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兒科護理人力資源緊缺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兒科護理從業人員是發展兒童衛生事業的重要資源,但我國目前護理行業從業人員緊缺,而真正合格的兒科護士更為稀缺。本文就我國兒科護理人力資源緊缺進行了原因分析,為培養我國合格的兒科護理人才提供客觀依據,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及全社會的關注,共同思考如何解決這一現實問題。
【關鍵詞】兒科護理;人力資源;緊缺;原因分析
隨著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兒科護理學的任務,范圍不斷拓展,以及社會和家庭對兒童疾病的重視,兒科護理已經由從前單純的疾病護理發展為兒童及其家庭為中心的身心整體護理,因此,作為兒科護理工作者,不但要保障和促進兒童健康,還要承擔兒童疾病的預防,保健和護理工作。《2018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2018年注冊護士人數為412萬人,雖然比2014年的300萬增長了27%,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各醫療衛生機構的需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656萬張,兒科61萬張,占9.2%,但是兒科護士占全國注冊護士人數不足1%;2018年我國每千人口的護士數量為2.74,比2015年的1.85和2011年的1.67已有大幅提高,但是與歐美國家的10人數量相比,還相差甚遠;由此可見,我國對護士的需求量之大,而對兒科護士的需求更是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大幅遞增。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為什么很多護士不愿意選擇兒科?本文就兒科護理人力資源緊缺原因分析進行探討:
1高風險,高壓力,高負荷的工作特點
化非常快,經常讓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嬰幼兒由于不會講話,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這讓醫生和護士在短時間內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是一個極大考驗;同時,家長在醫院會關注護士的每一個細節,一旦發現行為上稍有閃失,操作上稍有差池,家屬小則言語不敬,大則拳腳相加。其次,如果說成人醫院的補液室是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地方,那兒童醫院的補液室簡直就是人間煉獄,白天超過10小時的熙熙攘攘,遇上高峰期更是24小時人滿為患,我們的兒科護士只要上班就忙得像陀螺一樣在人群中不停地穿梭,沒有時間喝水,沒有時間上廁所,家屬從不間斷地來找你;每天的靜脈穿刺組更是保持著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需要在眾目睽睽下要確保一針見血。除此之外,衛生部要求醫院對衛生技術人員進行三基考核,從事相關職業的人必須達標;護士在繁忙工作之余,還要面臨無休止的學習和考試壓力,應付各種檢查,苦不堪言。
2工資待遇與工作強度不成正比
薪酬是衡量員工自我價值的基本尺度,利用薪酬留住人才一直是醫院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相對于兒科護士如此高強度,高風險,高負荷的工作性質,護理人員的收入水平卻整體偏低,不能充分體現其勞動價值。2000年,中國的GDP為9.98萬億元,2018年中國的GDP突破90萬億元,過了這么多年,很多護理收費卻還是十多年前的標準,那么,我們護士的價值體現在哪里?從2016年起,部分省市開始組織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其中調整兒童專科醫療服務價格為工作重點,但是就兒科護理無論從穿刺技術還是工作壓力,整體要求都要比成人護理高很多,略微的調價還是沒有完全突顯兒科護士的真正價值所在。
3社會發展和環境污染導致對護士的需求量增加
201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8.9%,2015年為10.1%,2018年為17.9%,隨著老齡化的到來,以及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加強,以前的護士絕大部分都是在醫院和社區工作,現在還需分流至養老院,護理院,體檢中心等,這樣的分流讓原本就緊缺的兒科行業更加雪上加霜。2000年后我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導致很多相關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在全球所有疾病中,30%由環境引起的,而這些環境因素引起的疾病40%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身上,每年約有300萬名死于與環境相關的疾病;近年白血病發病率比10年前增加了2倍多并每年以3-4萬的速度增長,其中兒童占一半;如此可怕的數字背后是對我們緊缺的兒科護士巨大的挑戰——一名合格的兒科護理工作者,至少3年以上的專業知識,熟練技能和良好的溝通;每年雖然有近10多萬人投入到護理行業,經過層層篩選和磨煉,真正適應兒科環境,能在兒科行業堅持下來的所剩無幾;《2013年衛生統計年鑒》表明:2012年全國注冊護士總數為2244020人,而兒童醫院注冊護士僅為16657人,占0.74%,即使到2014年,兒科護士總比值也只增加到了0.79%,都不到1%。
4護理行業的高離職率
