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目的:探討對急診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方法:方法:選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隨機分成兩組,對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觀察組30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情況。結果:結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質量評分、焦慮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結果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結論:結論:對急診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療效顯著,且能顯著降低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幾率,提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舒適程度,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急診;優質護理;護理方法;臨床效果
急診科收治的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變化快等特點,患者及患者家屬因為擔心患者病情,情緒多較為激動,導致該科室發生護理糾紛的幾率較大。如在工作中實施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措施,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避免出現護理不良事件[1]。為了研究對急診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最小12歲,年齡最大52歲,平均(31.13±3.1)歲;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8歲,年齡最大63歲,平均(35.02±3.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存在的差異不顯著(P>0.05),對比結果有意義。
1.2入選標準
(1)于我院急診科進行全程治療的患者;
(2)無嚴重威脅生命的組織或器官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
(3)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暢回答出研究人員提出的有關于疾病的相關問題的患者;
(4)在研究人員的講解下,對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參與其中,并在書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的患者;
(5)本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下進行[2]。
1.3護理方法
在實施相同的治療措施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根據患者病情采取環境護理、飲食護理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3.1優化就診流程
急診科的傳統就診流程為先掛號再治療,患者等待時間較長,易延誤治療,故急診科可實施先治療再掛號的就診模式,保證患者在入院后能及時得到有效就救治;患者因為對醫院各病室的結構陌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到達診療地點,浪費時間,故護理人員應對就診患者做好引導工作,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安撫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增強患者的信任度,急診工作繁重,壓力大,護理人員在實施各項護理措施時,應時刻保持鎮靜從容,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保證各項護理措施有序進行,讓患者及其家屬看到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3]。
1.3.2提升服務質量
在治療護理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多換位思考,顧及患者主觀感受,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盡量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的生活要求,重視基礎護理,保證質量[4]。
1.3.3彈性排班管理
急診科相對于門診,主要收治夜間前來就診的患者,為保證護理質量,夜間值班護理人員人數應適當增加,保證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能及時進行有效搶救;值班護理人員應新老搭配,以保證護理質量[5]。
1.3.4提升護士專業素養
為保證在短時間內正確判斷患者病情,護理人員應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吸納臨床新知識,科室內也可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考核,考核結果與獎金掛鉤,提升其重視程度及學習積極性[6]。
1.4觀察項目和指標
(1)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基礎護理、文書書寫、消毒隔離、藥物管理、安全風險管理,每項滿分100分;
(2)焦慮抑郁評分:通過SAS焦慮評分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判斷,分數低于35分表示心理健康,分數高于65分表示重度焦慮;通過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抑郁程度進行判斷,總粗分上限是41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狀態越好;
(3)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根據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代表滿意,80-90分代表部分滿意,80分以下代表不滿意。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護理質量評分上的比較
比較經過不同的護理。觀察組各項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評分上的比較
在進行治療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無顯著差別,經過不同的護理,觀察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的比較
經過不同的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96.67%,對照組僅76.67%,觀察組顯著更優,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急診科是一家醫院整體醫療護理水平的縮影,體現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該科室的工作相對較忙,突發狀況多,對醫療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人際交流的整體素質要求較高。對于收治入急診科的患者,在積極積極治療的基礎上,加以優質護理服務,對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意義重大[7]。優質護理服務不同于傳統遵醫囑行各項護理操作的模式,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各項護理操作的依從性,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高,保證各項治療措施順利進行,保證治療效果;彈性排班可以有效保證護理人員的休息時間,使其在工作時間能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項護理操作,保證質量;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室相關疾病的知識講座,使其有效掌握各種疾病相關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減少護理不良時間的發生幾率。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指標均較對照組較好,P<0.05,結果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優質護理服務對于提升急診護理質量,改善急診科患者的不良狀態的效果顯著。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對急診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療效顯著,且能顯著降低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幾率,提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舒適程度,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韓彥輝,李海霞.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837-839.
[2]李娟.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28-29.[3]孟曉杰,郝君華.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5):557-558,559.
[4]張曉霞.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在急診自毒中毒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差異[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04,100.
[5]程云芳,石燕.流程化護理對急診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1197-1198,1199.
[6]盧延娟,李欣華,韓自華等.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28):168-169.
[7]李艷花,唐錦幸.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z2):154-155.
作者:張彩華 單位: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體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