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醫學診斷學教學內容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僅關注某一個檢測項目,而忽略了疾病變化過程中所有檢測項目的變化。目前的教學中均以檢驗項目的參考值、結果分析及臨床意義為重點,但許多疾病的某一檢測項目會有相同或相似的變化,而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某一檢測項目也可能呈現不同的變化。所以,應加強檢驗項目與疾病關系的綜合分析。比如肝功能檢測一章,課本上往往對肝功能檢測3大方面(蛋白質功能檢測、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測、血清酶類檢測)進行重點講解。在蛋白質功能檢測一節,又分為白蛋白及總蛋白水平升高和降低以及球蛋白和總蛋白水平升高和降低等。那么,是否可以嘗試一種新的方法,按照內科學中肝臟常見疾病依次講解,如急性重癥肝炎、慢性重癥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過程中,應選擇哪些監測指標;在肝性昏迷的患者中需要監測哪些指標。根據疾病的需要詳細地進行講解,使臨床醫學生更能明白針對這些患者應該開什么樣的化驗單,如何使用這些檢測項排除某些疾病等,從而加強臨床醫學生疾病綜合分析的能力。
2教學內容脫離臨床
在臨床醫學生實驗診斷學教學中應以“臨床應用為導向,兼顧檢驗醫學”。
2.1應向學生介紹實驗方法學,了解每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根據不同需要合理選擇檢測方法。比如梅毒的血清學檢測,在臨床應用中主要有3種方法: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檢測、非特異性快速梅毒過篩實驗、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那么,哪種試驗適合作為初篩,哪種試驗適合作為確診,哪種試驗適合判斷療程等,應結合實際病例進行講解。目前臨床實驗室已采用化學發光法進行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以前的檢測方法高,且方便快捷,可更好地服務臨床,尤其是急診患者,但臨床醫生對此還不太了解。另外,梗阻性黃疸時,理論上尿膽紅素檢測為強陽性,尿膽原檢測為陰性。但因為尿膽原檢測過程中,當尿膽紅素水平較高時,會干擾尿膽原的檢測,所以會導致梗阻性黃疸患者尿膽原假性輕度增高的現象。
2.2應重視新技術、新項目的介紹。實驗診斷學教學嚴重滯后于檢驗醫學的發展。雖然新版教材已更新了教學內容,涵蓋了許多臨床的新技術和新項目,但是目前實踐性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仍偏重“四大常規”和血液骨髓學檢驗等手工操作項目,遠不能概括如流式細胞技術、基因芯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實驗診斷、藥物濃度監測等許多已在臨床應用的新技術和新項目。教學中甚至還包括已經淘汰的檢測項目,如出血時間的測定、血塊收縮試驗、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等;而一些臨床上常用的新檢測方法卻未提及。另外,實驗診斷學的設施還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而臨床上檢驗項目基本上由自動化的儀器完成,兩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應加強新項目、新技術的介紹,這不僅為新項目的開展和普及打好思想基礎,也有助于臨床醫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培養創新的意識和動力。比如卵巢癌診斷過程中新的檢測項目人附睪蛋白4檢測,是最新發現的卵巢癌診斷標志物,特異性和靈敏度均高,與現有腫瘤標記物糖類抗原125結合更具有臨床價值。
實驗診斷學教學內容應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為目標,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達到“三會”:會開化驗單,會選擇檢驗項目,會運用檢驗結果進行臨床分析。所以,在實驗診斷學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以“臨床應用為導向,兼顧檢驗方法”;應與時俱進,更新實驗診斷學理論課教學內容;嘗試在實習課上讓學生充分體會理論課所講授的內容,實習課上增加臨床分子生物學、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室診斷、藥物濃度監測、流式細胞術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等內容,加強實驗診斷技術與臨床的緊密結合,加強知識的連貫性、應用性、實效性。這樣,臨床醫學生才能通過實驗診斷學課程的學習,對臨床上常用的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及每個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可以運用檢驗結果進行綜合的臨床分析。
作者:張曉紅許曉風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