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院流行病學教課革新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流行病學能力培養不夠
流行病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是,流行病學教學主要采取填鴨式的教學,只重視理論的傳授,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培養學生現場調查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流行病學實習課仍然是以專題討論形式為主,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不夠,很少有機會到現場實習,造成理論和實際脫節。特別是中醫院校的學生,流行病學的課時少,更加沒有機會開展實習。這就導致學生在將來工作中面對現場調查時,缺乏調查技巧,動手能力差,難于發現問題所在。
應對措施:采用問題導入式教學法。問題導入式教學法(PBL)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策略,PBL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教師在熟悉教學大綱后,確定PBL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問題,選擇經典的案例,反應停與海豹畸形的病例對照研究、弗明漢心臟病的前瞻性研究、吸煙與肺癌關聯的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及維生素C與壞血病關系的實驗性研究等。課前1周將案例及問題發放給同學,并讓其分組進行討論,并做好作答準備。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簡單地介紹案例,并循序漸進地提問,引發學生思考,并由某些小組作出回答,最后老師給予點評和總結。這些案例生動富有吸引力,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了思維,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與其他西醫院校一樣,中醫藥院校還應該開展現場調查,讓學生參與老師的調查研究。比如培訓學生,組織他們參與調查門診體檢人群的中醫體質/亞健康調查,使學生真正了解橫斷面研究方法。
另外,增加課堂模擬現場的實習方式,將實習課堂現場化。比如在暴發調查的實習中,用現成資料來模擬真實的現場,引導學生使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及時探索可疑病因,提高了學生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程設置存在問題
流行病學是一門方法學,是中醫藥院校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課程。我校的專業中,除了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設置了流行病學課程外,中醫臨床(含七年制)、中西醫臨床(含七年制)、針灸(含七年制)、推拿、護理等專業也都開設了此課程。不同專業的課時數不一致,但總體而言,學時數一般為18學時,無法系統講解流行病學的理論和方法。
應對措施:加強教材建設和調整教學內容。面對不同專業、不同培養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根據所授專業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案。對我校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流行病學是主要的專業課程,安排學時多,系統全面地介紹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使學生對流行病學有較全面系統的理解。對于中醫相關專業的學生,重點講授流行病學作為方法學學科的特點、基本的概念和常見的研究方法,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了解科研的思路、內容和方法;另外簡單介紹循證醫學內容、傳染病病種及防治原則。
目前流行病學的本科規劃教材專業區分不明顯,常用的教材主要針對預防醫學專業和西醫臨床專業,而中醫相關專業的流行病學教材缺乏,這就需要編寫適合中醫藥本科生學習的教材。目前,我校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采用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學(第六版)》;中醫臨床相關專業,采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的《預防醫學》教材。另外,本校還開設了流行病學實驗,比如選擇疾病頻率測量、橫斷面研究、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等內容開展討論課,尋找一些典型的、實用性題目,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抽取代表發言,最后由老師總結,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流行病學作為預防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同時也是為臨床相關部門服務的一門工具學科。在中醫院校各專業開設流行病學教學與當前的醫學模式相一致,應根據中醫院校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采用問題導入式教學法,加強教材建設和調整教學內容,以期提高中醫藥院校流行病學的教學質量。
作者:陳新林徐謙郎建英陳麗霞莫傳偉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