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疾控中心衛生檢驗能力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浙江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疾控機構)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檢測資源配置現狀及能力。方法對浙江省79家疾控機構的檢驗資質、檢驗檢測能力、儀器設備和人員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79家疾控機構實驗室均通過省級實驗室資質認定,公共場所衛生檢驗項目平均開展率為8553%,計量認證通過率7975%;公共場所監測儀器設備1857件,平均每單位配置2351件,18種監測儀器設備平均配置率為7180%;從事公共場所檢驗檢測工作人員1000人,其中初級職稱311人,中級職稱449人,高級職稱240人。結論浙江省疾控機構公共場所檢測項目的計量認證通過率有待提高,公共場所檢測儀器設備裝備及檢驗能力總體水平較低且發展不均衡,公共場所衛生檢測實驗室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
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檢驗能力;問卷調查
公共場所檢驗檢測作為疾控機構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各級疾控機構在衛生檢驗檢測方面投入大量的人財物,設施設備得到很大改善,衛生檢驗技術水平迅速提高[1]。根據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要求,為加強公共場所檢驗檢測專業技術能力,規范開展工作,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門于2013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疾控機構公共場所衛生檢驗能力水平調查,以了解各級疾控機構公共場所衛生檢驗監測資源配置現狀及其能力水平。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對浙江省79家疾控機構的公共場所檢驗檢測資源配置和檢驗能力情況進行調查。
1、2方法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單位基本信息、公共場所檢驗項目計量認證情況、實驗室認可情況、儀器設備種類數量、檢測與評價等技術人員結構和相應的資質,其中檢驗項目限定為公共場所相關衛生指標5類46項:室內環境衛生指標13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臭氧、氨、可吸入顆粒物、細菌總數、新風量、溫度、濕度、風速、照度和噪聲);顧客用品用具衛生指標4項(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游泳場所和公共浴室水質衛生指標5項(余氯、水溫、尿素、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公共場所飲用水衛生評價指標17項(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鐵、錳、鋅、鋁、消毒劑余量、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氨氮、亞硝酸鹽氮和耗氧量);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指標7項(積塵量、新風量、可吸入顆粒物、細菌總數、真菌總數、嗜肺軍團菌和β-溶血性鏈球菌)。
1、3統計分析利用Excel2003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
2結果
2、1檢驗檢測資質及能力浙江省疾控機構包括省級1家、市級11家和縣級92家,本次調查79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11家和縣級67家。除省級實驗室通過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定外,其余均通過省級實驗室資質認定,但其中有5家縣級疾控機構實驗室資質認定資格到期尚未進行復評。調查顯示,各級疾控機構公共場所衛生檢驗必須開展的46項指標項目平均開展率8553%,計量認證通過率7975%。省級機構項目開展率和計量認證通過率分別為10000%和9348%,市級分別為9881%和9684%,縣級分別為8313%和7674%。79家疾控機構共計未通過計量認證的項目為733項次,主要為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指標和室內環境衛生指標,分別占5553%和3452%。前10位主要是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指標7項(積塵量、新風量、可吸入顆粒物、細菌總數、真菌總數、嗜肺軍團菌和β-溶血性鏈球菌)、室內環境衛生指標3項(臭氧、可吸入顆粒物和新風量)。以上10項指標的計量認證缺項率均在5155%~7722%。本次調查發現,公共場所常用指標如溫濕度、風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也有一定比例未通過計量認證。
2、2儀器設備配置79家疾控機構對公共場所46個常用的衛生監測項目所涉及的18種監測儀器設備共配置1857件,每家單位平均配置2351件,其中空氣質量檢測儀器平均每單位配置1930件,水質監測儀器平均每單位配置420件。上述18種監測儀器設備的平均配置率為7180%,有6種儀器設備的配置率<70%,為定量采樣機器人、皮托管、微壓計、尿素檢測儀、臭氧檢測儀和可吸入顆粒物分析儀,見表2。調查顯示,僅3家市級疾控機構完全配置了上述監測儀器,有7家疾控機構的儀器設備缺少10種以上,占總數的886%(7/79),省級缺少1種現場檢測儀器,即尿素檢測儀。
2、3人員配置79家疾控機構從事公共場所檢驗工作人員共1000人,其中初級職稱311人,中級職稱449人和高級職稱240人。以平均每單位人數計,市級疾控機構的高級和中級職稱檢驗人員明顯多于其他機構。所從事的專業崗位類別,各級疾控機構分布較均勻,各類崗位均有專職人員,主要分布在現場監測、理化和微生物檢驗崗位。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785人,占7850%。
3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經過近幾年疾控體系建設,浙江省各級疾控機構實驗室均通過省級及以上實驗室資質認定,相應的儀器設備和檢驗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投入少、各地在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檢測方面開展的日常工作項目較少,有部分公共場所衛生指標未通過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與《省、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建設指導意見》[2]中提出的按照基本功能必須裝備的儀器設備以及檢驗能力的要求仍差距較大。各級疾控機構公共場所衛生檢驗必須開展的46項指標項目平均開展率8553%,計量認證通過率7975%,有10項指標的計量認證缺項率均在50%以上。儀器設備配置方面,18種監測儀器設備的平均配置率為7180%,與2002年廣東省調查結果70%相近[3]。79家疾控機構中僅3家市級配置了公共場所衛生指標的所有監測儀器,省級機構有1種現場儀器缺少,有7家(886%)疾控機構缺少10種以上公共場所檢測的必備儀器,尤其集中空調系統衛生監測儀器缺少明顯。而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仍存在衛生問題[4-5],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檢驗檢測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綜上所述,浙江省疾控機構的公共場所檢驗檢測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公共場所衛生檢測實驗室建設任重而道遠。為進一步提高浙江省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檢測能力,建議如下:在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工作的能力建設方面,各級疾控機構應避免從單純的經濟效益方面考慮,盡快完善公共場所檢驗檢測項目的實驗室認可,做到公共場所檢驗檢測指標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全覆蓋,以便依法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監測,保障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的科學性、完整性,提高社會公信力;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儀器配置的科學性,提高公共場所各項主要衛生指標,特別是集中空調系統和空氣衛生質量項目的檢驗檢測能力;上級機構應加強培訓,規范基層專業監測人員對現場監測工作的開展,包括儀器的使用、保養和維護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工作的領導和督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提出適合各類公共場所監督監測的具體內容,便于各級疾控機構開展具體的現場監測。
參考文獻
[1]陳昭斌.中國衛生檢驗的現狀與未來[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7):3319-3323.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省、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建設指導意見[Z].2004.
[3]張建鵬,李濤.廣東省公共場所衛生監測能力調查與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02,28(6):44-45,58.
[4]何智敏,顧俊.南通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污染狀況調查[J].江蘇預防醫學,2014,25(2):41-43.
[5]許金鳳,徐嵐,韓穎.鎮江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軍團菌污染狀況調查[J].江蘇預防醫學,2013,24(6):70-72
作者:何升良 王曉峰 陳衛中 樓曉明 陳志健 任麗華 楊東波 蔡建民 單位: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