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中醫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影響。方法將60例股骨頸骨折且行單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采用骨科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中醫預防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褥瘡、泌尿系感染、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褥瘡發生率為3.33%,對照組褥瘡發生率為2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炎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發生率為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泌尿系感染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為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發生率為2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中醫預防護理措施能有效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術后并發癥;中醫護理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患者骨折的常見病種。該類患者年老,圍手術期需要長期制動、臥床,容易出現褥瘡、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并發癥明顯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經濟負擔,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預防并發癥是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科2015年1月開始針對并發癥開展了積極的中醫預防護理措施,取得較好效果?,F將方法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骨四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診斷為單側股骨頸骨折,且擇期行單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按住院號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73.37±6.33)歲;基礎病:糖尿病12例,高血壓17例,冠心病9例,慢性心力衰竭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慢性腎功能衰竭8例;白蛋白(34.9±2.87)g/L;Braden評分(13.7±1.33)分。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74.58±7.11)歲;基礎病:糖尿病13例,高血壓19例,冠心病8例,慢性心力衰竭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9例;白蛋白(33.5±3.19)g/L;Braden評分(13.12±1.17)分。比較兩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基礎病、白蛋白、Braden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①年齡大于70歲,單側股骨頸骨折患者(經髖部X光、CT檢查確診);②擇期行單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③能夠配合康復活動,護理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發病時已有褥瘡、泌尿系感染、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②有感覺、運動、認知、言語及智力功能障礙者;③有中風、偏癱病史、長期臥床病史患者;④嚴重心、肺、腎功能衰竭患者。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骨科常規護理,術后功能鍛煉,飲食指導、心理輔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中醫預防護理:①患肢體開展推拿按摩:早期動作宜輕柔,防止骨折斷端移位,達到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即可;恢復期加大按摩力度,以促進肌肉功能康復為目的;②加強局部皮膚觀察管理:使用柔軟舒適的衣物及床單,局部使用爽身粉保持局部皮膚干燥潤滑,發現皮膚變色、發紅,及時使用紫草油外涂骶尾部,以活血化瘀解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同時加強翻身拍背;③早期開展功能鍛煉:使患者盡快恢復自主活動,減少臥床時間;盡早開展抬臀鍛煉;加強翻身拍背;使用防褥瘡氣墊床及翻身枕減輕局部壓迫;④分期辨證施膳:骨折早期以氣滯血瘀為主證,飲食宜清淡,應以蔬菜、水果、蛋類、豆制品、魚湯為主,可多食黑豆、海帶、紫菜、蘿卜、胡蘿卜、山楂、醋、綠茶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忌酸辣、油膩、燥熱飲食;術后早期以瘀血未盡,筋骨未復為主證,飲食以清淡+適當清補,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術后2周進入康復期以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為主證,飲食適當以補為主,可進食血肉有情之品,補益肝腎氣血,促進骨痂生長,同時各期均囑其多喝水,保證尿量;⑤調暢情志:詳細介紹圍手術期注意事項,耐心傾聽患者各種訴求,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制訂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鼓勵患者家屬探視,多關心,鼓勵,消除負面情緒。詳細解析并發癥的發生原因、臨床表現,重點預防,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使患者主動配合護理。
1.4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術后(2~3周)出現褥瘡的情況;肺炎、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下肢腫脹、疼痛情況及靜脈彩超檢查以明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1.5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褥瘡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Ⅰ期褥瘡1例,褥瘡總發生率3.33%;對照組發生Ⅰ期褥瘡4例,Ⅱ期褥瘡2例,Ⅲ期褥瘡1例,褥瘡總發生率23.33%,兩組患者褥瘡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肺炎、泌尿系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肺炎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發生率為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泌尿系感染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泌尿系感染發生率為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下肢腫脹、疼痛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比較
觀察組下肢腫脹、疼痛的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發生率為30.0%,觀察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2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肝主筋,乙癸同源,腎旺肝充,則筋骨健壯。年老或久病,氣虛不足,肝腎虧虛,筋骨不固,為骨折發生的內因。外力導致骨折筋傷,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髖部瘀腫、疼痛、活動受限,屬于本虛標實之證。其中氣血不足,氣滯血瘀,經絡阻塞,為褥瘡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病機;骨折筋傷可導致氣血虧虛、肝腎不足進一步加重,正氣不足,外邪賊風趁虛而入,衛表不固,肺失宣降,水道失調,膀胱開合不利,故見發熱、咳嗽、氣促、尿頻、尿急等表現。中醫護理應根據骨折各期特點開展辨證護理。早期應急則治其標,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法,中期以活血化瘀及清補為法,后期以補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為法。
本研究組通過積極中醫預防護理,觀察組患者褥瘡、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F代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可影響患者的疼痛耐受力、活動能力及并發癥的發生。中醫護理注重情志調節,有效的避免負性心理的產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圍手術期并發癥的發生。中醫護理通過耐心聆聽與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加強關心與支持、給予良好的心理暗示等手段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增強患者的被尊重、有用感,激發患者的自理潛能,實現自我護理。美國護理專家Orem的自我護理論認為:人是有自我學習和發展能力的,要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自愿維持、增進自己的健康。護理的最終目標是發揮患者的潛能,恢復其自護能力,進行自我護理。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積極的中醫預防護理,有效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姜富祥,王永貴,劉繼軍,等.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頸骨折的住院死亡率、并發癥的評估以及適用人群[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6):7-8.
[2]張清影,梁誠之.中醫護理聯合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5):996-997.
[3]李烈奎.基層醫院老年性股骨頸骨折術后預防褥瘡的護理[J].心理醫生雜志,2012(9):168-170.
[4]陳燕梅,李新紅.中醫特色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6,29(1):122-124.
作者:梁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