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神經內科護理的臨床研究:腦卒中康復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臨床上,腦卒中是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常見的,大多是因為腦血液的循環發生故障從而誘發的,也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嚴重的病癥之一,并且具有復發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人口老齡化的情況加劇,再加之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機能都逐漸的弱化,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程度日趨嚴重,導致在腦卒中高發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通過研究表明,康復護理可對患者肢體功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促進致殘率的降低,在臨床上的效果比較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以隨機的分組方式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各50例,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實驗組的患者給予康復的護理方法,其中女性患者47例,男性患者53例,患者的年齡在42歲至78歲之間,患者的病程在1年到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性別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的差異,有可比性。
1.2護理的方法。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將疾病治療方案及相關的知識介紹給患者,減少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促進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增加,對治療的依從性與積極性提高,保持病房的環境整潔與通風良好,保持患者導尿管與呼吸道的通暢,對患者生命的體征變化情況給予密切觀察,勤翻身,以免發生壓瘡、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實驗組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康復護理,內容包括康復教育、心理康復的護理、功能訓練、相關的刺激等。功能的訓練包括生活的自理能力訓練、行走的訓練、床上訓練、站立的訓練、坐位的訓練、臥床的訓練。心理康復的護理是由專業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消除患者害怕、內心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多對患者給予支持與鼓勵,使患者可積極地面對治療。相關的刺激包括對患者的觸覺刺激、痛覺刺激等,也可借助針灸的治療。康復教育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者講解康復的具體操作、意義、目的等,促使患者積極地接受治療。按摩可以使患者肌肉與關節的有效活動,改善供血的狀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3療效的判定。顯效:在接受治療后,患者的頭痛、惡心、肢體麻木、嗜睡、頭暈等體征與臨床的癥狀徹底的消除。有效:在接受治療后,患者的頭痛、惡心、肢體麻木、嗜睡、頭暈等體征與臨床的癥狀得到控制與明顯的改善。無效:患者的體征與臨床癥狀均無明顯的變化,甚至情況加重。
1.4統計學方法。本組的實驗數據采用的是SPSS21.0的統計學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數的資料使用(n,%)表示,用卡方檢驗,當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腦卒中在近幾年的發病率也慢慢趨向年輕化,給患者日常的學習工作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其臨床的主要表現為食欲、偏癱,由于長期臥床或者行動不便,對患者心理、生理與精神方面都造成了影響,患者在這個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對治療非常的不利,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腦卒中對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干擾,不及時地進行治療,患者很容易死亡或者殘疾。傳統的治療方法對患有腦卒中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醫療技術的發展,不斷深入的醫療改革,臨床的護理工作被逐步地給予優化,在臨床上治療腦卒中的療效有了很大的改善。相比之前的臨床效果,雖得到了改善,因此,在治療期間,加強護理的干預作用非常有意義。在臨床上給予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促進了患者治療時間的有效縮短,減少了患者因疾病所造成的困擾,促進了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患者幸福指數的提高,在臨床上效果顯著;并且,康復護理作為有效的護理模式,在臨床上值得應用與推廣。
3結論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給予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與側上肢運動功能的提高,有利于恢復神經功能;此外,發生繼發性的功能障礙的幾率比較低,在臨床上的療效顯著,有利于減輕患者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作者:劉海霞 單位:內蒙古包頭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