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技巧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導師隊伍上存在的問題
導師與研究生培養直接相關,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研究生導師的理論、工程實踐和對學科前沿的洞察力與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培養質量息息相關。目前大部分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研究生指導老師來自機械、電子、光電、等專業,他們對自己的專業知識精通,但對于對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這一交叉學科中的眾多的其它學科并不熟悉。因此,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這一交叉學科需要兩個以上的導師來完成研究生的培養,這樣才能很好地體現學科的交叉性。另外,高校生物醫學學科中,具有工程背景的導師數量較少,能夠給予研究生實際指導的導師就更少,不能滿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工程能力培養的硬件條件問題
工程能力培養的條件包括工程實踐基地、工程實踐項目、工程實踐教學條件。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這一交叉學科,需要大量的工程時間基地,包括醫院、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商、醫療器械檢測管理部門。還需要提供大量的工程實踐項目,以提供項目、資金的支持。一些高校缺少這些資源,不能夠提供基本的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的硬件條件。
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的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的5個問題,我們提出以下的解決策略
1重視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
二級學院領導、導師應重視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近年來工程碩士的擴招,目前,我校的工程碩士與科學碩士的比例達2:1,工程碩士培養的重點是工程能力,因此工程能力的培養顯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工程能力是一種需要不斷培養和開發的能力素養,要培養研究生對工程實踐的興趣,讓他們發揮從事工程實踐的主動性,自覺地投身工程實踐活動。
2提高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優秀研究生比例
采取各種方式,吸引優質生源報考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首先在本校的本科生中進行宣傳,鼓勵本校學生報考本校的研究生。這要在大二、大三和大四時多做工作。例如我校實行多年的大二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從大二起,就進人導師實驗室,與導師一起進行科研。這樣學生和老師交流的機會更多,學生老師有更深的感情,能夠使一批學習成績好,科研能力強的本科生報考本校研究生。也可到本校別的相關專業,如機械、電子、化學等本科班級宣傳,吸引優質生源。
3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建設
目前研究生的培養是采取導師責任制。但對生物醫學工程交叉學科研究生,特別是工程碩士而言,應實行由不同單位、不同研究方向組成的雙導師對研究生進行指導。導師的科研水平、科研課題、科研經費都會直接影響著研究生是否有機會參與好的課題的研究,制約著碩士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養,導師在碩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研究生工程基金項目:重慶理工大學基金項目(20102013);重慶市教委基金項目(KJ120807);重慶理工大學研究項目(2009026)作者簡介:王洪(1966一),男,四川樂山人,重仄理工大學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生物醫學工程研兄;能力的培養需要應轉變導師的觀念,強化導師工程實踐意識。導師應在工程實踐方面給予研究生更多的指導,盡量給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實踐機會,例如給研究生提供參與課題的機會,提供企事業工程實踐的機會等,幫助碩士研究生提高工程能力。重慶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立于2002年5月,現為重慶理工大學校級重點學科。從2006年開始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經過10年多的學科建設,引進了一批來自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學術帶頭人,組建了一支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實力雄厚、結構搭配合理的師資隊伍,具備良好軟硬件條件。大多數老師具有工程背景,一些老師在公司兼職,與企業聯系廣泛。這就為我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工程教學和工程實踐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4建立更多的工程實踐基地,獲取更多的工程實踐項目,支撐研究生的工程實踐
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是建立企業和高校之間密切合作的基礎上,集研究生教學、實習、課題研究、企業的產品開發、就業于一體,隨著研究生培養規模的日益擴張,特別是工程碩士的大規模招生,產學研這一非常優質的研究生培養資源可以充分利用。在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上可以利用企業在生產實踐、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產學研合作建立起來的實踐基地,采用學校、企業雙導師制加強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研究生也可在這種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培養下,在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上滿足社會化的要求,同時更加貼近實際。產學研培養基地可以充分吸納社會科技教育資源,為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服務,有效地節省研究生培養的社會成本。
這方面我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硬件條件看,我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擁有各種相關的高端儀器設備和實驗室,能夠滿足研究生實踐教學和科研的需求。建有“重慶市現代中藥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慶市中英數字醫療中心”兩個省部級工程中心。現有設備551件,總值1509.40萬元,實驗場地3600m2。建有4個產學研示范基地和2個企業聯合實驗室,與10余家企業建立了技術和人才培養合作關系,搭建了良好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平臺;從軟件條件看,本學科有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學術帶頭人及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在國內外核心期刊180余篇,SC工、E1收錄36篇,獲得專利10余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項目等100余項,科研經費3000余萬元。
5加強工程實踐管理,完善工程能力培養體系
首先制定具體的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實施細則,在培養方案和制度設計上明確要求。其次,配備足夠的管理人員,為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養服務,一切以研究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學、高效的研究生管理體系,保障生物醫學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環節的落實。
結束語
通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們深人地學習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理論,積累了相當的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實踐經驗,并搭建了軟硬件平臺,滿足了研究生培養的需要。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就業壓力的增大,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工程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培養研究生全面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把研究生培養成為在本學科有競爭力的人才。
作者:王洪李慈崔建國陳忠敏劉正國單位:重慶理工大學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重慶理工大學教務處重慶清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