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細菌性肺炎臨床藥學指導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對臨床藥學指導在細菌性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6例患有細菌性肺炎的患者參與本次研究,將這166例細菌性肺炎患者以隨機的方式劃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各83例。對照組患者以常規用藥的方式進行治療,實驗組應用臨床藥學指導方式對組內患者進行干預,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耐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經臨床藥學指導干預后,其組內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發生耐藥的人數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治療滿意度情況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細菌性肺炎患者實施臨床藥學指導干預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保障治療有效性,并且減少患者出現耐藥的現象,加速患者康復并且能夠滿足患者對治療服務的需求,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臨床藥學指導;細菌性肺炎;治療效果
細菌性肺炎是臨床中經常見到的呼吸內科疾病[1],它是肺炎的一種,因為具有傳染功能,所以細菌性肺炎不僅在肺炎種類中最為常見,也導致了感染細菌性肺炎患者人數的增多[2],特別對于兒童和老年人這兩大人群,極易受到該病的威脅[3]。據臨床研究統計,目前引發細菌性肺炎的菌種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及流感嗜血桿菌[4]。細菌性肺炎感染的原因分為感染性肺炎和理化性肺炎[5],其中因吸入性肺炎而導致的感染性肺炎最為常見,是細菌性肺炎感染的主要方式。患者感染細菌性肺炎后的癥狀主要有咳嗦、痰多、有膿痰和血痰[6],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7]。介于細菌性肺炎的病因,抗菌治療[8]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但由于很多患者出于對細菌性肺炎疾病的不重視,任意服用抗菌藥物或抗生素,并且不能保持抗菌治療的依從性,導致預后效果不理想,甚至產生耐藥,針對這一現象,本院特通過臨床實踐研究的方式對臨床藥學指導在細菌性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探討,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參與實驗的患者均為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6例感染細菌性肺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相關檢查,確保細菌性肺炎確診的準確性。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均了解并同意參與項目并簽署有關本次實驗介紹及流程安排的同意書。通過隨機的方式將這166例細菌性肺炎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3例。對照組中男44例、女39例,年齡20~75歲,平均(58.19±3.56)歲;實驗組中男49例、女34例,年齡21~71歲,平均(57.67±3.66)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以常規用藥的方式對組內患者進行處理,針對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告知注意事項,其中包括用藥時間、用藥劑量、用藥方法、飲食禁忌等,嚴格要求患者遵循醫囑服用抗生素。實驗組對組內細菌性肺炎患者實施臨床藥學指導干預,具體干預方法包括:①組內所有患者均由指定臨床藥師對其進行干預,臨床藥師每天早晚按時查房,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情況。針對患者綜合情況制定對應的干預措施。解答患者有關病情和治療的提問,疏導患者負面心理情緒。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告知保持用藥依從性的必要性與耐藥原因和危害。②所有對患者做出的干預計劃及干預方案均以藥效學知識和藥代動力學作為參照依據。臨床藥師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直至患者明確。詢問并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藥經歷、身體不良反應等,根據患者提供的資料和醫生的臨床工作經驗制定出對應的干預方案。告知患者藥物相互作用,干預期間任何非本次實驗組指定藥師安排的藥物未經允許,患者不可私自服用。嚴禁患者之間進行用藥指導與效仿,一切干預的具體安排均以患者的指定臨床藥師為主。③患者服用抗生素后,藥師先觀察一段時間,看患者服用抗生素后有無存在不良反應并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工作。患者干預期間服用的所有藥物均詳細記錄到檔案中,明確標注服用藥物種類、名稱、劑量、方法、時間。實驗組所有患者的檔案均以個體為單位獨立封存并安置到專屬區域。④所有參與實驗組的臨床醫師和藥師均要定期接受循證藥學理論知識及抗生素正確選擇與應用的培訓,提高實驗組全體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⑤定期對患者的痰液進行采集與化驗,樣本同樣由組內指定醫護人員送往化驗室,觀察患者感染的細菌在干預期間的變化情況。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滿足干預療程后停止干預,結合患者的檔案數據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耐藥情況、住院時間、患者治療滿意度進行統計對比。治療效果通過治愈、顯效、有效、無效4項指標進行綜合性統計[9]。當患者細菌性肺炎的臨床表現癥狀完全消失并經實驗室檢查,其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正常時為治愈;當患者細菌性肺炎的臨床表現癥狀基本消失并經實驗室檢查,其結果顯示各項指標接近正常時為顯效;當患者細菌性肺炎的臨床表現癥狀有所緩解并經實驗室檢查,其結果顯示各項指標趨于正常時為有效;當患者細菌性肺炎的臨床表現癥狀無改善并經實驗室檢查,其結果顯示各項指標未得到改善時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患者的耐藥情況根據患者痰液菌種培養并進行耐藥檢測來評定[10]。患者治療滿意度根據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統計,滿意度情況通過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項指標進行綜合統計,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均接受抗生素藥物治療,使用概率為100%;實驗組患者經臨床藥學指導干預后,其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耐藥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均存在耐藥病患,其中實驗組中有3例患者發生耐藥,耐藥發生率為4.47%,對照組中有14例患者發生耐藥,耐藥發生率為17.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7.04±1.35)d,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0.29±2.19)d,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4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患者對治療滿意度情況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在醫療領域中,臨床藥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我國臨床藥學的應用與研究尚處于起步狀態[11],介于它在臨床應用中重要的作用使得臨床藥學成為當前醫學領域中被作為重點對象去研究與對待[12]。臨床藥學的重要作用不僅直接體現在患者的受益上,對醫療機構的發展與技術的提升均有著密切的關聯。臨床藥學在此背景下其重要作用與臨床應用價值也愈見明朗。為保障醫療機構在用藥方面的科學有效性,各大醫療機構都針對臨床藥學質量監控發起了號召,呼吁臨床用藥在藥學質量監控下進行[13],以此保證臨床藥學干預的同時實現臨床服務質量與治療效果的雙贏。本院也為了響應號召,在細菌性肺炎治療中應用臨床藥學指導,以進一步了解臨床藥學指導的應用效果及價值為目標展開實踐研討。通過本次臨床實踐研究發現,針對細菌性肺炎患者實施臨床藥學指導干預,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經臨床藥學指導干預后,其組內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治療效果上,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發生耐藥的人數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治療滿意度情況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結果中充分證實了在臨床藥學指導干預下,患者在治療用藥上規避了使用原發耐藥藥物,避免了治療無效的發生率,另一方面,臨床藥學指導遵循了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等知識,并循證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用藥治療方案,與常規治療相比,臨床藥學指導干預更能對癥用藥,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病情的需求。加之臨床藥學指導下,組內醫師為患者進行宣傳教育以及用藥指導和咨詢等,患者能夠更加重視按時服藥避免耐藥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療的自律性,這也成為了臨床藥學指導干預下患者耐藥率低的直接原因。在臨床藥學指導干預下和患者自身的積極配合,患者康復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滿足了患者對治療服務質量的需求。綜上所述,針對細菌性肺炎患者實施臨床藥學指導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耐藥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滿足廣大患者對治療服務需求標準,因此,應加大臨床藥學指導在細菌性肺炎治療中的應用與推廣。
作者:湯文靜 湯婷 劉禹 單位:海城市正骨醫院臨床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