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口腔醫學科研訓練人才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其重要的分支———現代醫學科技更是突飛猛進,邁入了一個全面創新的時代。口腔醫學本科生不僅應具有廣泛的自科學知識和堅實的醫學專業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科研力,為此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養模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科研能力強的高級醫學人才是口腔教育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就指導口腔醫學本科生(包括五年制本科生和長學制本科階段的學生)的科研的體會作一介紹。
1大學生開展科研活動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從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過程看,只重視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大部分學校科研能力的培養力度明顯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加大這種能力培養的力度。本科生教學是各大學教學的核心。科研訓練、創新精神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面對今后全世界醫學科學家的數量遠遠不夠,斯坦福大學早在1969年就開始了本科生參加科研的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驗。此后,這種本科生參加科研的理念被許多大學借鑒,出現了全球推廣之勢。
2口腔醫學本科生科研是可行的
時間保證:我校口腔醫學本科生沒有專門的時間來做科研。不像斯坦福大學,學生延期畢業,甚至長達2年,有整個學期的專門時間來做科研。我校在每學期開學后不久就進行本科生科研立項,緊接著可做實驗等,最好在期末考試開始前2-3個星期結束課題,以便準備學生考試。學生精力旺盛,體力充沛,在豐富的課余時間里,不僅能學好基礎課程而且有充分的時間完成科研。這樣的時間安排合理,既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又不影響課程學習。學生能夠保證扎實學好專業基礎課程的同時做好科研,進行創新訓練。為了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和科研的時間,作者希望降低學位學分和講授大課時間,學生可以自學并通過考試來獲得學分,這也是斯坦福大學的經驗[1]。經費保證:高校很多教師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學生的科研有國家、學校、學院的三級資助。國家、學校、學院均專門為本科生科研設立了基金。經費跟項目來源有關。如果是指導教師課題的子課題,則經費主要來自教師的科研項目。學生也可申請國家、大學、學院的科研立項,以獲得相應本科生科研基金的資助。積極性保證:學院提倡學有余力的學生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學生通過口腔醫學院教學辦公室了解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研究方向。學生提出自己的課題尋找導師或者直接參與教師的課題組。學生自愿組成小組,一般2-5人,以團隊的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與指導教師雙向選擇。學院對本科生科研予以支持,對有科研立項和發表科研論文的給予獎勵,并納入獎學金評審中[2]。口腔醫學本科生科研的價值。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和本科生教育核心地位的加強,口腔醫學本科生科研大有可為,既訓練了口腔醫學本科生,為培養更高級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礎,又能完成部分科研工作和任務,是高校科研力量的組成部分。
3口腔醫學本科生科研方法和步驟
激發興趣:口腔醫學分的專業很多,不可強求學生選擇你的專業。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教師可利用平時講授課程和日常工作學習等調動學生對教師研究方向的興趣和激情。對本科生科研必須尊重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才有激情,才可能繼續完成科研課題。理性選題:本科生科研一般經費不多,沒有專門的時間做科研,而且本科生要保證基礎課程的扎實學習,沒有科研經歷,在選題時要考慮這些,結合興趣,選題不要大,具有可操作性,最好能在1個學期內完成(可包括1個寒暑假)。團隊作用:學生自愿組成小組,2-5人較好,需在院外、校外完成實驗的最好包括至少一名男生。團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發揮團隊作用的同時,必須有一個負責人,這個學生負責團隊成員的分工和工作安排,負責課題組的對外聯絡,包括向教師匯報實驗進展。指導教師的作用:指導教師確定學生科研小組后,尊重學生的興趣,幫助選題。由于本科生大多沒有科研的經歷,指導教師應參與學生科研的每一步并檢查進度,包括選題、文獻檢索、文獻綜述、開題(項目申請答辯)、實驗、收集資料、數據分析、論文撰寫到發表。交流文獻檢索方法,在開題中改進課題設計,在實驗中注意每一個細節,資料收集要求完整,以及論文修改等等。指導教師要采用賞識教育,多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科研熱忱,有時又要鞭策,以便科研課題一氣呵成。
4本科生科研的成效和意義
我校口腔醫學專業2001-2005級本科階段學生共有120名,已完成課題52項,在核心期刊上30余篇,其中SCI論文1篇。學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得到系統的培養。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經歷了查閱文獻、科研設計、有關實驗技術的學習,進行了實驗操作或病例分析總結、結果分析、統計處理、撰寫和參加論文答辯等一整套科學研究的訓練。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中,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思考,自學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閱讀運用中外文獻能力、思維動手能力、寫作能力都得到培養和提高[3]。有利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在科研中,每位導師對學生的各個方面有較全面的了解。學生在科研過程中充分顯示他們良好的學風、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思維能力,這就為早期發現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科研中,學生鞏固了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增加了對專業研究方向的深入了解,激發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為學生將來進一步做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將來工作做好了前期的知識儲備。促進了教師科研工作的開展。由于臨床醫療工作極其繁忙,致使一些教師科研項目不易起步,接受科研訓練的學生恰是臨床科研工作的一支有力的生力軍,而教師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科研經歷和科研思想。這樣學生和教師兩者優勢互補,原來一些缺乏人力而未開展的科研題目,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已逐步開展起來,并獲得成功。通過本科生科研,學生和教師取得雙贏。學生的思想素質得到提高。在嚴格的科研訓練中,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下,學生親身體會到科研工作的艱巨性、科學性和群體性;體會到科研工作不僅是一件艱巨而復雜的勞動,更需要有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高尚的醫德和強烈的獻身精神。同時,學生也會體會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解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快樂。在指導學生的科研中,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且能及時做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導。學生在科研中接觸了更多的單位和人,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培養醫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我們將加大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力度,以適應未來醫學科學發展的需要。總之,要提高口腔醫學的科研與醫學教育水平,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刻不容緩[4]。本科生科研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口腔醫學人才產生積極影響,本科生科研也是高校科研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