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食管癌
食管癌在我國北方發病率較高,患者常因進行性吞咽困難導致營養不良、消瘦、乏力,繼而水電解質紊亂。因此,做好手術前后的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延長患者術后存活期具有重要意義。我科自2001年以來共收治60例食管癌患者,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60例中男51例,女9例,年齡40~57歲,平均51歲。以進行性吞咽困難為主訴入院者56例,體檢發現者4例,手術成功無并發癥59例,術后并發癥1例。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文化背景,耐心細致地說明手術的意義、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配合手術,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指導患者作深呼吸訓練和患側上肢功能鍛煉,為術后恢復創造良好的心理條件和精神準備。
212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飲食:吞咽困難者大多并發營養不良、低蛋白、電解質紊亂,可按醫囑靜脈內補液,糾正電解質失衡。食管癌可使食管擴張、水腫、張力差,術前3d用溫鹽水沖洗,減輕水腫。口服1%鏈霉素,進行消化道抗感染治療。術前2d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13腸道準備:術前1d禁食,術前晚、術晨清潔灌腸,留置胃管、尿管。做結腸代食管者,術前3d流質飲食,口服滅菌藥物,術前2d每晚服緩瀉劑。
214口腔護理:指導患者漱口,及早治療口腔內疾患。
22術后護理
221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和心臟并發癥: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導致呼吸道梗阻。有痰者隨時吸痰,舌后墜者應使頭后仰。清醒后可取側臥位或半臥位。術后患者由于胸壁的創傷、疼痛,呼吸與咳嗽能力受到影響,特別是老年患者常無力咳嗽。因此,應鼓勵患者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協助患者排痰,痰多時給霧化吸入。
222生命體征的觀察:進行心電監護,每30min一次,直至平穩為止,每4h側體溫一次。手術使機體發生應激反應,可出現低熱,3d后恢復正常,若出現高熱、寒戰等,應警惕感染、吻合口瘺等。檢查胃管是否通暢,拍胸片觀察有無肺部感染及積氣積液。
223留置胃管的護理:胃腸減壓對預防吻合口瘺的發生有重要意義,同時可減少胸內胃對肺的壓迫,防止肺部并發癥發生。胃管應固定好,以防脫出(重插容易損傷吻合口),保持通暢,持續負吸或定時抽吸,記錄引流物的形狀和量。拔管時間一般為術后5d(腹不脹、肛門排氣)為宜,術后6d飲水,7~9d給流質飲食,10d后給半流質飲食。本組1例術后2d不慎拔出胃管,重插導致吻合口瘺。
224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開胸時,胸腔負壓變正壓,肺壓縮。關胸后,通過閉式引流管排出胸內積氣積液,使肺膨脹殘腔消失。應經常擠壓閉式引流管以防堵塞。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色,如術后每小時達150~200mL,連續5h以上,應警惕有無內出血,考慮再剖胸止血。如引流液<80mL/d,患者呼吸正常,胸透肺擴張良好,無積液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應觀察傷口有無溢液等。對于留置時間較長的患者,每周更換一次水封瓶。
225嚴防靜脈血栓形成:術后臥床時間較長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護理中應幫助他們減少形成靜脈血栓的一切因素。患者可作下肢運動,小腿肌肉的按摩,并抬高下肢,減少下肢的輸血、輸液,以防靜脈血栓脫落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新晨
226防止術后腸粘連:引起腸粘連的原因很多,術后患者只要早期活動,使腸管不處于靜止固定狀態,就可以防止腸粘連。患者術后6h可在床上翻身,做伸屈動作,視病情下床活動,時間不限,以感到疲勞為好。總之,手術后3~4d以內要多離開床,少量活動,以促使胃腸道蠕動,改善腸道血液循環,預防腸粘連。
227口腔護理:協助患者用09%生理鹽水刷牙漱口。病情嚴重者,可每日口腔護理2次。
228預防褥瘡:每2~4h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正確指導和幫助患者進行患側上肢的功能鍛煉,防止肩部僵硬、關節強直及廢用性肌萎縮。
229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適當的休息和睡眠可減少心理和生理負荷,降低耗氧量,使患者機體處于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