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男82例,女78例,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40±0.3)歲,160例患者均經相關疾病臨床確診,其中普外手術患者62例,婦科手術患者33例,心胸外科手術25例,骨科手術患者21例,其他手術患者19例。所有患者在干預前均經過相關常規檢查,排除其他全身系統疾病。將160例患者采用隨機方式平均分為研究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等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對照組患者在就醫期間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
研究組患者由護理人員針對不同患者的需求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滿足患者的多樣化需求,做到人性化的細節照護。在患者出院前,采用調查問卷評估的方式進行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1)術前護理: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方式,用微笑的表情,真摯的語言來回應、關心患者。在手術前,認真指導患者了解、練習麻醉的體位和術中的配合方式,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狀態來接受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在術中進行各項操作時,應全程陪伴并簡單的向患者說明該操作的意義,以減少患者的恐懼感。如患者因一些特殊情況表現不適時,應耐心的向其解釋,并用溫柔的話語來安撫患者,若實在難以承受時,向醫師請示使用一些對癥藥物來緩解痛楚。
(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時,護理人員可用溫水擦拭患者皮膚污跡,為患者蓋好被單,待搬運患者時,注意勿碰到切口以及各種插管,安全、平穩的將患者送入病房并與病房護理人員做好交接,敘述手術的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叮囑家屬注意患者保暖、體位等。術后1~2d進行病房隨訪,觀察患者體位固定處的狀態,并詢問患者感受,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在手術室外對其的關心與關注。3.評分標準:調查問卷中對兩組患者就醫期間對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進行比較,其中調查問題滿分為100分,護理安全占35分,手術室管理占25分,消毒及衛生占25分,護士態度占15分。護理服務評分標準:特別滿意為80~100分;基本滿意為50~70分,不滿意為<50分。(滿意率=特別滿意率+基本滿意率)。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護理滿意度調查情況:兩組患者在滿意度調查得分中顯示,研究組患者在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后總滿意率為98.75%,明顯高于觀察組的73.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2.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得分比較,見表2。討論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不斷的提高,護理模式也在發生著轉變,從原來被動的基本護理已轉變為集心理護理、臨床護理及人文護理于一體的現代化護理形態,而這種人性化護理已成為廣受患者喜愛的新的護理模式。本文調查研究結果中顯示,對于研究組手術患者施行人性化護理干預,護理滿意率為98.75%,明顯高于觀察組的6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得分比較中,研究組的質量總分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
三、總結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合理的應用,能夠使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從而為患者營造出一個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減少患者并發癥的出現,使手術的順利進行得到保障,真正實現了“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
作者:翟文華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