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鈣制劑的臨床藥學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1鈣制劑的使用情況
多數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臨床主要采用鈣制劑進行治療,其中患有佝僂病、骨質疏松癥、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癥患者最為明顯;患者主要為老年、孕婦以及兒童。
2鈣制劑處方的具體情況
在篩選的200張處方中,用藥不合格的處方共15張,用藥不合格率為7.5%。使用碳酸鈣維D片有10張不合格處方,所占百分比為5%,使用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有5張不合格處方,所占百分比為2.5%。
3討論
導致臨床用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在使用鈣制劑進行治療過程中,用藥劑量較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表現不顯著:臨床使用時往往將使用劑量與口服補鈣劑量二者相混淆,1~3g/d,但是因為在鈣制劑中,含有Ca2+的成分較低,所以藥物的使用劑量不能夠充分滿足人體的需求。②針對鈣制劑的生物利用率相對較低:以往的鈣制劑在水溶性方面的表現非常差,因此需要胃酸將其溶解,老人以及兒童很難忍受,最終導致人體不能充分吸收,導致鈣制劑具有較低的生物利用率。③沒有詳細考慮鈣制劑中有關成分對機體產生的影響。不同的鈣制劑包括少量的其他組成成分,像無機鹽以及微量元素等,會對患者自身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如果患者長時間需要口服鈣制劑進行治療,應該對攝入劑量進行有效控制。為了促進臨床鈣制劑的有效應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對癥用藥、缺鈣屬于較為普遍的一種現象,兒童出現此種情況后,可表現為夜間盜汗、性情異常以及骨關節出現畸形等。老年人出現此種情況后,臨床癥狀主要體現在出現骨質疏松、腰腿疼痛以及失眠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明確導致患者出現缺鈣的原因,選擇正確方法對癥治療。②確定最優的補鈣時間、對于人體內的血鈣水平,其在清晨以及夜間水平表現最低,因此如果選擇口服的方式補鈣,選擇在清晨以及臨睡前服用為最優時段,能夠確保鈣劑被人體充分吸收并應用。③觀察不良反應、患者在使用鈣劑治療的過程中,要求禁止同時使用抗菌藥物(四環素類)等進行治療,避免其同鈣離子之間形成了絡合物(不溶性),阻止吸收的情況;采用靜脈方式對患者補充鈣劑時,需要對滴注速度進行合理控制,防止患者臨床出現周身發熱癥狀以及過敏性休克癥狀的情況。
作者:張燕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里中心衛生院
第二篇
1藥物經濟學不合理
據相關的調查資料指出,目前我國醫療市場中對鈣制劑價格的制訂并不統一,沒有相關的規定和判定標準。新型鈣制劑單盒的價格在幾十元左右[3],但是,由于鈣制劑的使用時間較長,長期使用鈣制劑所產生的費用較高,從中不難看出,鈣制劑的藥物經濟學分析目前仍存在不足之處。
2優化措施
2.1合理確定鈣制劑使用劑量:鈣元素的含量是選擇鈣制劑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近些年來,國外主要通過鈣平衡試驗的研究對鈣元素的含量以及人體對鈣制劑的需求量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結果顯示,人體每日所攝取的鈣元素應該在1000mg左右才能滿足人體日常的生活需求。世衛組織則推薦成人每日鈣元素的攝入量應該在800~100mg之間,而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群每日鈣元素的攝入量應該在1000~1500mg之間[4]。臨床使用鈣制劑用于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鈣制劑的含量、生物利用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對使用劑量予以適量的調整。
2.2綜合分析鈣制劑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評定鈣制劑優劣程度的重要指標,是評定人體能夠通過口服鈣制劑實際能夠獲取鈣含量的關鍵指標。目前,我國對鈣制劑生物利用度的測定方法和途徑較多,并不統一。同時,產品的宣傳也具有一定的誘導程度。因此,醫務人員在臨床使用鈣制劑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此方面的關注和管理力度,保證使用劑量能夠滿足機體需求。
2.3重視藥物經濟學:臨床使用鈣制劑期間,醫務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身體素質、實際病情以及藥物制劑的生物利用程度對患者服用鈣制劑的時間的科學性予以評估,從而根據患者使用藥物的時間,對患者服用藥物過程中產生的藥物消費和治療保健效果進行觀察和判定,并以此為依據,對患者服用鈣制劑的種類進行調整。
3討論
鈣作為人體內活力性較強的一種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活的關鍵元素。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內鈣含量會隨之逐漸減少和流失[5]。本次研究從臨床藥學角度出發,對鈣制劑的臨床使用情況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對應的優化措施。筆者認為,臨床應用鈣制劑時,需要從鈣的功效、機體利用度等方面綜合考慮,為患者選擇更安全和高效的鈣制劑,從而保證鈣制劑治療和保健效果的最大發揮。
作者:朱繼軍單位: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