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中不同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運動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產生的效果觀察。方法研究樣本中的50例患者,均來自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同期接受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運動,觀察組患者接受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量運動,對比兩組患者在不同治療模式下的生化指標以及血脂水平。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HDL-C、LDL-C水平改善幅度較小;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量運動,能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糖水平,促進疾病的好轉,值得推廣。
關鍵詞:不同運動方式;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患者的人數不斷增加,其中以2型糖尿病較為多見。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通過胰島素進行治療,加強對患者的運動干預以及飲食干預,從而有效的控制血糖,運動療法已經成為公認的治療2型糖尿病疾病的有效干預方式。但是大多數患者對于運動方式有困惑,導致運動干預實施效果不佳,因此,為患者提供一種積極有效的運動干預方式十分必要[1-2]。本次研究中,研究樣本中的50例患者,均來自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同期接受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運動,觀察組患者接受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量運動,著重探討有氧運動與抗阻力量運動對患者的運動干預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樣本中的50例患者,均來自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同期接受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療干預措施。對照組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46.66±2.53)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55±3.22)年;觀察組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46.52±3.55)歲;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43±3.72)年。研究人員將上述資料使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1];②年齡≥18歲,≤80歲,無性別限制;③屬于臨床上確診的2型糖尿??;④知曉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⑤既往治療史、疾病史符合要求。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肝腎功能、心腦血管、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虎诎橛袀魅拘?、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同時患有惡性腫瘤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運動,囑咐患者每日進行肌肉以及肢體抬高、屈伸、伸直等抗阻力量運動。觀察組患者接受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量運動,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有氧運動,具體措施如下:在實施運動干預前,應與患者以及家屬講解有氧快步行走對于疾病的有益之處,叮囑患者應堅持進行運動,有氧運動如下:快步走、太極拳、交誼舞等??觳阶邞刻爝M行1~2次,每次進行30~40min,每分鐘應步行100~120步;太極拳應每天早晨進行,每天1次,每次30min左右;交誼舞應在每天晚上進行,在晚飯過后,運動30min左右;整個有氧運動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注意對太極拳以及交誼舞的力度與姿勢的掌握。評估好患者的運動耐受程度,運動時間應由最開始的30min,逐漸增加,每天運動過后,對患者的自我感覺進行統計,出現精神、感覺、睡眠較佳,則可適當的增加運動時間,若是出現相反感覺,則需要減少或停止運動[3-4]。
1.4觀察指標
醫護人員統計患者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研究中的數據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的觀察指標均使用SPSS25.0對數據進行處理,研究中的觀察指標按照數據類型的不同,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生化指標數據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生化指標,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在進行不同的運動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均所有降低,但是相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數據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不同的運動干預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兩組患者的HDL-C、LDL-C水平改善幅度較小,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有所降低,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2型糖尿病[5-8]患者接受運動干預治療,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血脂水平,患者接受太極拳、交誼舞、快步走等有氧運動,同時結合抗阻力量運動,可有效的健身養生,降低血糖水平,與傳統的抗阻力量運動相比,該運動方式更加科學合理,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動作舒緩柔和,患者易接受,能夠堅持鍛煉[9-10]。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運動,觀察組患者接受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量運動,對比兩組患者生化指標,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在進行不同的運動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均所有降低,但是相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不同的運動干預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兩組患者的HDL-C、LDL-C水平改善幅度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有所降低,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量運動,能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糖水平,促進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促進疾病的好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婷.家庭自我管理模式在1型糖尿病患兒中血糖控制及治療依從性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6):437-442.
[2]劉麗楠,王素莉,程晨.不同干預方式對社區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預防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8,10(1):91-94.
[3]陳亞玲,孫子林.國內外不同種族-民族生活習慣與糖尿病發病風險的研究現狀[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5):367-369.
[4]高雪艷,高宏凱,高艷紅.不同運動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控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18,6(7):408-413.
[5]常鳳.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運動結合原地深蹲抗阻訓練方案及其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24):2980-2986.
[6]李小玲,陳賢,李凌云,等.不同運動方式廣場舞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肺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13(23):14-16.
[7]宋慧娜,何露斯,高艷紅,等.不同運動護理干預方案對2型糖尿病伴肥胖病人血糖水平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41(22):2733-2737.
[8]程晶,陳偉,高民,等.熱量不同運動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及炎癥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5,22(16):28-30.
[9]王光旭,王興,陳新麗.不同形式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百分比和部分體成分影響的Meta分析[J].體育科學,2016,36(10):56-66.
[10]江洪.不同運動強度干預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骨密度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27):3963-3969.
作者:胡藝 單位:南昌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