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重癥肌無力免疫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gravis,MG)是T細胞依賴的、抗乙酰膽堿受體(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抗體介導的器官特異的自身免疫病,理想的治療目標是特異性抑制對AChR的免疫反應而不干擾免疫系統功能、無毒而且長期或永久有效。本文試對MG治療新進展進行綜述。
1以B細胞為目標的治療措施
由于B細胞產生MG的致病性抗體,治療的目標就是清除產生抗AChR抗體的B細胞。每個B細胞產生的抗體能結合多種AChR表型,這些抗體作為B細胞的表面受體,可使B細胞能與多種AChR表型結合而成為B細胞的標記,如果AChR分子是致死性彈頭(lethalwar-head)的靶目標,與其相結合的B細胞也會因與致死性物質結合而被殺死,這種策略稱為熱抗原自殺(hot-antigensuicide),可對產生抗AChR抗體的B細胞進行特異殺傷。在體外已成功地將AChR與蓖麻毒的毒性A鏈或125I相偶連制成免疫毒素,并對B細胞有特異殺傷[1]。但這種策略存在缺陷,并成為針對AChR特異B細胞的治療的嚴重障礙:①抗AChR抗體在循環中存在,能結合免疫毒素,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肺、肝或腎臟中,使治療不能到達目標,而且還會損害這些臟器。②如果有記憶B細胞,能增殖,導致自身免疫反應復發。③即使能完全消除對AChR特異的B細胞,由于B細胞具有抗原誘導的體細胞突變能力,又能產生新的對AChR特異的B細胞[2]。
2以T細胞為目標的治療措施
T細胞具有某些特征使其能夠作為特異免疫治療的靶位:①通過T細胞受體(Tcellreceptor,TCR)識別由抗原呈遞細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呈遞的與MHC相連的線性表型,與B細胞識別的三維構型的表型不同,因此特異針對TCR的治療少有免疫復合物形成,可減輕對免疫系統的干擾;②TCR基因無抗原誘導的體細胞突變,不能提供新的致病性T細胞;③其表面有多種表面標記,能作為半特異的標記成為治療的靶位;④能夠被誘導失活,處于無反應狀態,從而通過主動免疫進行治療;⑤自身反應T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有限使用某些TCR表型,為用抗TCR特異免疫治療提供了可能[3,4]。
2.1針對活化T細胞的治療T細胞活化后表達白細胞介素2受體(interleukin2receptor,IL-2R),而靜息和記憶T細胞不表達IL-2R,因此可用IL-2R作為活化T細胞的靶位。已用基因重組技術制備出IL-2毒素,含有IL-2R結合部位及白喉毒素的細胞毒部分,能夠與含有IL-2R的細胞結合,通過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不可逆的抑制蛋白質合成,導致靶T細胞死亡。在用AChR免疫小鼠時同時給予IL-2毒素,可以使抗AChR抗體的產生減少50%以上,抑制實驗性變態反應性MG(experimentalallergicMG,EAMG)發生;但對已建立EAMG小鼠的抗AChR抗體水平無影響;而體外試驗證實,用IL-2毒素能明顯抑制AChR特異T細胞的增殖及抗AChR抗體的產生。體內外試驗的不同結果可能來源于在整體動物中IL-2毒素的生物利用度差和半衰期短[5]。
2.2針對特異TCR-可變區(variableregion,V)的治療自身反應T細胞有限使用特定TCR-V區,尤其是Vβ區,使T細胞的Vβ決定簇成為特異免疫治療的靶位。Thompson等用Vβ6特異的免疫毒素(Vβ-specificimmunotoxin,VIT6)在體外能抑制B6小鼠的aChR反應T細胞的增殖及抗AChR抗體的產生,選擇性殺傷表達Vβ6的AChR反應T細胞[6]。使小鼠多達50%的Vβ基因失效,小鼠仍能保持正常免疫反應,未發生免疫缺陷,提示Vβ特異的免疫治療較非特異免疫抑制劑更安全。VIT治療MG的關鍵是確定疾病所使用的特異TCR-V區。目前發現MG和EAMG對AChR反應T細胞使用的TCR有異質性,消除少數TCR僅有一定效果。
2.3T細胞疫苗已有報道用某種抗原活化的T細胞免疫動物能誘導特異性針對該抗原的免疫無反應性,這種方法稱為T細胞疫苗,能抑制對異體移植的免疫反應并能抑制幾種由效應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病,如多發性硬化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用AChR致敏的T細胞處理大鼠能產生輕微的但是確定的針對AChR的免疫無反應性;若再用AChR免疫動物,接種了T細胞的鼠能產生更高水平的抗AChR抗體,但其脾臟細胞在體外產生抗原特異的抑制,因此用抗原特異的T細胞接種可引起陽性的抗體反應和抑制的細胞反應,抑制效應來源于接種的T細胞針對特異抗原的TC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