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藥劑學滴丸劑型教學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圖,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激發學生樂學、善學的重要手段。中藥藥劑學是四年制中藥學本科專業的必修課。本文針對中藥藥劑學的課程特點,以“滴丸”為具體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期拋磚引玉,不斷改善中藥藥劑學的教學效果,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滴丸;教學設計
中藥藥劑學是一門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與合理應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1],它與生產實踐和臨床應用密切相關[2]。教學設計是教師構建完美課堂的關鍵要素,也是教師自我發展與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3-4]。本文針對中藥藥劑學的課程特點,以其中新型丸劑-滴丸為具體內容,結合自身工作經歷,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期拋磚引玉,不斷改善中藥藥劑學的教學效果,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1學情分析與教學預測
課程設計應考慮授課對象、學科特點、知識體系、人才培養等諸多內容[5]。中藥藥劑學課程的授課對象為我校中藥學專業本科三年級的學生,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基礎較好,思維活躍,大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材選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藥劑學》,高等中醫藥院校實驗實訓特色教材《中藥藥劑學實驗》?!暗瓮琛笔谡n內容工藝性強,學習重點明確,學生應合理把握該章節的知識主線和層次,明確學習重點。對于今后將從事中藥制劑的研發、生產、質檢、新藥研發等領域的學生來說,本章節的內容是重要內容,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是其日后工作的基礎。預期學生學習熱情較高,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教學策略與方法選擇
隨著中藥事業的飛速發展,尋找適宜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能力、并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至關重要[6]。中藥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技術科學,其教學過程中突出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有機結合,因材施教,傳授與啟發并重,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其中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講解,可采用啟發式、問題式的教學方式,在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可結合具體的案例式教學法。并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把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過程,讓學生切實掌握中藥藥劑具體劑型的制備理論和技術。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7-8]。充分利用當前現代化的網絡技術,突破教材的局限,將當前最新的知識和最現代化的技術以及研究成果介紹給學生,大大加快知識的更新,有利于學生對新生事物的認識,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PPT展示本章節的教學目標及主要內容,借助圖片、視頻等展示丸劑的類型、案例,以及滴丸的制備工藝等。板書一般書寫章節的標題,以及主題內容,隨機性較大,可作為多媒體課件的補充。
3教學過程設計與實踐
3.1溫故知新引出正題
在引入本章節之前,對上次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復習回顧,讓學生溫故知新。課程開始,引領學生對本章前幾節的內容進行簡單回顧:如中藥傳統劑型包括丸散膏丹湯劑,其中丸劑目前仍然是中成藥中最常用的劑型之一。丸劑,按賦形劑種類不同可分為水丸、蜜丸、糊丸、蠟丸等。元代的《湯液本草》醫書中提到“丸者,緩也,不能速去病,舒緩而治之也”。那么,丸劑,只能是緩釋,僅可用于慢性病的治療嗎?(視頻一:咽立爽廣告)由視頻一可知,丸劑,不一定作用遲緩,作為新型丸劑的滴丸劑,可以速釋甚或用于急救呢。那么什么是滴丸,滴丸一定是速釋的嗎?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第十四章丸劑第六節滴丸。我們將圍繞滴丸的概述、處方組成、制備方法、質量檢查以及具體的案例分析等方面進行系統學習。根據課程特點并結合學情分析制定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為掌握滴丸的定義、特點、制備工藝并熟悉質量要求。其中教學的重點為滴丸的定義、特點、制備工藝及質量要求,教學的難點在于滴丸制備工藝中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即影響滴丸成型的因素。
3.2承上啟下,因材施教
在講述滴丸特點時,可承上啟下,由淺入深,詳略得當。具體實施過程如下。(1)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從前面咽立爽滴丸和速效救心丸的案例中,大家知道滴丸起效迅速,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那么滴丸速釋的機理是什么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中藥制劑的新技術———固體分散技術。(視頻二:穿心蓮內酯滴丸-固體分散技術)固體分散技術可用于提高難溶性藥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由視頻二可見,滴丸速釋其實是固體分散體的機理。這也是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制劑技術完美結合的具體案例。(2)緩釋、長效作用。并不是所有的滴丸都具有速釋的效果,比如牡蠣油滴丸,可用于臨床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說明有些滴丸和傳統丸劑一樣,仍是緩釋、長效的作用特點。(3)給藥途徑較多。剛才提到滴丸的給藥途徑主要為口服,如復方丹參滴丸、元胡止痛滴丸、宮炎平滴丸等。但除口服以外,還有其它給藥途徑。如咽立爽滴丸是口腔含服,通過口腔黏膜吸收發揮作用,另外還有可在耳、鼻等局部給藥的滴丸。(4)可使液體藥物固體化。同學們可以思考并總結:可實現液體藥物固體化的其他制劑技術還有哪些?(5)載藥量較小。滴丸存在載藥量較低等局限性,需要注意。
3.3圖文并茂動靜結合
在講述滴丸制備工藝時,可結合工藝流程圖簡單概述滴制法制備丸劑的一般過程,然后具體講解每一詳細步驟。滴丸制備設備———滴丸機的講解部分,可結合滴丸機組成及滴制示意圖,實驗室滴丸機的照片,以及具體滴丸大生產的視頻動畫讓學生直觀認識滴丸的生產過程。滴制過程是滴丸制備的關鍵,應重點闡述。逐一分析滴丸形成機理以及影響滴丸成型的因素等。
3.4歸納總結
不斷升華最后通過具體案例如蘇冰滴丸,對滴丸特點、處方、制法等進行總結。教學結束時,布置思考題進行討論,題目可具有一定難度,供課外自主學習,通過查閱相關的最前沿性的文獻,及時了解滴丸的發展現狀。
4教學設計反思與感悟
4.1注重教學互動環節設計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
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注意課上及課下的教學互動,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9]。課堂上,在引入本章節之前,對上次課的重點進行復習回顧,以提問的方式進行。以實例引入新課程[10],上課時可攜帶學生實驗課上制備的滴丸或者家庭小藥箱里貯備的相關藥品,讓學生參與課堂從最基本的外觀形狀對中藥制劑進行描述。如果時間允許,可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分組討論,從而活躍學生思維。對于課外自主學習設計的內容,鼓勵學生及時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注意教學互動環節,通過作業、討論等形式及時進行評價和反饋,并將學生的平時表現、分組討論參與的積極性等計入最終考核的形成性成績[11]。
4.2教學設計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中指出:實踐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12]。中藥藥劑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日新月異,因而教師應具備更高的科研素養和專業知識,教學相長,不斷進步。教學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并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不斷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會貫穿于教學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中藥制劑的技術創新。
作者:祝俠麗 賈永艷 田效志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