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學專業能力本位教課體系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通過連續兩年的網絡信息、個人訪談、焦點組訪談、電話訪談等調研,運用對比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分析顯示目前的高職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存在問題:一是實驗選材以驗證型為主,脫離實際的崗位工作任務,實驗內容主要來源于實驗教材及參考書,技術含量少;二是實訓內容綜合性差,每門課程實驗環節相對獨立,缺乏科學性、工作的連貫性,有的還重復開設,設計不合理;三是學生主動性差,大多數教師采用“灌輸式”的講授方法,講解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實驗結果,學生在知道結果的情況下機械地操作,缺乏探索未知奧秘的激情,導致學生實驗操作技能不熟練,到了實習崗位感覺學過的知識用不上,難以完成工作崗位的考核;四是考核方式以終結性考試為主,評價方法陳舊,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調研結果表明,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分配方式的多樣化,對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必須改革以往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以行業發展為方向,以工作崗位職業能力和素養為標準培養人才。構建“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掌握實際工作流程和技能。實施崗前培訓式教學,將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引入教學中,重視實踐技能考核并與職業資格考證結合,將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做事和做人為中心的全面素質教育,突出能力訓練。詳情見表2。在“能力本位”的實踐教學體系開發中,我們采取“三段結構”式。
1.始業與擇業教育階段通過對行業、企業工作過程的整體體驗,通過對主要崗位的“遍歷”正確的認知專業職業的需要與自己的特長、不足,適當調整并確定自己的專業選擇。
2.專業與樂業教育階段對行業、企業、職業過程進行深入體驗。設計專業項目、課程項目,使學生了解并喜歡自己的專業和行業。
3.就業、創業教育階段強化崗位工作過程的實戰體驗,包括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產品研發、就業指導、自主創業教育。讓學生了解專業、企業、職業、行業市場的真實需求,了解行業、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培養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三、“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的項目運行
項目運行步驟分為準備階段、操作階段、結束階段共三個階段。項目運行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邊做邊講、邊做邊學師生共同完成。以“門診藥房調劑”為例,教師是“執業藥師”負責指揮協調,做好藥房日常工作;組長檢查藥品使用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向教師報告;學生按照分工負責處方的調配、核對、藥品質量檢查。
1.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①熟悉西藥房崗位、中藥房崗位、急診藥房崗位、社區藥房崗位的操作過程,歸納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②準備醫院藥房調劑錄像和藥房發錯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新聞視頻。
(2)學生準備:根據分組情況,開展崗位調研,收集崗位息,填寫調研表。
2.教學過程
(1)崗位調查匯報:小組成員匯報走出校園、走進崗位,對門診藥房調劑的調查情況和收集的信息,通過討論分析完善崗位調研表。調研表設計見圖1。
(2)在實訓基地按照教師設定的情景模擬調劑,自由選擇調劑方法。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邊做邊學,邊學邊講。此環節的調劑流程與調劑方法見圖2。
(3)在模擬調劑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很多的錯誤,通過糾錯師生共同歸納藥房調劑的流程與規范,同時滲透從業資格與職業素養。詳情見表3。
(4)小組實踐模擬,反復練習,培養嫻熟的調劑技能,師生完成藥房處方調劑評分表。(5)作業:完成藥劑員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模擬習題,思考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門診藥房藥劑師。
四、“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的開發與思考
“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出發點是社會的需求、行業企業工作邏輯、工作流程,采用“始業教育—專業教育—就業教育”新的三段結構,強調實用,強調工作全過程,強調由粗到細,強調做事與做人相結合,強調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能夠實現學生的職業夢想。在真實的工作情景下操作,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強調工作效率和標準化(SOP)要求的執行,完全不同于學科性體系。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根據真實的情景編輯好內容,導演好學生,師生要演繹好自己的角色。從而達到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穩步提高的目的。
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開發“第二課堂”將成為高職教育的“主戰場”,未來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將形成“以第一課堂為主導,以第二課堂為主體”的新形式。從而完成高職教育培養適應企業的社會人、職業人的使命。
作者:劉德云陳國華曹慶景單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