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臨床醫學專業教課體系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完善實踐教學大綱及實踐教學內容
臨床醫學系與三所直屬醫院、行業醫院專家共同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與學校教務處共同制訂醫教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根據學生到基層就業需要具備的從事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預防、康復、保健、健康教育以及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能力和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選取實踐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大綱。將分散在各專業的臨床實訓項目重新組合,以問診方法與技巧、常見癥狀為基礎,以臨床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為重點,要求學生在實踐訓練中深刻理解、強化發展所學理論,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使醫學生基礎理論、臨床技能和思維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與進步。
二、注重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突破口,是專業實踐教學的物質基礎。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按照高職高專“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及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的要求,打造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醫院仿真格局的臨床醫學實訓基地,改善實訓條件。臨床醫學實訓室位于學校實驗樓的1~3樓,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傳染等44個實訓室,引進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如智能綜合模擬嬰兒、智能綜合模擬人-愛因斯坦、仿真頭模教學系統、臨床治療和口腔技工、網絡版急救系統、網絡版內科實訓系統、HVJ-880A全能呼吸機、動態心電監護系統(Holter)、01B多功能麻醉機、PA-500呼吸機、MHJ-Ⅲ麻醉機、、示教裂隙燈、檢眼鏡、弧型視野計、高級孕婦模型、多功能穿刺、心肺聽診、肝脾觸診、心肺復蘇模型、多功能手術床、牽引床診斷床及手術、體檢需要的各種器械等。
臨床醫學專業實訓基地除滿足臨床醫學專業的內科學、外科學、急救醫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五官科學等實驗教學需要外,還為口腔醫學、中醫學、針灸、骨傷、醫學影像等專業的相關課程提供優質的實踐教學資源。
三、改革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教學手段
利用“院系一體”的區位優勢和直屬醫院的人才優勢,打破理論課與實驗實訓課的界限,將課堂移到實訓室,邊教邊學邊做,使理論學習、現場觀摩、技能訓練三者有機結合,實現校內實訓教、學、做一體化。部分臨床主干課直接設在直屬醫院,通過直接在醫院床旁教學、醫院見習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校園網、手術室電視監控閉路系統等先進教學資源,教師邊操作邊講解,學生邊觀摩邊訓練。將以往的“2+1”變為“1+1+1”的教學模式,在第一年基本素質能力、職業崗位基礎能力的基礎課教學中,注重向臨床實踐課銜接;在第二年職業核心能力和部分職業拓展能力的臨床課教學中,強化專業基本技能訓練;第三年進行臨床實習,由實訓教學轉入在醫院真實職業環境下的應用型實習。本專業創造性地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進行為期兩周的實踐技能強化訓練,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進一步掌握臨床最基本的技能操作,縮短臨床實習的適應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畢業后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通過率。在整個人才培養進程中,實踐教學比例>50%,真正做到了“學中做”、“做中學”,學生畢業后能夠很快投入到防、治、保、康的工作中,并且能夠不斷適應醫學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在前4個學期,每個寒暑假安排帶教醫生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第四學期安排學生到醫院見習2周,增強感性認識,體驗職業生活。
四、加強實訓室軟件管理建設
臨床醫學實訓平臺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實踐教學隊伍。實現了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零距離”接觸。實訓課教師采取“專兼結合、動靜結合”的原則,既有相對固定的實踐教學管理人員,又有理論課教師及醫院醫生作為實踐教學帶教老師,取長補短、各司其職,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臨床醫學系支持教師參加實踐教學專項學習和培訓,例如臨床技能大賽、生理驅動模型人培訓等,培訓結束后,回校舉行學結報告會,再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達到了個別人或少數人培訓,集體受益的目的。
五、創建、優化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承擔了衛生部科研基金及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研究發展基金資助課題《以能力為導向的衛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項目編號09-YB02),構建了一套較為科學、全面、系統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中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實施體系和效果體系三部分,共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10個主要觀測點。
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評價將執業(助理)醫師考核標準納入學生技能考核中,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實踐教學效果,保證學生較好地掌握臨床實踐技能。除重視日常教學中的考試環節,還致力于教學評價模式改革,十分注重學生專業技能與能力的考核,通過OSCE進行實訓考核:通常設置12~14個考站,每個考站要求應試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程式化的臨床技能標準完成一系列的臨床操作。最后以學生的實際操作為主評定成績,并將實訓成績納入每學期的總成績之中。畢業實習,以實習報告、實習鑒定書、畢業論文和論文答辯情況綜合評定成績,并將實踐技能的考核成績納入學生總成績。建立了實踐教學考核的長效機制。
六、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效果
臨床醫學專業示范性實訓基地建成后,經過近四年的臨床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學生的病史采集能力、與患者的溝通能力、體格檢查和臨床操作的規范性和熟練程度、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了考核與評價。結果顯示,學生的臨床基本能力明顯增強,臨床思維活躍,適應臨床工作的能力普遍提高。
大力發展應用性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責任。探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的衛生適用人才的有效途徑,已成為當今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迫切任務。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既辦不出特色,更實現不了學校跨越式發展。如果能正確評估醫學專科實訓教學的歷史和現狀,找準自身定位,將挑戰當作機遇,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課程建設和改革,打破、優化醫學專科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強調以疾病為中心,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接軌,打破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實訓內容各自為戰的現狀,著重培養醫學生臨床診斷能力,確保臨床醫學專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便能使學校走出一條特色鮮明、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
作者:侯宗霞單位: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