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教學視野下的醫學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Sandwich教學法的基本課堂流程
“三明治”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在教學中安排學生小組討論、交叉學習、匯報小結等環節,從而能夠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識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是一種將集體學習和個體學習穿插結合的教學方法。
1.教師指導性開場:
教師以小故事、圖片或影片等作為開場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后教師說明本次課的學習目的。
2.提出具體問題:
教師根據教學目的提出需要討論的具體問題(一般為4~6個),科學合理的問題是Sandwich教學設計的關鍵和難點。
3.分組討論:
根據小班人數和問題平均分成4~6組,各組就某一問題展開學習和討論,達成一致意見。
4.交叉學習:
小組討論結束后,重新組成新的小組進行討論。在新的小組中,成員來自不同的問題小組,互相匯報,使每個組員都能了解所有問題的討論結果。在此環節中,學生不僅要發表意見,還要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以加強對內容的理解;此外每個學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負責,這樣可以使他們積極參與討論,交換各自的意見以完善自己的答案。
5.學生匯報:
每組選派一位代表發言,匯報對每個問題討論的結果。通過這個環節,教師可以知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6.教師小結:
教師根據討論匯報的情況已經大致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問題,因而能圍繞本次課的學習目標解析每個問題,并且進一步強化學習目標,還能有的放矢地查漏補缺。
7.總結和反饋:
教師對本次課內容進行總結,也可根據情況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大家還可對本次課的表現進行總結和反饋,提出改進的地方。
二、Sandwich教學法的作用和意義
1.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Sandwich教學法強調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要在課堂中有所表現,必須要掌握更多的知識,所以會自主學習。課堂上交替進行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輕松愉快,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培養學生表達和溝通能力。
臨床醫生每天和病人打交道,需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Sand-wich教學法要求互相學習,每位學生不僅要自己學習,還要負責輔導其他同學,通過這種學生之間的討論和溝通,可彌補傳統教學方式被動接受的缺陷,訓練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和他人的合作能力,可為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醫學專業的教學要注重臨床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Sandwich教學法中學生在討論問題時,必須分析問題的實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掌握重點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的重點內容經過學生的討論、交叉學習、集中匯報和教師小結,這樣重復多次,能加深學生對講授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牢牢掌握本堂課的重點內容。
5.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學相長。
Sandwich教學法要求教師鉆研理論知識,課前認真撰寫教案,課中合理安排,積極引導和嚴格控制學生討論的節奏。通過Sandwich教學法的應用,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技能和專業水平,形成教學相長的格局。
三、Sandwich教學法實施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學生需要時間適應新的教學方式。
當教師剛開展Sandwich教學法時,有些習慣被動聽講的學生會不適應。所以當我們嘗試開展Sandwich教學法時,對學生要引導,讓學生課前預習教材相關內容,閱讀相關專業書籍,使他們慢慢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模式。上課時對學生經常給予鼓勵和幫助,調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潛能。
2.Sandwich教學法對場地有一定要求。
Sandwich教學法限于20~40人的小課教學,目前,我校沒有專門的Sandwich教學教室。所以可以初步在實驗室和小教室中實踐。
3.Sandwich教學法對教師要求高。
Sandwich教學中教師有組織者、主持者和顧問等多重身份,一旦教師沒有較高的能力與素質,最終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高校教師現在承受的科研壓力較大,很難在教學改革實踐中投入大量精力。不過學校正在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讓更多的教師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努力,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四、討論
除了知識的傳授,現代高等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的能力。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關鍵環節之一。基礎醫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目前許多醫學院校對基礎醫學的教學采用了PBL(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整合式的課程模式或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方式等,這些教學方法有各自的優點,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PBL教學法相比,Sandwich教學的學習目標簡單明確,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交流、溝通,把握有效信息,摒棄“垃圾”信息,從而有效地克服了PBL教學中學生面對海量信息時茫然不知所措的尷尬局面。所以Sandwich教學法投入小,資源消耗少,可實施性強,是一種較為適合基礎醫學的新的教學法。總之,Sandwich教學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和老師的綜合素質,做到了教學相長,從長遠看是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教師、學生素質的培養以及醫學教育的完善都是有益的。
作者:陳靜李紅軍駱社丹湯桂成吳江鋒王偉偉單位:三峽大學醫學院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三峽大學醫學院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