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影像學對類風濕的診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中位數表示,采用Spearman's等級進行相關性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卡方檢驗、Mann-WhitneyU檢驗或Kruskal-Wallis檢驗。分類資料采用Fisher’s精確檢驗或卡方檢驗,疾病活動度采用重復測量多因素的方差分析。以P<0.05定為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及隨訪情況比較55例ERA患者和65例ERA患者均于治療后進行了跟蹤隨訪,且其治療策略均采取T2T進行,藥物需根據病情使用DMARDs及生物制劑。ERA組中,改變病情抗風濕藥(DMARDs)單藥14例(MTX或LEF),聯合應用38例,聯合了DMARDs和生物制劑3例。RA組中,聯合應用48例,聯合DMARDs和生物制劑17例。將SDAI低于3.3定為主要終點,12個月后,ERA組的緩解數為44例,緩解率達80.0%;RA組的緩解數為37例,緩解率達56.9%。18個月后,ERA組的緩解數為53例,緩解率達96.3%;RA組的緩解數為46例,緩解率70.8%。隨訪患者的SDAI的變化具體見表2,ERA組比RA組更易達標,經統計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MRI圖像的RAMRIS分析兩組患者中有40例完成了雙側的手、腕關節MRI檢查,其余80例完成了單側的手、腕關節MRI檢查。共1090個關節中,425個關節中檢出了滑膜炎。274塊骨中檢出了骨髓水腫(BME),217塊骨中檢出了侵蝕。其中BME在月骨中的發生率最高,而侵蝕在腕骨和MCP2中的發生率最高。43例患者出現了PIP關節受累,滑膜炎主要發生于PIP3,侵蝕主要發生于PIP4;而BME則主要發生于PIP5。兩組患者的滑膜炎及BME的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RA組的侵蝕發生率明顯高于ERS組,經統計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雙側MRI檢查時發現,從滑膜炎、BME及侵蝕方面經統計分析,左、右手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單側MRI與雙側MRI的評分線性關系較好(滑膜炎:ρ=0.98;BME:ρ=0.91;侵蝕:ρ=0.91)。
2.3兩組患者的CT與MRI的檢查比較本次研究有30例患者同時進行了MRI和CT檢查。其中所有關節的CT標記物的平均攝取率是(1.27±0.24)。30例患者的180個關節中,Tc-99m-MDP標記物在82個關節區域均發生了增加,其中正常的關節區(1.58±0.25)標記物的攝取率明顯低于病變的關節區域(1.14±0.08),經統計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MRI檢查時共發現滑膜炎與BME共69處,其中滑膜炎的1、2與3級分別為13、19和15處,而BME的1、2與3級分別為8、11和3處,侵蝕可在8個關節中檢出。具體見圖4-5。
3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RA)作為慢性、進行性的關節病變,其本質是自身免疫疾病,以侵蝕性關節滑膜炎為主要病理特點,常累及軟骨及骨質而導致關節發生畸形。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畸形、疼痛及功能性失調等,且呈持續性、反復性發作,患者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有誤均有較高的致殘率。因此對其進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控制病情及改善預后的關鍵步驟,隨著磁共振成像(MRI)及CT等現代影像學檢查的出現及廣泛應用,不僅可使RA病灶的檢出率提高,其準確性也大幅上升。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看出,自身抗體與MRI在RA的早期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其中MRI在早期的血清陰性RA患者中的意義較大。抗CCP抗體、抗MCV抗體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自身抗體均呈陰性的患者中,以MRI滑膜炎、骨髓水腫及侵蝕為標準時診斷RA,其特異性達75%,敏感性達87.5%。而CT在ERA患者中的敏感性達100%,甚至MRI未檢測到的關節病變也被發現,可表明CT是一個敏感性高的方法,但本次研究缺乏對照患者,其診斷價值還需進一步探討。本次研究結果還表明,MRI與CT均可檢測出早期RA關節炎癥的變化,但CT比MRI能檢出的病變更多,這是由于Tc-99m-MDP攝取可反映成骨或破骨的活動平衡被打破之后的骨代謝的增強情況。因此,CT具有較大的預測骨侵蝕發生的臨床價值,使早期RA患者尤其是骨侵蝕高風險的患者能進行個體化治療。
作者:薛太平 單位:四川省射洪縣人民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