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干預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77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90例給予常規的產前檢查及護理;干預組187例除常規的檢查護理外,再給予個體化的健教指導、定期監測追蹤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結果等護理措施干預,分析兩組孕婦的并發癥和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結果:對照組的妊高征、羊水過多、巨大兒、早產、感染的發生率高于干預組(P<0.01)。結論:通過多學科的合作,對妊娠糖期尿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教育、早治療,建立跟蹤隨訪機制,開辦健教課堂,幫助孕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妊娠期糖尿病母嬰健康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護理干預;效果
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1],妊娠期糖尿病屬高危妊娠,對母嬰均有較大危害。為了提高妊娠質量,降低圍產兒死亡率,于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對在我院檢查、分娩,確診的GDM患者187例給予護理干預,并跟蹤調查到圍產期,效果顯著。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確診為GDM孕婦187例為干預組,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8.5歲,其中初產婦158例,經產婦29例,35歲及以上孕婦26例。選取同期GDM孕婦190例為對照組,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8.2歲,其中初產婦159例,經產婦31例,35歲及以上孕婦33例。
1.2GDM診斷步驟與標準①首先在妊娠24~28周行空腹血糖(FPG)檢查,4.4mmol/L≤FPG<5.1mmol/L者,再進行75gOGTT檢查。②診斷標準為:空腹及服糖后1、2h的血糖分別為5.1、10.0、8.5mmol/L。任何一點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確診為GDM[1]。
2護理干預
2.1健康教育指導并隨訪、建檔組織確診病人聽健康教育課,并進行隨訪調查,了解有關知識掌握情況,對孕婦年齡、孕周次、體重、身高、腹圍、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飲食運動等資料進行建立健康檔案,開通咨詢電話,開展電話跟蹤隨訪。
2.2飲食指導根據孕婦的體重指數(BMI)及相關科室會診結果對每個孕婦做出個性化的飲食建議。每日攝入總能量應根據不同妊娠前體質量和妊娠期的體質量增長速度而定。既要控制糖尿病孕婦每日攝人的總能量,也應避免能量限制過度,妊娠早期應保證不低于1500kcal/d(1kcal=4.184kJ),妊娠晚期不低于1800kcal/d。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能導致酮癥的發生,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生不利影響[2]。每日總熱 量30kCal/kg,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5%~30%,如果孕婦血脂高或肥胖,應減少脂肪的攝入。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餐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應控制在每日攝人總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的能量可以占5%~10%,有助于防止餐前過度饑餓。
2.3運動指導運動可降低妊娠期基礎胰島素抵抗,是GDM的綜合治療措施之一,每餐30min后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母兒無不良影響。其方法選擇一種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又稱耐力運動),主要指由機體大肌肉群參加的持續性運動。步行是常用的簡單有氧運動。運動的頻率為3~4次/周,時間可從10min開始,逐步延長至30min,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間歇,建議餐后運動,避免在空腹和胰島素劑量過大的情況下運動。
2.4孕期衛生指導孕婦應勤洗澡、勤換衣,內衣應寬松,以棉質為宜。排尿排便后要由前向后清潔會陰部,以降低皮膚和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2.5加強孕期管理產檢頻率:孕28周前每月1次,孕28~36周每2周1次,孕36周以后每周1次,如有異常情況則增加檢查次數,必要時住院治療。對無明顯糖尿病的癥狀,通過飲食控制血糖好的孕婦建議其于孕38w住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于孕32~34周住院,既往有死胎病史,同時有內科、產科合并癥的,最好于孕28周住院治療。
3效果
對照組的妊高征、羊水過多、巨大兒、早產、感染的發生率高于干預組(P<0.01)。見表1。
4討論
早期發現并干預GDM降低孕期并發癥。多飲、多食、多尿都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孕婦早期的癥狀。而外陰陰道感染反復發作,或體重超過90kg,也要警惕妊娠糖尿病的發生。饑餓、口渴、皮膚瘙癢、疲乏、頭暈等癥狀出現,也可能是早期癥狀。開展糖尿病早期篩,將高齡、肥胖、一級親屬有糖尿病患者、有GDM史、巨大兒生產史及難以解釋的死胎史列為GDM危險因素,有上述危險因素者應作為GDM篩查的重點人群,篩查時間是妊娠24~28周。一旦確診要及時干預,以飲食、運動治療為主,而飲食、運動治療的效果有賴于孕婦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識是孕婦進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礎[3],通過健教課堂和隨訪交談進行心理干預,使孕婦能較好地做好自我飲食、運動、血糖監測等知識。本干預組患者孕產期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定期復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在懷孕的前3個月,維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可確保胎兒各器官的正常發育。在后6個月,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防止嬰兒長得過大,出現巨大兒。總之,整個懷孕期間應盡可能把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由于妊娠期腎糖閾值降低,所以尿糖不能反映血糖的高低,不能用尿糖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而應勤查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通過監測,及時了解病情控制情況,且為進一步控制血糖穩定提供反饋信息,為確定是否應用胰島素提供依據。做好孕期、產后保健和孕檢。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中、后期每增加1孕周,熱量增加3%~8%。注意餐次分配。少量多餐,定時定量,盡量避免含糖飲料及甜食。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注重優質蛋白質也就是動物蛋白的攝取。要多吃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蔬菜。并補充鈣劑、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葉酸及維生素,適當限制食鹽攝入。其實糖尿病孕婦的飲食與一般孕婦相似,需要的只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每日及每餐的飲食攝取量、密切觀察體重,自我監測血糖。定期到產科高危門診進行檢查,進行血壓、腎功能、宮高、腹圍以及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的監測。加強家庭監護,堅持每天數胎動;要比正常孕婦提前入院;產后仍要定期到醫院檢查血糖情況,特別是早晨的空腹血糖。注重皮膚、尿路感染預防的作用,避免因感染導致的心理疾病及其相關的不良后果。
[參考文獻]
[1]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5.
[2]楊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7,10(4):283~285.
[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與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協作組.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8):561~569.
作者:黃秀娟 單位:荊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