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無痛護理技術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在手術室的護理中利用無痛護理技術對護理質量影響的情況。方法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隨機選取我院的66例行擇期手術患者,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3例。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基礎常規護理,觀察組的患者給予無痛護理技術,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滿意度、心率和血壓的情況等。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2.73%,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在手術室的護理中利用無痛護理技術顯著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并保證了術中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平穩,手術室護理的風險得到降低,具有臨床上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無痛護理技術;手術室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
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均與手術室護理質量有關,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手術的質量,還可以降低術中患者的疼痛等癥狀。手術室的護理內容主要有無菌技術的操作、穿刺注射、皮膚護理及輸液輸血等。手術室患者在圍術期會產生疼痛,進而給患者帶來了心理和身體上的痛苦,患者還出現心肺并發癥、血栓及心理的障礙等機體器官的傷害。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隨機選取了我院的66例行擇期手術患者,對手術室的護理中通過無痛護理技術對護理質量產生的影響情況進行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隨機選取了我院的66例行擇期手術患者,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患者中包括男14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為22~71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5.4±2.9)歲;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17例,患者的年齡為21~72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6.7±3.5)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基礎常規護理,觀察組的患者給予無痛護理技術,無痛護理技術主要包括術前的無痛技術、術中的舒適無痛護理、術后的恢復護理和術后的隨訪等方面的無痛護理干預措施。實施無痛護理技術的主要內容:①無痛靜脈留置針穿刺:患者采用丁卡因膠漿進行表面麻醉后再利用靜脈穿刺的方法進行穿刺,在術前30min護理人員在患者的病房接患者時需給予患者丁卡因膠漿來進行局部的涂抹,在約1mm處進行靜脈穿刺后在表面敷一層薄膜進行表面的麻醉,再用無菌棉簽清潔和碘伏消毒。②無痛導尿:患者在行全麻誘導后再利用導尿的方法可以減少術前患者的不適癥狀,對于在患者全身麻醉后采取導尿術的方法最佳。由于尿道黏膜受到尿管的刺激后變得比較敏感,患者在全麻蘇醒期會產生躁動,所以在手術前需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患者可以在清醒后較好的進行配合,進而患者可以順利的渡過術后麻醉的清醒期。③無痛置胃管:對患者的心理和行為進行干預,干預的目標是觀察患者是否有不怡當的行為,并對不怡當的行為進行誘導干預,進而減輕患者的擔憂。在術前給予患者胃鏡潤滑膠漿進行口服,給予患者鹽酸地卡因對留置在胃管造成的疼痛及不適進行緩解。叮囑患者在胃管進入15cm時進行憋氣和停止吞咽的動作,并迅速的把胃管送到患者的胃中。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觀察并記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心率和血壓等情況。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并比較護理的滿意程度,護理滿意度的評定標準包括不滿意、一般和滿意。
1.4統計學方法:全部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計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與方差分析,計數的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顯著的差,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2.73%,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2.2不同護理模式后兩組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3討論
在手術中患者需要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和緊張感,術后患者的身體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及不適的刺激等,所以給予手術室患者無痛護理技術變得很重要。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無痛護理技術時需做到以患者為中心,患者接受無痛護理時還需進行其他的護理活動,給患者建立良好且舒適的護理模式。手術的患者一般都需在氣管處插管后進行全身的麻醉,部分的患者在術前還需進行導尿和置胃管操作,該部位會被外界接觸而產生強烈的刺激,進而在手術室中的患者會產生不適的感覺和疼痛,因此加劇了患者的緊張和不安情緒,嚴重的還會產生恐懼的情緒,患者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均會產生刺激性的變化,對治療的過程產生較多的不良反應。患者在實施無痛護理技術后肌肉可以變得松弛,血管充盈及神經反射變得遲鈍等,因此降低了導尿過程中患者的疼痛及不適感,并消除了患者心理的尷尬。在置胃管的過程中給予患者丁卡因膠漿進行輔助治療可以在靜脈留置針穿刺的過程中顯著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適感。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2.73%,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與文獻報道的一致。結果表明:無痛護理技術顯著提高了手術室護理的質量,且術后的生理指標優于常規的護理干預。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在采取無痛護理技術下,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舒適度、得到顯著的提高,術中患者的血壓和心率等生理指標均比較平穩,具有臨床上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純,劉芳.注重無痛護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J].當代醫學,2011,17(18):111-112.
[2]倪穎,顧立蘭,沈玉蘭,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病人實施無痛護理模式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1):49-50.
[3]武玲玉,陳美好,陽莉萍.應用無痛護理技術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17):129-130.
[4]張海青,武文翠.骨折圍術期疼痛病人的無痛護理干預效果[J].全科護理,2012,10(11):975-977.
作者:熊海俠 單位: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