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藥學》是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中藥來源、產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規律等知識的一門學科[1]。是中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目前的本科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就是中藥植物及飲片的辨識[2]。也直接造成了中醫專業畢業生“用藥不識藥”的尷尬現狀。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們對中藥學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了一系列的綜合改革和探索。
1教材改革
根據中醫學專業的特點,結合多年改革探索,我們首次提出“中藥植物學”概念,即中醫臨床常用中藥的來源植物。并編寫以常用中藥植物識別及栽培實踐為主要內容的《中藥植物學》課本,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3]。《中藥植物學》是以常用中藥植物為對象,研究它們的形態、生理功能、栽培基本理論(包括栽培、采收、加工、炮制、中藥材質量生產規范)和北方常見中藥植物的分類鑒定及栽培,是集中藥植物鑒定、栽培、采收加工、炮制及本地區常見中藥材鑒定及栽培為一體的教材,填補國內中藥學實踐教學空白[3]。
2課堂教學改革
2.1教學內容改革中藥植物學內容很多,包括植物形態、植物分類及中藥植物栽培,為了能夠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較好的實踐技能,在理論教學中,重新安排教學內容,如精簡教學內容:以前學習過的內容、與其他學科重復的內容、或在實踐中不涉及的內容都刪去不講,比如植物的細胞即植物的組織一部分,其他學科都有涉及,且學生大都在生物學課程中學過,實踐中的應用也很少。所以,在編寫《中藥植物學》課本時,沒有編寫此部分內容,既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2.2合理利用實物教具及多媒體教學系統《中藥植物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獨特的一面:講授內容都與植物相關,且植物材料可以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使得《中藥植物學》的教學有很強的直觀性。因此,在課件的編寫中,我們非常注意圖片的運用,每一個抽象的概念都有相應的圖片展示,對于一些可以直接采摘的新鮮植物,我們也會在上課時分發給學生,生動的圖片和真實的觸感要比文字描述的效果好很多。所以,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讓學生觀察圖片或新鮮植物,先對概念或植物產生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再用專業的術語進行描述,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好的直觀性,圖片、特別是新鮮植物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理論教學的趣味性,在觀察圖片和植物的過程中,感性認識能夠很快的上升到理性認識,對概念及技能的掌握更加全面和完善。
3實驗教學改革
因為《中藥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我們在課時安排及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加大投入。
3.1實驗基地建設為了達到全方位的實踐能力培養,我們建設了藥用植物園和中藥標本館。藥用植物園占地40畝,栽培中藥植物300余種,主要以北方常見中藥植物為主,也引種栽培了許多南方品種,完全能夠保證學生的實踐教學需要。在藥用植物園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實地觀察,引導學生回憶課本內容,復習并驗證已經學習的專業知識,使學生通過真實的觸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中藥植物辨識的實踐技能。為了使學生掌握全面的植物鑒別能力,我們與圖書館聯系,引進植物志和植物圖鑒等書籍,讓學生在植物園內利用這些工具書鑒定植物,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們通過實際操作,掌握鑒定植物的方法,更好地培養了他們的實踐技能。
3.2對植物的辨識,使學生們掌握野外辨藥識藥的技能,但也有不足。由于植物是露天栽培,大部分南方品種無法適應北方生長,且冬天植物枯萎,中藥植物的觀察受到地域和季節的限制。另外,對于中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中藥飲片的識別及鑒定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基于以上考慮,我院設計建設集植物臘葉標本、植物浸制標本和中藥飲片真偽鑒別為一體的中藥標本館。學生們不僅可以在植物園里觀察植物,還可以到標本室觀察鑒別真偽飲片,在不適宜野外觀察的季節,還可以通過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觀察植物形態特征。為了保證學生們更好的觀察,我們還加大了實驗室開放力度,延長開放時間,保證學生們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4考試模式改革
針對《中藥植物學》實踐環節的重要性,我們也根據其自身特點,對考試模式進行了改革,推行形成性評價體系。每一位學生形成性評價成績包括平時表現評價、作業評價、階段性測驗環節和教學實踐活動評價,其中平時表現評價的成績占5%;作業評價環節的成績占15%;階段性測驗環節的成績占30%;教學實踐活動環節的成績占50%。形成性評價成績在《中藥植物學》課程總成績中占30%,理論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70%。這種形成性評價是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納入到考察范圍,對于平時不學,考試突擊的學生來說,在形成性評價體系下,必須要全程全心投入,認真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成績。為了更加全面的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我們也在根據中藥植物實際,摸索推行網絡考試。這種新的考試方式有幾大優點:(1)傳統的考試方式只有文字敘述題干,學生作答。但是中藥植物學的對象就是植物,研究的是植物的鑒別,如果用純文字的試題,很難全面考察學生的能力。利用網絡考試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因為網絡考試是在電腦作答,可以利用大量植物圖片,更好地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使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更好地反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實踐能力。(2)網絡考試可以通過超鏈接技術,增加試題的內容及層次。如可以通過一張圖片考察學生圖片中植物的名稱,所屬科,并延伸至科特征、科主要化學成分及本科其它代表植物以及本科中藥主要的作用等等。(3)網絡考試可以通過限定每道題的答題時間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網絡考試可以規定每道題目的答題時間,且做過之后不能再次作答,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和復習時牢固掌握知識點,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準確的做題。
5結語
《中藥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的利用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知識,對于中藥學的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培養綜合性、復合型中醫人才的重要一環。實踐教學改革,重點不僅是實踐基地的建設,還包括思想的解放,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利用教具、推行全面的考察模式及改進考試方法,這些都是在實踐教學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幾年的改革探索,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今后也要設立校外實踐基地,通過帶領學生進行野外實踐,到藥企參觀,探索并完善適合中醫學本科專業的中藥學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9.
[2]王玉霞,胡娟娟.中藥學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2):84-85.
[3]林鶯,林海燕,王櫻霖.中醫學本科專業開展《中藥學》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5):139,106.
作者:林鶯 林海燕 王櫻霖 于京平 單位:山東省濱州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