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婦產科醫療糾紛的原因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婦產科的醫療糾紛發生頻率較高。本文總結了婦產科醫療糾紛發生的常見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
婦產科;醫患矛盾;醫療糾紛
婦產科作為迎接新生命的地方,不僅僅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科室,更是承載了母嬰與多個家庭希望的“天堂”。而作為白衣天使的婦產科工作者,必須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囑托。然而在現實中由于操作不當或各種突發性原因造成的醫患糾紛幾乎占據了各種主流媒體的平臺。我國醫患關系緊張程度在最近幾年也達到了頂峰。各種由醫患矛盾升級造成的慘劇頻繁發生,使我們需要對醫患糾紛進行重新的審視。而作為普通的醫療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提升自己的醫術、醫德來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當前的婦產科學術探究側重于臨床理論,而如何來避免、防范婦產科的醫療糾紛,在當前的婦產科學術探究中還相對較少,本文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研究與創作的。
一、全面開放二孩政策下的婦產科
2015年10月,我國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對我國醫療體系中的婦產科產生了重大影響。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使全國范圍內的生育欲望迅速提升,而這種短時間內爆發的生育數量會在今后幾年都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上。生育人數總量上升對當前醫院婦產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醫療資源分布上來說,我國的優質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縣級以上的城市中,而絕大多數產婦也會選擇醫療資源相對優異的醫院進行體檢、分娩等。這就使醫療資源不平衡所產生的消極影響被進一步放大。而產婦數量短時間內的激增,無疑對城市醫院中的婦產科醫療資源、醫護人員等產生了巨大沖擊。就醫人數的增多也必然會使婦產科醫療糾紛發生的概率有所提升。如何更好地優化婦產科醫療資源,降低婦產科醫療糾紛,也成為了二孩政策下醫院婦產科需要解決的頭等問題。針對婦產科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實施有效的管理,能夠將護理工作安全性顯著增強,減少很多護理工作上容易出現的錯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該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1]。
二、婦產科醫療糾紛常見原因分析
通過最近幾年見諸報端以及各種學術論壇中的婦產科醫療糾紛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婦產科醫療糾紛的出現是可以避免的,而通過相關的婦產科醫療糾紛案例,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導致婦產科醫療糾紛頻發的原因。醫務人員粗心導致的醫療糾紛:婦產科醫務人員與大多數醫務人員一樣需要承擔很大的職業壓力,而在巨大的職業壓力下,個體意義上的“人”不可能保持全天候、百分百地專注,然而對于職業相對敏感的婦產科醫務人員,一不小心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無法想象的。
2015年1月,《北京晨報》報道了一起典型的醫療糾紛。張女士選擇北京大興紅星醫院待產。入院后,因醫務人員并沒有對產婦的體重、身高進行嚴格的測量,粗略估計胎兒體重3200g,故推薦張女士選擇順產。不久后,張女士完成生產,但嬰兒實際體重4100g,屬于巨大兒。嬰兒出生后不久就出現了左上肢不能活動的表現,最后轉院至北京軍區總醫院進行治療,而嬰兒被診斷為左側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2]。在這起典型的婦產科醫療糾紛中我們可以看出,紅星醫院的醫務人員由于粗心大意嚴重誤估導致胎兒體重,直接為胎兒的臂叢神經損傷埋下了伏筆,并且成為了這起醫療糾紛出現的主要原因。醫務人員水平低下導致的醫療糾紛:婦產科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會對產婦及胎兒的人身安全與健康產生極其重大的直接性影響。在任何時代的醫療體系中,醫務人員都是最為寶貴的醫療資源,其能夠對患者產生的影響也往往是最直接的。全國范圍內的婦產科從業人員中,依然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庸醫”。這部分醫務人員并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也沒有積累出能夠指導醫療行為的有效經驗,而其相對拙劣的醫療技能也成為了婦產科醫療糾紛的直接原因。《濫用催產素導致子宮破裂11例臨床分析》[3]一文對濫用催產素導致的醫療慘劇進行了深刻分析。從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醫務人員相關醫療技能的低下使其產生了濫用催產素的行為,而這些行為都直接引發了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在當前的醫療體系中,大中型城市中的公立醫院內,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較高。而在一些鄉鎮醫院中則有很多的婦產科醫務工作者在醫務水平上表現出了明顯不足,這也是濫用催產素頻發于農村地區的原因。
醫務人員僥幸心理導致的醫療糾紛:婦產科醫務人員能否對產婦的相關情況進行處理要依據自身的醫療水平、相關藥物的充足程度、醫療器械的工作狀態及醫務人員的配置情況等來做出綜合性判斷。而在實際操作中,也要具備應對突發狀況的預案和能力。部分婦產科醫療糾紛中是由于醫務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而導致的。在我國的鄉鎮醫院和一些地級市的私人醫院中,由于醫源存在著一定的緊缺,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格外“重視”醫源的情況。有些醫務人員明知血庫內并沒有充足的、能夠與孕婦相匹配的血液,而憑借僥幸心理對產婦進行剖腹產手術,術中大出血導致產婦死亡。這樣慘痛的教訓發生是由于相關的醫務人員存在著僥幸心理而造成的。盡管此類狀況在最近幾年發生的頻率有所下降,但并沒有得到百分百的杜絕。可以說,醫務人員對于自身能力的過度自信及手術環境的誤判,都是因其僥幸心理作祟而產生的。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婦產科醫療糾紛或者醫療事故的出現都難免會與法律產生聯系,特別是一些無法通過調節而解決的糾紛,最終的解決辦法必然是付諸法律。而當前婦產科醫療糾紛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是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淡薄。例如某產婦在引產后沒有進行清宮,而醫生也并未對其進行及時的告知義務,致使產婦在出院不久后因胎盤殘留而大出血,最終致使子宮被完全切除[4]。醫務人員需要盡到對患者的告知義務,對于患者的正常性詢問也需要給予客觀、正確的回答。而上個醫療糾紛中,醫務人員并沒有履行自身的告知義務,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其必然要對此次的醫療糾紛承擔一定的責任。我國的醫務人員在法律意識上相對淡薄,而其一時的疏忽就很有可能為下一個醫療糾紛埋下伏筆。
