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中藥學教課的革新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為教師,要注重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但是不能一味追求新技術,有些簡單的問題,能用一張圖片解決的,就不要選擇一個動畫;能用一個動畫解決的,就不必選擇更為復雜的視頻。要本著合理化的原則,優化組合多種教學手段,力求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將深奧的理論大眾化,將實用的技能直觀化,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促進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此外,還要注意聯系實際,結合教學實訓中心、中藥標本館、植物園、公園綠植等進行現場講解,實踐教學。
一、合理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中藥學本身內容豐富、中藥品種繁多、教學信息量很大,如果教學內容不夠實用合理,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學校開展了廣泛的市場調研,引進企業生產一線人員參與課程標準的制訂,確定教學內容。通過合理設計,將知識和技能操作分解到每一次課堂教學中,確保了教學效果。
二、引入中藥文化,豐富教學內涵
傳統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璀璨奪目,其底蘊十分豐厚。然而,許多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知之甚少,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存在某些誤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長期以來,我們對中藥文化的研究與挖掘不夠,宣傳和推廣力度和強度也不夠。因此,中藥學教學應該承擔起弘揚中藥傳統文化的重任。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中藥故事,能增強趣味性,加強學生記憶效果;在教學中引入詩文,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創作中藥故事,能增加教學互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總之,在教學中引入中藥文化,能夠豐富教學內涵,提高“中藥學”課程教學質量。
三“、中藥學”教育要與國際接軌
對于中藥現代化我們已不陌生,但是至今學術界對什么是中藥現代化以及到底該如何現代化等問題仍然存在爭議。有學者研究提出“我主人隨,兼容并蓄,普遍認可”,要在充分體現中藥特點基礎上,借鑒生物制劑生產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建立以生物評價為核心的中藥生產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基于道地優級藥材和生物效價檢測的中藥質量控制模式和方法及標準,從常規、化學和生物活性/效價多重角度共同把關中藥內在質量,逐步構筑和完善能體現中醫藥特點的中藥質量標準體系。
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吸收交叉學科內容和中藥學最新研究成果,引導學生關注中藥現代化趨勢,留意國際范圍內的中藥學新進展,樹立面向國際化的教學理念和就業理念。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嘗試“雙語教學”模式,積極構建“就業面向全世界”的中藥學教學體系。
作者:段瓊輝李永于生蘭梁勇周芳單位: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