其實護士是一份相對比較穩定安逸的工作,但在所有事業單位中,護士是離職率最高的行業了。劉兵[1]等人的報告顯示,有離職傾向的護士為56.94%,張玲等人[2]調查顯示,護士的離職率為10.2%~11.2%;其實不單是在中國,高離職率導致的護士短缺一直也都是國際性問題,有資料顯示,日本護士的離職率高達10~20%;美國護士有1/3的年輕護士將在近期辭職,澳大利亞則長期護士短缺。高離職率導致的后果是在職人員工作量加重,以此加重他們的離職,而醫院需不斷投入對新員工的培訓,最終影響到的是醫院的聲譽和效益。王兆霞[3]等研究結果顯示,同事離職不單使科室人員人心渙散,還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導致整體科室工作質量下滑。Tarnow-Mordi[4]等調查了某院1025例病人病死率與護士日常工作量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護理工作量大的這組病人病死率比工作量中等組的高4%,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護理人員數量的不足,往往是造成護理質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5工作環境差等因素造成兒科護士存在負面情緒
兒科護士長時間處在一個哭鬧、凌亂、嘈雜甚至骯臟的環境中,加上家屬的訓斥聲,哄逗聲,催促聲,嚴重影響護士的工作情緒,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容易產生心煩意亂,而過度的精神緊張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兒科護士必須每天面對兒科病情變化快,操作時間長,操作壓力大以及家屬的質疑,這無疑對她們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低年資的護士,在業務不熟練的情況下獨立當班,使她們普遍存在緊張,害怕出差錯的心理,而往往越是害怕出錯就越容易出差,以致產生心理障礙和行為偏差的惡性循環,加重焦慮的情緒。但是,當這些問題存在或是發生的時候,卻沒有一個機構給護士們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法;當她們這些情緒無處傾訴無處宣泄的時候,她們能選擇的就是離開。
6兒科護士比其他專業護士要求更高
兒科護士的工作要求與綜合性醫院不同,她們除了要有精準的技術,豐富的兒科專業知識,還要對小朋友有極大的耐心愛心,親切的笑容,因為她們不僅要和患兒接觸,還需要和患兒的家屬做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對病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加上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寶貝,所以兒科護士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比成人護士更多的耐心和細心。一般低年資(工作0~2年)的護士,特別是新護士,不能很好的勝任兒科護理,在護理成人到嬰幼兒過渡過程中產生畏懼,對自己沒有信心容易導致差錯事故發生,以此更是給其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壓力。
7缺乏社會支持
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重醫輕護的現象,殊不知護士在面對醫生,面對患者,面對家屬的整個護理過程中,不做到精益求精,不做到力爭完美,是會引起極其嚴重的后果和風波。有調查結果表明,近80%的護理人員認為其所從事的工作不被社會認可和賞識,極大的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閆俊輝[5]研究證實,各個科室暴力事件發生率不同,其中以兒科最高,高達94.6%。隨著護理專業的快速發展,高素質的護理人才與學科帶頭人短缺等現狀,及很多傳統觀念的影響,護理人才在醫院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被人們所忽視;同時,護士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大多都投入到了很多瑣碎的無含金量的技術和治療工作中,并未完全體現護理的專業價值,這也嚴重挫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隨著醫療事業的改革和護理專業的蓬勃發展,護理學正慢慢成長為一門分科越來越細的學科,兒科護士作為兒童保健,疾病防治與護理,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護理工作者,需要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最新的護理手段,如何減少護理人才的流失,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素質兒科護理隊伍,不僅是各大兒童醫院的問題,也是全國衛生事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各醫院管理者都能在有效的人才戰略,擴大人才歸屬感的基礎上,促使人才為我用,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勵制度,穩定護理群體,留住護理人才,帶領中國護理事業走向顛峰。
參考文獻
[1]劉兵,蔡敏,羅枚。不同年齡段護士離職意愿的工作壓力源的相關性分析及對策。護理學雜志,2010,25(16):68-69.
[2]張玲,原艷麗,李加寧。我院聘用護士流失情況分析。護理研究,2008,22(31):2890-2891.
[3]王兆霞,賈麗華,艾秀華,等。同事離職對在職護士影響的質性研究。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78-81.
[5]閆俊輝。醫院工作場所暴力與護理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相關性研究,廣州,中山大學護理學院,2008.
作者:吳晗娜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新世紀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