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習生帶教效果的內科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培訓目標的設定根據內科護理培訓手冊,設定了7個階段培訓目標。具體步驟:(1)第1階段(1~2周)保證新實習生了解病區的環境、醫院規章制度、質量標準、服務范圍和流程、內科健康教育等基礎理論知識;(2)第2階段(基礎護理內容的掌握)能夠了解內科相關的基本技能,掌握內科基礎護理操作流程;(3)第3階段(??茦I務)要求掌握各科的護理常規和相關的護理流程、目的和注意事項;(4)第4階段(第9~12周)了解內科的藥物治療、院內感染的處理、內科傳染病的防治措施等相關理論知識;(5)第5階段(第13~16周)完成核對、執行醫囑和護理病歷書寫的培訓。(6)第6階段(第17~20周)完成內科常見疾病搶救和應急事件處理的培訓,要求實習生掌握心肺復蘇、藥物過敏等常見突發事件的處理。(7)第7階段(第21~24周)進行崗位職責和護患之間溝通技巧的培訓,并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強化訓練以達到要求的效果。
1.2具體培訓方法的制訂(1)指定的帶教老師結合內科培訓手冊內容備課,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情景教學、角色扮演、示范教學等多種培訓模式。各個階段選定有經驗的組長擔任,并對他們進行考核。要求帶教老師及時了解實習生的要求和困惑,力求做到不留死角;積極以身示范加強實習生對護理薄弱環節的了解;由護理部定期考核以便了解培訓進度和教學質量。(2)實習生入科后隨機發放內科護理培訓手冊,根據培訓的目的和要求,實習生可及早地了解培訓內容、形式和要求,能夠有的放矢地安排學習和復習。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內科護理培訓手冊”進行自學,讓實習生帶著問題學習,這樣可以更快地適應培訓和提高學習效率。
1.3評價指標
1.3.1學習效果評價(1)隨機考核評價:帶教老師通過口頭提問、角色扮演、模擬急救等方法,及時了解實習生的學習效果。(2)階段考核評價:階段培訓完成后,由本科護士長組織理論、實踐技能及急救能力考試。統一理論考核、實踐技能和急救能力考試評分標準,均采用100分制。綜合成績大于或等于80分者進入下一階段培訓。(3)終末考核:所有階段考核達標者參加護理部終末質量考核,合格者授予獨立值班資格。
1.3.2實習生工作能力的考核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護士對實習生工作的滿意度評定表》、《醫師對實習生工作的滿意度評定表》對實習生工作能力進行評定。主要涉及護理業務知識的水平、護理質量、實踐水平、溝通協調能力等方面。每個評定表有10道問題,有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選項。采用《實習生工作能力自我評定表》進行自我評價。主要涉及業務知識水平、技能操作、護患溝通等方面。共20道題,有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選項。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培訓前后實習生的護理部考核分數比較培訓前兩組護士的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兩組護士的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實習生滿意度、團隊滿意度、實習生自我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4。
3討論
3.1采用內科護理培訓手冊對實習生進行培訓,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傳統的護理帶教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雜亂、隨機、不能系統化教學等缺點,盡管也有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但沒有具體的書面教學內容,使教學顯得很不條理,無形中加重了教與學的負擔,并可能造成與教學目標相背離,進而影響教學質量[8-9]。本院的內科護理培訓手冊更具體、更加規范和程序化。與傳統帶教相比,主要有以下進步:(1)內容上,內科護理手冊更為全面,完全避免了傳統模式下可能的遺漏和疏忽,最大范圍地提供了合理全面的教學內容和目標。(2)形成了較為明確的培訓要求、各階段考核辦法,避免了傳統模式下盲目、效率低下的特點,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使帶教老師更為直觀地了解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提高了教學質量。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護理部對培訓前后實習生的考核中,培訓后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和實踐技術的考核成績均優于對照組,說明內科護理培訓手冊能夠提高實習生的學習成績,這可能與培訓手冊更為簡潔、全面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促進了實習生的學習興趣,且更有針對性、利于自學和復習等特點有關,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3.2采用內科護理培訓手冊對實習生進行培訓,有利于提高實習生的工作能力,工作得到科內護士和醫師的好評。通過表2、3可以看出,醫生和護士團隊對實習生的滿意度評價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培訓手冊對實習生的工作質量、應急協作能力、操作技能、理論知識水平和責任心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護理培訓手冊要求帶教老師通過提問、討論和角色扮演、場景等多種形式逐步培養實習生評判性思維能力,這些可以使實習生提高自己的各種水平和能力。現代的醫護模式已經轉變,良好的醫護關系和融洽的氣氛能夠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提高整個團隊的醫療水平和有效減少醫療過程的不良事件發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和預后[10]。
3.3采用內科護理培訓手冊對實習生進行培訓,有利于提高實習生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實習生不能及時適應工作環境,會對他們心理和角色的轉變產生影響。采用內科護理培訓手冊,使實習生的護理培訓有了新的指導方向,教學的規范化有利于實習生工作能力和處事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其自信心和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的培養有利于實習生角色的轉換[11]。內科護理手冊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單調、重復的特點,通過多個帶教老師的培訓,能最大限度地開闊實習生的眼界,學習不同老師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有利于自己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發散自己處理問題的思維。由科室多名帶教老師與實習生及時溝通,找出不足和薄弱環節,更增進了師生感情,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大大促進其完成角色轉換與適應。
3.4內科護理培訓手冊的局限性雖然本院在編寫內科培訓手冊時做了大量的調研和考慮,但是臨床上仍然出現了一些不足,比如護理要求中的責任制的落實、醫療糾紛第三方的調解等沒有涉及。對于內科護理新人來說,掌握內科培訓手冊只是工作中的第一步,它只起到在學校與醫院的承上啟下的工具,促進實習生由學生到醫院職工的角色轉換。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治療方法的不斷更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對今后的護理工作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要不斷汲取新的護理知識和教學理念,探索與完善內科護理培訓模式,以更好地保障臨床實踐的需要。綜上所述,實習生培訓對于護理隊伍的壯大和下一代護理接班人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護理培訓手冊進行規范化培訓,大大彌補了實習生在學校教育時的不足,更加規范了本院內科護理規范化培訓的管理制度,對內科實習生的角色轉變、提高工作能力和更快融入到內科護理這個大家庭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作者:胡兆恒單位: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附屬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