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小組在山區高血壓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據。方法按照自愿參加原則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共10個自我管理小組103例,開展6次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干預前后進行問卷調查及體格測量,對運動、吸煙、飲酒、食鹽攝入狀況和生活影響度及有關身體測量指標進行比較。結果經過自我管理小組6次活動后,高血壓患者運動行為、腰圍、收縮壓和生活影響度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患病引起的情緒低落、遵醫囑服藥及行為生活方式的調整對生活影響度變化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自我管理小組在山區高血壓患者管理中對患者運動、腰圍、收縮壓及生活影響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
自我管理小組;山區;高血壓;效果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其流行態勢嚴重,疾病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較高。隨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斷推進,為加強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本研究通過建立自我管理小組,探索“醫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高血壓干預模式。于2014年12月—2015年4月成立了10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小組,連續開展6次自我管理活動,現對其效果進行分析與評價。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在轄區內的10個街道(鄉鎮)中隨機抽取1個社區(行政村),對該區域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宣傳與動員,對依從性較好、能自理且有意愿參加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共10個自我管理小組108例,項目期間5人失訪,失訪率為4.63%。
1.2方法
自我管理小組由正、副組長2人、健康指導員1人及組員組成。正、副組長由高血壓患者小組組員推薦產生,負責組員管理及開展小組活動,了解、匯總組員的各類健康需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責任醫生作為健康指導員,在每次活動中對研究對象開展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現場指導。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共開展6次,每3周開展1次活動,每次1h,主要內容為自我管理介紹、合理膳食、運動、控制體重、情緒管理和戒煙限酒等內容的健康教育和討論?;顒觾热萁浾?、副組長與健康指導員溝通,根據組員的需求制定,主要參考《健康自我管理活動指南》[1]。采取互動交流或座談方式,激發組員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每次活動開始先進行熱身活動,然后復習或者總結上次的活動內容,具體活動中患者之間相互討論,結束后再制定下次活動的內容。設計調查表格,活動初和活動結束后對組員進行面對面的調查和體格測量,評價自我管理6次活動前后高血壓控制情況及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度等干預效果。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進行。調查內容包括運動、吸煙、飲酒、鹽攝入情況和生活影響度等;其中生活影響度主觀感受包括生活影響度和自我主觀感受;以疲勞、身體不適或疼痛、情緒低落、其他癥狀或健康問題、遵醫囑服藥及行為生活方式的調整等5項為主觀指標,由患者根據主觀感受按照1~10分進行測量評價,1分表示沒有影響,10分代表非常影響。體格測量包括血壓、身高、體重和腰圍。
1.3評價指標
吸煙是指每天至少1支,連續或累積達6個月,并且在調查期間仍吸煙。飲酒是指每周飲酒至少1次,且調查期間仍飲酒。運動是指利用業務時間有意識規律進行的、以強健身體為目的每次超過10min的各種活動,不包括職業性體力活動、體力勞動或日常出行。低鹽飲食是指鹽攝入口味較淡。
1.4統計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9.0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
103例高血壓患者中,女性70例,占67.96%;男性33例,占32.04%。年齡48~84歲,平均(68.48±8.30)歲,其中≤65歲的36例,占34.95%;>65歲的67例,占65.05%。
2.2生活行為方式比較
通過6次自我管理小組活動,患者吸煙、飲酒、低鹽飲食行為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患者的運動比例較干預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高血壓自我管理前后患者生活行為方式比較(n=103)生活行為方式干預前例數百分比(%)干預后例數百分比(%)χ2值P值吸煙2019.421413.591.27>0.05飲酒2322.331413.592.67>0.05運動5856.317269.904.09<0.05低鹽飲食5856.316462.140.72>0.05
2.3體格測量指標比較
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干預前后BMI指數、舒張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收縮壓和腰圍均較干預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高血壓對生活影響度比較
