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采礦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體系設置不合理。采礦工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寬口徑、厚基礎”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范圍廣了,在總學時一定的情況下,專業教學學時數的增加意味著實踐教學學時數就要減少,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環節的減少,導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降低。
(二)實踐教學內容陳舊。由于煤礦企業部分資料是保密的,原本人手一題進行的設計,只能改為幾人一組共同完成;或隨意更改地質資料而簡化設計的難度,使學生很難從設計中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導致畢業生實踐能力下降,不能適應當前煤礦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
(三)實踐教學平臺不完善。采礦專業近年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實驗設備陳舊,數量不足。多是教師演示實驗進行講解,學生只是聽講而不能動手做;常規性實驗多,培養學生能力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少,實踐教學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學校與煤礦企業建立了實習關系,但出于安全和生產考慮,大多煤礦企業不希望學生去實習,即使實習,也只是簡單的收集一下地質資料,或草草下幾次井,實習效果事倍功半,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由于多種原因,采礦教師隊伍多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許多專業教師多是本碩博一直讀下來,大多缺乏教學和工程實踐經驗,不能在實習教學中給學生最好的指導。學生實踐教學成績評定過于簡單,教師只是評閱實踐教學報告和日記,給出實踐教學成績。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或考核過于寬松,部分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馬虎、不認真,自覺性不強,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實踐能力培養新舉措
(一)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方案中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我校實踐教學中地質實習、測量實習、采礦CAD設計、采礦識圖、通風設計,各1周;現場實習分認識(1周)、生產(4周)、畢業(4周),三大類;畢業設計(13周)。
(二)完善實驗平臺。實驗室是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平臺之一,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我校與淮南礦業集團共建實驗室,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巖層控制實驗中心、工程測試中心等,改造、研制、更新了一批大型實驗儀器設備,為采礦專業學生開展綜合性、創新性實驗提供條件。與此同時,除常規性實驗外,增設了設計性、開放性和創新性實驗,使學生能做到自主實驗,并將實驗教學與科技創新活動相結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加強實習基地內涵。煤礦企業為了安全,不太愿意學生下井實習,或只讓學生在井底車場附近進行參觀實習。為了保證實習的質量與地點,我校與煤礦努力合作共同建設實習基地,我校提供技術對現場進行指導,煤礦提供實習平臺,雙方本著互利互惠原則加強與煤礦企業的聯系。在實習過程中聘請礦里相關人員進行臨時性實踐教學指導,并邀請礦里資深工程師舉辦礦山地質、采煤方法、運輸提升等專題講座,并進行討論、分析。目前,我校已與兩淮的煤礦企業簽訂了26個實習基地協議,為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平臺物質保障。
(四)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教師的實踐能力決定著學生的實踐教學質量,為此,我校與淮南礦業集團、山西西山煤電和霍州煤電建立了學校青年教師到煤礦企業掛職鍛煉的制度,通過到煤礦企業現場掛職鍛煉,一方面使教師更加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積累了實踐經驗,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教學;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參與科研項目,解決實際問題,又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三、結束語
新形勢下的煤炭經濟效益對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優化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實驗條件、加強實習基地內涵建設、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煤礦企業需求的采礦工程專業人才。
作者:孫建趙光明單位: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