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理生理學創新實驗教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病理學既是眾多醫藥類專業學科中的基礎實踐學科,又是實踐性很強的具有臨床性質的一門學科。運用著各種自然科學的方法揭示疾病的本質,闡明出疾病的發生機制及其發展規律。在為疾病預防中提供著科學扎實的理論基礎。歸納其主要的任務主要分為:病因學、發病學、病理變化、疾病的轉歸和結局等。
關鍵詞:
科學研究;醫學教育;臨床醫療
病理生理學分為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兩大部分。病理解剖學側重從形態角度方面去研究疾病,以不同疾病病菌的不同形態進行大概的分類歸納,是實踐研究中最基礎的辨別操作;而病理生理學則注重從功能和代謝的角度研究疾病。直擊疾病病菌心臟,在進行相應的抗菌實驗。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己以動態的觀念去認識和了解疾病的本質,掌握疾病與一般正常的組織結構在局部與整體、鏡下與大體、結構與功能的特殊化不同之處。
1病理生理學的教學要求
病理生理學在教學的創新實驗教學在遵循教學課本的基本要求除外,還特別注重了“四個原則、六個突出、兩個簡化”。
1.1教學原則瞄準目標原則:針對不同年制的臨床專業為不同地區培養適用型人才,以教科書為基礎,發散針對性型培養;為不同年制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以達到最大化知識接受面。整體優化原則:以教科書為藍本,銜接好其他臨床基礎醫學和臨床課程。更好的配合,做到全面顧及發展;不僅進行書本知識的更新,還將實踐課的涵蓋面擴散到各個基礎性學科。讓每門學科知識相互銜接,相互融洽教學。密切臨床原則:盡可能恰當的聯系當地衛生醫療機構,將病理疾病的臨床表現以及預防、診斷和治療方法的最新成效進行反饋,為臨床教學提供有依據、有代表性的實例。充分發揮學校與醫療機構之間的“橋梁”作用;繼續創新原則:去其糟粕,汲取當代社會所帶來的精華。
1.2六個突出①突出常見病、多發病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為臨床教學創新提供豐富的教學案例;②突出疾病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及臨床意義。在教學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并掌握;③突出重點,淡化一般。讓那天繁瑣多余的語句變得簡單易懂,簡介突出,直入突出闡述刺激學生的眼部神經,強化記憶;④突出有臨床意義的形態學知識,盡量動態化描述。就像小朋友看動畫片一樣,當一個物體或組織結構賦予動態化的時候,更能讓學生提起學習研究的興趣;⑤突出闡述病因、發病機制中的臨床意義。強化實踐教學中一些疾病的特性和生理特征。起到讓學生鞏固新知識并掌握的更好;⑥突出語言簡潔、條理清楚,圖文并茂。就像一本故事書一樣,有圖畫有思路線索牽引,所有的知識產生連接性,讓學生在想到一種疾病的相關機制時就可以順其自然的想到其他的一些疾病知識。
1.3兩個簡化:①簡化病因。發病機制中的繁雜敘述;②簡化病態中的純形態描述。“四個原則”、“六個突出”、“兩個簡化”在病理生理學創新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學以致用,在臨床上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老師在教學當中,也省去那些只有病理臨床工作者懂的繁瑣專業語言,用簡介易懂的生動比喻將知識全面概括。學生將知識更好吸收,學習起來也是游刃有余輕松了很多。
2病理學創新實驗教學
病理學的創新實驗教學不僅在同跟學生教學上帶來的很大的交流溝通空間,包括在科學研究方面、醫學教育方面以及在臨床醫療方面也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在科學研究方面,創新后的實驗教學將疾病的規律和本質更好的揭示,在為疾病的防治更加準確的提供科學理論依據,通過對學生的動手思考的能力提升,更多的疾病領域有可能提前被打開,更多地疾病治愈的方法可能被提出。另外,創新后的實驗教學,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臨床醫學中的一些癥狀和體征和對臨床中敏感藥物的篩選,以及對藥物的毒副作用會有一個很深刻的了解。在醫學教育方面,病理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嫁接在其他學科和臨床醫學中間的橋梁,創新后的實驗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病理機制的同時也能接觸到其他各學科的一些實驗現象。將有關聯的學科聯系起來,共同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也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臨床醫療方面,創新實驗教學的病理生理學提供了比先前更為直接客觀的病理診斷。讓學生在上臨床之前更好的直觀觀察這些病理診斷下的疾病,更了解疾病的產生。讓醫學生在過渡變成一名臨床醫生之前能夠更好系統的掌握病理學中的基本理論知識。
3結語
病理學的發展與自然科學特別是基礎科學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有著脫不開的聯系。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更多地病理疾病被發掘;更深層次的疾病機制被認證;更多地疑難疾病被攻克,病理學的知識體系也在吸收中壯大。創新實驗教學,讓病理學這個像一團縷不開毛錢的知識球體逐漸順暢解開。現在人們對健康要求也是日益提高,不單單是對已經出現的疾病提供自愈,還會對身體表現出的不適等一些隱性疾病產生質疑,這對病理疾病是一個具體的時代挑戰、只有不斷的創新,不斷的吸納新的病理機制,才能迎合時代需要。進行教學創新,讓學生在掌握前輩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同時更能同時發掘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吳勝英,汪雄.病理生理教學中研究性課堂學習方法的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10,(4).
[2]張玲,劉文華,靳莉莉.五年一貫制《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探討[J].亞太傳統醫藥,2010,(1).
[3]戴淑芳,李連宏“.實驗性全心衰”綜合實驗課改革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0,(1).
[4]陳波.病理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繪圖能力培養探索[J].基層醫學論壇,2010,(7).
[5]張繼秀,張雪梅,美麗班《.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校本教材整編體會[J].中國科技信息,2010,(4).
[6]卜曉東,陳平圣,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病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0,(1).
[7]馬勇,韓紅坤,李永濤.解剖學實驗室開放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0,(2).
作者:王延柯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國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