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腹型肥胖者糖尿病的預測因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試驗方法:所有受試者在空腹12h以上進行下列測定:身高、體重,腰圍,并計算體重指數(BMI)、腰圍身高比(WHtR),采集空腹血進行肝功能、血脂、血糖、血胰島素,C肽及糖化血紅蛋白、IL-6及hsCRP測定。胰島素抵抗的評價用HOMA-2計算軟件進行計算。該實驗用空腹C肽與空腹血糖來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空腹血糖值、C肽水平均在軟件的測定范圍內。
1.2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所有計量資料進行正態性檢驗,非正態者,進行對數轉換。兩組計量資料間比較進行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itic回歸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結果
2.1VO-DM組與VO組的比較:年齡、FBG、IL-6、hsCRP、IR、HbA1C水平顯著升高,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而WC、WHtR、BMI、ALT、TG、CPT水平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腹型肥胖者發生糖尿病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以VO組與VO-DM組為研究對象,DM發病與否為應變量,BMI、WHtR、收縮壓、舒張壓、TC、TG、IL-6、hsCRP、IR、CPT為自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IL-6、hsCRP、IR均與DM的發生密切相關,但IL-6對預測單純肥胖者發展為DM具有最顯著的意義。見表2、表3。
3討論
肥胖患者每年DM發病率是8.4%~12.5%,是非肥胖患者的2倍[5],而腹型肥胖患者更容易發生DM[6]。但并非所有的腹型肥胖患者均合并有DM,腹型肥胖者發生DM的機制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本試驗以VO組與VO-DM組為研究對象,DM發病與否為應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IL-6、hsCRP、IR均與腹型肥胖者DM的發生密切相關,IL-6對預測單純肥胖者發展為DM具有最顯著的意義。
這與文獻中提到的T2DM是亞臨床炎癥性疾病相符,并進一步的證實了炎癥因子在T2DM發生發展中的作用。Joachim等研究顯示IL-6與IL-1β同時處于最高組時發生T2DM的危險性是兩者處于低水平相關組的3倍[7],他認為IL-6是預測T2DM的獨立的危險因素,證實了IL-6對DM的預測作用。本研究顯示IL-6,hsCRP均與腹型肥胖者T2DM的發病密切相關,但IL-6是最為關鍵的因素。這可能是由于hsCRP的產生依賴于IL-6對肝臟的調節作用以及IL-6本身對胰島細胞的毒性作用引起。因此,對腹型肥胖人群監測IL-6可有效的預測T2DM的發生。
對腹型肥胖者進行IL-6拮抗劑治療或可延緩或預防T2DM的發生。
作者:郝蘭香 胡海濤 劉艷梅 崔世維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