患者及其家屬原因導致的醫療糾紛:在當前諸多的醫療糾紛中,患者及其家屬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某些特定的醫療糾紛中,患者及家屬的因素占據了很大比例。例如,當前的醫療保障體系中,很多的產婦家屬也無法支付相對高昂的醫療費用。部分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產婦家庭對于一些常規檢查“能省就省”。而醫院或者醫護工作者并不具備強制要求產婦檢查的權力,更無法對于產婦家屬的手術選擇做出更改。另外,部分產婦家屬由于疏忽而忽略了產婦的過敏史或其他病情,導致醫務人員出現誤判也會造成醫療糾紛的產生。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數量多,護理人員涉及面廣[5],而在婦產科中,產婦家屬的心情往往較為緊張、激動,而作為能夠決定產婦手術進程的人,其關鍵性抉擇或提供的信息尤為重要,一旦其向手術醫生提供了錯誤信息,將有極大的可能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
三、防范婦產科醫療糾紛的合理性對策
定期開展對于婦產科醫務人員的心理疏導:醫務人員承擔著巨大的職業壓力,而醫患糾紛中醫生的粗心大意和操作失誤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巨大壓力所引起的。婦產科的接診具有很大的不規律性,醫務人員的休息時間難以獲得充足的保障。在這樣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壓力下,定期對婦產科醫務人員開展心理疏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具體的心理疏導上,疏導的重點應該是在輕松的氛圍中,重新審視自身的職業責任與價值。此外,在不斷的心理疏導活動中,也應該注重對于醫務人員認真精神的培養,使得醫務人員由粗心大意導致的醫療糾紛頻率得以降低。通過心理疏導等外部干預手段,使得相關的醫務工作人員能夠在具體的醫療工作中端正態度,提升工作的效率。加強全社會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亙古以來的熱點話題。醫德,往往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重要標準。當前的考核機制和認證機制使得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而職業道德精神則是一種無法被外部標準衡量的東西。經驗主義、僥幸心理,利益驅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生的職業道德精神。而在具體診療過程中的不負責任更是會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所以說,整個行業內都必須要加強醫務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醫德大于天的根本思想需要在醫務群體中得到貫徹。就婦產科的醫務工作人員來說,必須要有對生命的敬畏精神,對患者的負責精神。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應該作為我國醫療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并且長期開展下去。增強醫務人員自身的法律意識:漢語詞典中對于糾紛的定義是“爭執的事情”,醫療糾紛實際上也就是醫院(醫務工作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一種復雜關系。而醫療糾紛如果上升到法律層面,就更是要有控辯雙方的參與。在婦產科的醫療糾紛中,醫務人員作為自身與醫院的“代表”,應該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從而對于糾紛進行有效的規避。
前文已經提到了一個由于醫生并未及時履行告知義務而引起的婦產科醫療糾紛,鑒于此,我國的醫務工作人員,特別是婦產科醫務工作人員,應當對涉及自身診療方向的法律知識進行一定的學習,對于醫生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具備完全的了解。在進行具體的醫療活動中,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對于自身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而醫務人員自身法律意識與責任劃分意識的提高,也有助于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加快推進婦產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重男輕女”、“保小不保大”這些陳舊的生育觀念已經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的生育工程,而在婦產科的醫療工作中,產婦家屬這些陳舊思想甚至會導致醫療悲劇的發生。婦產知識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低下是當今產婦及其家屬頻發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國家層面需要加快推進婦產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各地區的政府性醫院應當與計生委聯合進行區域內婦產知識推廣的工作。對于產婦及產婦家屬本身來說,相關機構和醫務人員要讓其明白婦產科診療的一般性程序,產婦在分娩前、后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等。而作為產婦及家屬,也應該在妊娠期間進行婦幼保健知識的學習,對于產婦的身體變化進行一定的記錄與了解。在醫院分娩時,更要如實向醫務人員提供產婦的身體信息、既病史、過敏史等關鍵性信息。從而確保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
四、結語
婦產科的醫療糾紛往往關系到新生命及多個家庭,而每個醫療糾紛的出現都是醫務人員和家屬所不愿看到的。避免婦產科醫療糾紛的出現需要醫院、醫務人員、產婦及家屬的多方努力。醫務人員多一份責任與認真,產婦及家屬多一份寬容與理解,醫療糾紛的避免也自然就會出現。
參考文獻
[1]顏斐.醫院錯估胎兒體重致孕婦難產法院判醫院賠20萬[N].北京晨報,2015-01-22.
[2]胡秋霞.濫用催產素導致子宮破裂11例臨床分析[J].中國鄉村醫生,2000,9:20-21.
[3]李冬霞.婦產科醫療糾紛原因及如何防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2):611-612.
[4]童文香.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醫院管理論壇,2013,30(3):20-22.
[5]王秀英.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2):190-191
作者:程寬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