應將長發束起,避免散開滑落到扶靠手邊緣污染器械并妨礙醫生工作,對于兒童和老年體弱者,護士應協助其處于舒適體位。術者、助手及設備與病人間的位置關系可分為四個活動區用時鐘的字碼表示。
1.1術者區:7~12點間,一般為11點處。術者在右下方后牙區工作時,多選用7~9點位置,在前牙區工作時,多選用12點工作位。術者區也是病人到達和離開椅位的通道。
1.2靜態區:12~2點間,此處可放活動柜。
1.3助手區:2~4點間,助手通常保持在3點的位置。
1.4傳遞區:4~7點間,最靠近病人口腔部位,是醫生和護士傳遞材料和器械的區域,是安放牙科設備最適宜的位置。
2器械的傳遞與交換
2.1器械的傳遞:傳遞時要求時間準確、位置恰當、傳遞無誤。器械傳遞方法有:握筆式直接傳遞法,掌一拇指握式傳遞法,掌式握式傳遞法。最常用的方法為握筆式直接傳遞法,既醫生用拇指和食指以握筆方式接過器械,護士以左手握持器械的非工作末端傳遞器械。醫生從病人口中拿出器械時,護士左手保持在傳遞區,準備接過已用完的器械,正確的接過器械的部位是在非工作端。傳遞過程中應注意:
2.1.1禁止在病人頭部傳遞器械,以保持病的治療安全。
2.1.2傳遞器械要準確無誤,防止器械污染。
2.1.3器械的傳遞盡可能靠近病人口腔。
2.2器械的交換:器械交換法有雙手器械交換法、平行器械交換法和旋轉器械交換法。常用的方法位平行器械交換法,即護士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遞送消毒好器械,以無名指和小指接過使用后的器械。在器械交換過程中應注意:
2.2.1護士應提前了解病情及治療程序,準確、及時交換醫生所需要器械。當醫生治療結束后,將器械離開病人口腔2cm左右時,護士應及時準備交換下一步治療所需要器械。
2.2.2器械交換過程中,護士應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以保持器械交換順利,無污染,無碰撞。
2.2.3器械的交換應平行進行。尤其對銳利器械要格外注意,防止損傷病人面部。
3四手操作中要求護士做到
3.1操作前:
3.1.1保持治療區域的整潔,將常用的器械、物品按規定擺放整齊。隨時準備接待病人。
3.1.2護士應以高度責任心和同情感,主動熱情地接待病人。病人進入診療室后,護士應輔助病人處于舒適體位,調節適合光源,指導口腔含漱,為病人為好胸巾,以減少診療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止病人衣物污染。
3.2操作中:
3.2.1護士必須熟悉本專業知識及口腔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及預防方法,并熟悉、掌握各種臨床疾病治療過程的每一步驟,具有豐富的四手操作技術的理論,以嫻熟的技能主動配合、參與治療,真正達到高效率、高質量地為病人服務。
3.2.2協助醫生拉開病人口角,以保持手術區域視野清晰,注意正確使用吸引器,以防止損傷軟組織。
3.2.3要了解醫生合理的工作程序,做好器械、材料、藥品的準備工作,將已準備好的器械、材料迅速、平穩、準確地傳遞到醫生手中。材料的調拌質地要合乎要求,量適中,保證治療的正確實施及達到最佳的診療輔助效果。在治療過程中,醫生、護士默契配合,始終以輕松自然、不扭曲的體位進行操作,即使用以人類正常的生理活動為基礎的操作位。
3.2.4隨時進行衛生宣教,注意觀察病人反應,發現情況及時向醫生報告,并協助處理。
3.3操作后:
3.3.1熟悉現代牙科醫療設備、器械的性能和保養,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
3.3.2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項,預約下次復診時間。清理用物,常規消毒,歸還原處。若是一次性口腔檢查盤、注射器,需依據一次性衛生材料處理原則進行焚燒或回收處理。對其他口腔專科所用器械,按物品性質進行分類、消毒、滅菌處理,嚴禁污染的醫療用品重新使用或流向社會。
3.3.3對使用過的治療椅及治療臺等物體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
3.3.4手機一人一用一滅菌,吸引器一人一用一廢棄,以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