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診斷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的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定量病理技術在診斷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方面的準確性。方法:對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對這80例患者均使用Feulgen染色技術和定量病理技術檢查進行診斷,并對其進行手術治療。然后,將這些患者進行手術診斷的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觀察這些患者用定量病理技術進行診斷的準確性,并觀察其腫瘤細胞核的形態與其癌細 胞復發轉移的相關性。結果:進行手術診斷的結果為,這80例患者均患有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與進行手術診斷的結果相比,用定量病理技術對這80例患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98.33%。癌細胞無復發轉移的患者其細胞核的最小直徑、細胞核的最大直徑、細胞核的周長、細胞核的面積及其DNA指數均明顯優于癌細胞出現復發轉移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患者腫瘤細胞核的狀態與其是否發生癌細胞轉移具有相關性。結論:用定量病理技術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診斷的準確性較高。并可將此項技術作為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預后判斷的手段。
[關鍵詞]
定量病理技術;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診斷;應用價值
近年來,乳腺癌患者的發病率呈明顯升高的趨勢。目前,臨床上對乳腺癌患者主要是使用超聲檢查、紅外線掃描和CT檢查等方法進行診斷。但是,這些檢查方法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較低。有研究表明,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定量病理技術進行診斷的準確性較高,并可對其預后進行評估,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1]。為了進一步證實此檢查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這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的病情均被確診患有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②患者的病理資料和隨訪資料均保存完整。③在術前,患者均未出現癌細胞遠處轉移的現象,且未接受過化療。這80例患者均為女性。她們的年齡在40歲~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09±4.76歲。其中,原發腫瘤的直徑大于5cm的患者有13例,原發腫瘤的直徑為2~5cm的患者有57例,原發腫瘤的直徑小于2cm的患者有10例。
1.2研究方法
①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和研究,研究的具體的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原發腫瘤的直徑、進行治療的方法、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進行預后評估的結果及進行隨訪的結果等。②對患者的病理標本使用HE染色切片技術進行組織學分級,并使用Feulgen染色切片技術對其腫瘤細胞核的原位進行定量檢測,即將其病理組織切片放大至400倍,然后測量其腫瘤細胞的參數,進行測量的內容包括:細胞核的最小直徑、細胞核的最大直徑、細胞核的周長、細胞核的面積及DNA指數。
1.3觀察指標
觀察癌細胞復發轉移患者和癌細胞無復發轉移患者腫瘤細胞核的最小直徑、細胞核的最大直徑、細胞核的周長、細胞核的面積及DNA指數之間的差異性。
1.4統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這80例患者使用定量病理技術進行檢查的結果進行手術診斷的結果為,這80例患者均患有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與進行手術診斷的結果相比,用定量病理技術對這80例患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98.33%。
2.2這些患者腫瘤細胞核的形態與其癌細胞復發轉移的關系癌細胞無復發轉移的患者其細胞核的最小直徑、細胞核的最大直徑、細胞核的周長、細胞核的面積及其DNA指數均明顯優于癌細胞出現復發轉移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患者腫瘤細胞核的狀態與其是否發生癌細胞轉移具有相關性。詳情見表1。
3討論
乳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一直處于居高不下的狀態。乳腺癌患者多為中年女性。目前,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有手術療法、化療及內分泌療法等[2]。腋窩淋巴結的狀況是評價乳腺癌患者是否出現癌細胞復發和轉移的重要指標。因此,使用有效的診斷方法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并對其預后進行判斷具有重要意義[3]。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分化程度與患者腫瘤細胞核的形態具有密切的關系。相關的研究表明,細胞核的核異質性是導致患者腫瘤局部復發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上一般通過圖像分析、定性描述等方法將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細胞量化后,再分析其細胞核的核異質性,但此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出患者淋巴結癌細胞的核形態變化的特點[4]。定量病理技術是指通過多種方法來獲得患者的生物宏觀組織和微觀形態,對其圖像從量化的角度進行描述,可準確地獲得其細胞的核面積、核周長等形態參數。另外,此項技術還可較為完整地保留患者腫瘤細胞的組織形態,真實地反映出細胞核的DNA含量,有效地提高其DNA成分的表達性和可測性[5]。綜上所述,用定量病理技術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診斷的準確性較高。并可將此項技術作為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預后判斷的手段。
參考文獻
[1]黃銳.定量病理技術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預后的評估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2):40-40.
[2]侯建麗,李彪,于興芳等.定量病理技術對腋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治療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73):47,52.
[3]王純,房世保,楊宗利等.聲觸診組織定量技術對乳腺浸潤性導管癌定量分析及與病理的相關性初步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5,10(16):3140-3142.
[4]薛薇,趙玉珍,何其佳等.原發性肝癌患者剪切波速度和超聲造影定量參數與病理微血管密度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27):3376-3380.
[5]張花,冉海濤,張萍等.聲輻射脈沖力技術定量鑒別診斷良惡性乳腺腫塊[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29(3):407-410.
作者:翁曉蓉 單位: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