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紅松造林技術及病蟲害問題防控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結合一線工作經驗,從紅松育苗、造林和保護等方面,就落實好紅松造林技術做要點闡述。同時,就幾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控技術做要點闡述,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紅松造林;技術要點;發展建議
1前言
作為珍貴的經濟林種,紅松在國內大面積種植,被廣泛用做用材樹種。同時,在小興安嶺、張廣才嶺、長白山區及沈陽丹東線以北等地區,常被作為主要造林樹種而被大面積種植。與落葉松相比,紅松在造林后前10年生長較慢,早期落實好紅松造林技術,同時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提升造林質量極為重要。
2紅松造林技術
2.1育苗技術
2.1.1 種子催芽。秋季采收松塔并晾曬,取出成熟的種子,裝袋放置干燥環境中。播種前催芽,種子浸泡冷水24~48h,除去浮起不成熟的種子,留用沉底成熟的種子。撈出種子控干,準備混沙催芽。一般撈出后均勻攤放在河沙中,嚴格控制河沙含水量。當種子有30%比例的出現裂口,證實為催芽良好,可做播種用。
2.1.2 播種地要求。理想的播種地,要求:土質疏松,pH值適宜,水源充足,排水性能好。
2.1.3 播種作業。播種選在春季,條播或撒播,皆可。選用含有機質豐富的沙壤土作苗床。處理干凈苗床雜質,增施有機肥,用量3m3/hm2。播種床南北走向,長25m,寬1m,高15cm。做好苗床后,噴施硫酸亞鐵,確保后期苗木質量。
2.1.4 苗間管理。當年生的紅松苗木,田間管理按照這幾部分進行。播種到種苗出土,約為20天的時間,此時應確保苗床浸潤,做好灌溉給水。此時澆水要澆透,確保土壤表面濕潤,有利于出苗。出土后到長出梢,此時屬種苗后期管理。此時注意澆水降溫,避免陽光灼射,一直要保持到種苗脫殼。苗木從長出新梢到停止苗高生長是真苗前期,大約50天。苗高停止生長一直到苗莖停止生長都需要進行追肥,時間大約是20天。
2.1.5 換床苗培育。①換床。早春時分進行換床,平均密度為140株/m2。換床要注意不要窩根、露根,于換床后立刻進行澆水避免枯苗,水要澆透。②除草。在換床后使用化學除草劑,避免雜草生長。③澆水。適當的澆水有助于紅松移植成功,澆水的量要視乎當地的氣候和環境,以保證紅松的生長需求為主。④追肥。換床后需要根據土壤的環境來進行適當的追肥,追肥以氮、磷、鉀為主,前期施氮肥,后期施鉀、磷肥,追肥后要用清水洗苗。避免肥料灼傷苗木。
2.2造林技術
造林地選擇——土質疏松,透氣性好,排水良好,適合在緩坡地栽種。避開旱坡、排水差、過酸或過堿的土壤,這樣的林地造林成活率低。造林密度——密度的控制,應根據土壤厚度、培育目的等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土壤較薄、而且干燥的,適合培育小徑木材,可考慮密植。土壤肥沃,墑情好的,可選擇培育大徑木材,可適用于稀植。樹種配置——同一造林地,選擇混交,能充分利用和保護好土壤。同時,降低病蟲害的感染。土壤濕潤,易選用水曲柳、胡桃楸混交。處在陰坡,適合與紫椴混交。造林整地——造林前1年,做好整地準備。一般在秋季,采用穴狀整地,為后期造林做準備。苗木選擇——選擇根系好,地莖0.5cm以上,苗莖粗壯,通直,木質化程度高,苗齡4年以上的一級苗造林。植苗造林——目前,多選用大坑中心苗的栽植方法,并且苗木根系蘸黃泥漿,能獲得較高成活率。具體的步驟,先挖好栽植苗穴,而后將紅松根系舒展放入穴中,確保苗莖筆直,讓根系與周邊壤土充分接觸,而后填入表土。當根系埋入2/3時,輕微上提,避免窩根和移栽太深。而后填埋壓實,三埋兩踩一提苗,表面加一層浮土或枯葉,以減少水分蒸發。
3紅松病蟲害防治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確保紅松高質量造林的關鍵。苗期常見的病蟲害種類,有立枯病、斑點病、爛皮病、松毛蟲、紅蜘蛛、蠐螬等等。立枯病,用無氯硝基苯,敵克松配置毒土,播種前在溝內均勻撒施,對早期預控效果好。出苗后,用1%硫酸亞鐵水溶液,均勻噴施,每天1次,連續用2~3天,對控制此病效果不錯。斑點病,為病原真菌感染所致,明顯可見,葉片有褐色小斑,后期隨著溫度的升高,小斑逐漸黏連,后期焦枯脫落。有資料顯示,病原菌孢子在溫濕度合適的情況下,幾小時萌發1次,若不重視造成的危害極大。對此病的防控,早期用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噴霧殺菌,能起到不錯的控制效果。爛皮病,常侵害長勢衰弱的樹體,自樹干部或樹梢部傷口侵入,受害后樹干干枯致死。發病部位呈黑色粗糙狀,側枝向下彎曲,而針葉受影響逐漸枯黃脫落。此病的防控,應加強林間管理,及時剔除枯木、病樹、被壓木,注意林地衛生。5月初,可嘗試用2°石硫合劑、50%蒽油乳膏,按照1:5的比例調拌,對病變部涂干,能起到不錯的防控效果。蠐螬,危害幼樹根系最嚴重。防治措施,可用辛硫磷或樂斯本,選在傍晚或凌晨噴施,能起到不錯的控制效果。松毛蟲,此病全年流行,做好蟲害普查,提前做好防病安排。通過修剪枝梢、封山育林等,能有效控制此蟲害的發生。待春季來臨,用白僵菌、蘇云金桿菌等對越冬代幼蟲噴施。同時,注意保護益鳥,都能降低蟲害的流行。合理使用化學藥劑,用滅菊酯涂干或綁毒繩,春季樹上,秋季樹下,能誘殺幼蟲致中毒死亡。紅蜘蛛,藥物防治的措施,可用敵敵畏1200~1500倍液噴施苗木,也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參考文獻
[1]樸正吉.紅松:為何幼樹難覓?[J].森林與人類,2018(08):68-77.
[2]李繼承,李玉文,葛劍平,等.紅松容器苗的培育技術[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6,28(3):13-17.
[3]徐春梅.淺談紅松苗木培育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7):41.
作者:蘇海軍 單位:遼寧省實驗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