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主觀生活影響度分別為(27.52±13.24)分和(24.52±11.4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0,P<0.05)。其中干預后“因患高血壓引起的情緒低落”“遵醫囑服藥及行為生活方式調整”及對“現有的任何其他癥狀或健康問題”的影響較干預前均有所減少,干預前后分值均數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是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慢性病之一,生活方式改變對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2]。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后,高血壓患者運動、腰圍、收縮壓和生活影響度得到了改善,說明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對高血壓患者隨訪管理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6次活動后,參加自我管理小組后高血壓患者參加運動的人數明顯增加,說明通過集中交流形式有利于其運動行為的改變,但吸煙、飲酒與低鹽飲食方面無差異,與對烏魯木齊市趙娥等[3]研究結果一致,低鹽飲食的結果也和王茜青[4]報道的不一致。需提高直觀感受度,如發放控油壺、限鹽罐,組織參觀健康教育館控煙分館等,通過不斷的信息刺激與組員的相互影響,推動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經過6次活動后,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腰圍較干預前有明顯改善,但舒張壓前后無差異。而北京市[2]、杭州西湖區[5]的自我管理小組開展后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在干預前后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研究對象65歲以上老年人人數較多有關。老年人群心肌收縮力、心臟排出量與動脈壁的彈性均有一定下降,因此干預效果不明顯。而本研究中發現,高血壓患者在干預前后主觀生活影響度有明顯下降,提示自我管理小組活動模式改善了高血壓患者生活的主觀感受,患者生活信心有所提高。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開展,增加了患者歸屬感,減少了情緒低落的程度,在遵醫囑服藥及生活方式調整方面也有所改變。自我管理小組是以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組織,通過多次活動傳遞給組員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識、技能、信心,對于患者增強自我效能具有重要作用[6-8]。互動性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興趣和自我管理效果[9]。本研究干預對象大多為老年人,生活方式固定,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集中活動后,也未建立較為緊密的線下合作關系,患者日常生活中各自行事,相互督促的氛圍還需提升。健康指導員技能有待提高,無法有效提供適合的生活方式干預技術,或者無法滿足患者提出的需求,導致患者質疑自我管理小組的科學性及作用。因此,健康指導員不僅要從患者自身實際出發,針對性地開展具體生活方式、服藥依從性、心理等方面的干預,同時也要掌握教育的藝術性[10],如不拘泥于場地、時間等,在醫生的支持下依靠自己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身體和情緒方面的問題[11]。與此同時應做到不斷更新知識,保證健康活動的多樣化,如增加中醫保健、心理健康等內容,要讓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具有可操作性[12]。本研究由于未設立對照組,且研究對象為依從性較好、能自理的有意愿參加的高血壓患者,致使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傅華,傅東波,丁永明.健康自我管理活動指南[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183.
[2]謝瑾,董忠.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對自我效能及其血壓相關行為危險因素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3):329-331.
[3]趙娥,孫高峰,伊力努爾·阿吉,等.烏魯木齊市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2):195-196.
[4]王茜青.社區建立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的成效初探[J].中國醫藥指南,2008,6(4):119-120.
[5]繆琴,繆英,張片紅,等.自我管理小組在社區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4,12(8):772-774.
[6]朱蘭,吳克明,凌楓,等.上海市某社區高血壓群組干預管理效果評價[J].上海預防醫學,2009,21(6):253-255.
[7]卓志鵬,袁雪麗,陳忠偉,等.深圳市社區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效果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6):656-658.
[8]郝佐文.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組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3):149-150.
[9]潘桂瓊,江小涓,馮樹梅,等.開展自我管理小組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11(34):823-825.
[10]王英華.社區老年高血壓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1,9(6):184.
[11]楊穎,邵巖,劉詠梅,等.北京市朝陽區自我管理小組在社區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慢性病學雜志,2014,15(4):305-307.
[12]丁鋼.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農村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4,9(12):79-81.
作者:劉曉紅 沈毅 單位: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麗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