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神經內科臨床醫學教學改革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神經內科作為一門醫學科屬,在整個醫學專業中占據重要作用,包含了對疾病的定義、病因、流行病學、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等研究。醫學院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對于神經內科臨床教學質量直接反映出我國醫療行業質量以及應用型人才素質。本文主要通過對醫學院校神經內科現行教學模式以及臨床實踐進行探討,并以此為基礎提出臨床醫學教學模式以及實踐教育的雙向改革,以期制定并完善當下神經內科學課程教育體系,從而提升整體人才培養水平。
【關鍵詞】醫學院;神經內科;臨床醫學;教育改革;思考
內科素有“醫學之母”稱謂,是目前臨床醫學專業主干課程,在整個衛生醫療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1]。本文主要就醫學院校神經內科現行臨床醫學教學模式與臨床實踐的現狀與改革建議展開綜述分析,以期為我國臨床醫學教育改革提供參考意見,報道如下。
1醫學院校神經內科現行臨床醫學教學模式與臨床實踐的現狀
在我國醫學院神經內科教育中,其模式主要為“八年制”教育,其教育目標定位于著力培養我國衛生事業優秀醫務工作者,并具備參與國際合作、競爭的潛力型人才,該教學模式對于臨床實踐、理論知識、科研等多方面具有較高要求。開展“八年制”教育的高校主要通過全國高考招生錄取,在校內予以專業化培養,依據“科學+醫學+臨床”的教育思路進行培養。但該模式仍存在較大局限性,突出體現在延長的教學制度多傾向于理論知識,對于臨床實踐教育力度不足,在學生完成教育往往無法直接達到醫療機構需求水平。以“2+3+3”的教育模式為例,在學生進入學校前2年,其科學基礎教育主要側重于綜合性理工大學教育,其內容較為寬泛,旨在增加學生科學底蘊,提升學生科研素養;隨后3年與傳統5年制教育相似,即以理論為主,雖然此舉確也符合現今學生學習習慣,但隨著臨床醫學專科不斷分化,隨著深度與種類的增加,課堂教學時間也逐漸延長,對于學生而言,從其思想中偏重于理論知識,缺乏對于學習的知識加以重組、自學、實踐,影響學生整體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的拓展。最后3年以臨床實踐為主,旨在給予學生充足臨床經驗,以此具備科研能力,但部分學生在經過此階段后仍然無法適應臨床,需要一定時間磨合,耽誤學生進一步科研深造,且不利于發揮其基礎優勢。
2臨床醫學教學模式與臨床實踐教育的改革
2.1加強“八年制”臨床實踐教育
依據上述提及的現狀問題,并結合當前我國教育部提出的培養原則(即“八年一貫、整體優化、強化基礎......”[2]),因此對于八年制教學模式應提出重視理論與實踐雙重培養思路。縱觀整個醫學發展史,通過加強神經內科臨床實踐教育可達到舉一反三的教育目的,同時也為其他學科臨床實踐改革提供重要參考。雖然現階段國內對于提升神經內科臨床實踐教育改革借鑒經驗不多,但均提示教育需立足于學生興趣以及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兩方面,借助前人經驗的積累,提升整個教育的適用性、穩定性,不宜全盤顛覆,可從共性問題著手,在加強師資培養之余,對八年制神經內科臨床實踐教育進行改革與探索。
2.2落實神經內科學實踐教育模式的改革
2.2.1縱向小組式與橫向討論式教育(1)依據神經內科教學核心制定教學科數,在教學期間將學生分成興趣小組形式,各小組由固定學員組成,并由副高職稱、高年資醫師擔任指導教師,予以施教;(2)在神經內科教育中應針對專科特點,選擇核心神經內科常見疾患,統一制定教學大綱,內容包括系統系統名稱由來、病因以及誘因、疾病發生機制、臨床典型癥狀與體征、診斷標準、治療原則以及預防措施;(3)科室指導教師應依據課程進展備課,強調以實踐為主體展開小組式討論,由各興趣小組輪流發表意見或看法,其他小組可進行糾正或補充等形式,提升學生興趣;(4)各個專科學生在進入見習后,應由指導教師展開床邊實踐教育,結合授課內容與課程大綱,以臨床實踐為主旨進行教學,興趣小組在每輪次完成后可自主選擇參加課間學習,如此反復培訓與聯系,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2.2.2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多媒體作為現代綜合信息載體,不僅包含了文字符號等傳統信息技術,同時可提供流動性聲音與畫面,對于臨床醫學而言意義重大,在神經內科教學中,特別對于基礎能力較差者,多媒體以其直觀、畫面感強、生動等優勢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理解能力,因此教學中應將計算機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充分結合,進行醫學動畫以及動態神經內科教學,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3小結
對于神經內科的教學,近年來也愈發受到我國教育部門重視,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以來,加上多元智能等思想的影響下,我國整體教育發生著巨大變化,但從全局角度來看,由于我國起步較晚,神經內科的教學仍需要不斷加強研究力度,才能與國外先進教育理念接洽。對此本文依據現狀提出了加強“八年制”臨床實踐教育、落實神經內科學實踐教育模式的改革等思路,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拓展與進步,定會培養出一批具備高素質的科研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迎迎,馬永超.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內科學精準醫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15(3):35-36.
[2]鄭轉珍,董春霞,馬艷萍,等.內科學教學改革分析與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7(2):117-120.
作者:薛韜 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