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轉型期采礦工程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采礦工程專業在學校轉型發展期的定位
1.以服務地方經濟、滿足社會需求為基本方向。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位于貴州省畢節市。該地煤炭資源豐富,是國家規劃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貴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電東送的主戰場。隨著貴州省“工業強省”和畢節市“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煤礦資源的采掘和利用對促進畢節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我國礦業類院校主要集中在北方,由于地理環境惡劣,極少數畢業生選擇西部落后地區就業,這些原因導致畢節市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嚴重短缺。作為畢節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本著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宗旨,從2008起就開設了采礦工程專業,為畢節市乃至貴州省培養輸送了大批的采礦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從而為地區煤炭實業發展提供了專業技術人才保障。
2.有利于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轉型期學科建設發展。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進入由師范專業培養為主轉變為以工科專業為主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轉型期,學科建設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校轉型成敗,學科建設既要考慮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又要兼顧自身的發展。學校以培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為出發點,充分結合地方礦產資源,全面掌握地方所需人才,整合校內資源,開設采礦工程專業。采礦工程專業人才是地方經濟發展中的緊缺人才,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服務于地方礦山企業,解決人才匱乏難題。所以,注重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因此,改革采礦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及教學方案也是學校轉型期內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學校重點打造的工科專業,采礦工程專業在轉型期內改革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學校轉型的成敗。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不同的地方院校由于辦學歷史、地理位置、辦學定位及學科發展等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不同時期各院校的不同專業發展狀況也千差萬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也千奇百怪,只有充分認識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現將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辦學思想落后。從專科階段到本科階段是實現辦學層次的跨越,師范教育和工科專業要實現學科的轉變,所以,在此階段必須更新原有的陳舊的辦學思想,明確什么是本科教育,領悟不同學科間的辦學特點,摒棄阻礙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落后思想,做到思路清晰、思想先進,塑造學校迅速發展的思想靈魂,做到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否則,陳舊的思想會束縛學科建設乃至學校的發展。
2.師資隊伍無法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實施者,應用性本科院校教師個人的能力和講授的教學內容應該體現較強的行業性和實踐性。然而,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開辦采礦工程專業時間較短,高學歷和高職稱教師較少,師生比偏低,加之學緣結構不夠合理,缺乏學術思想的相互交融。
3.教學內容陳舊。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盡管教材都選用國家的規劃教材,北方煤礦開采歷史較長,開設采礦工程專業的高校大部分集中在北方,所以,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屬于北方礦業院校教師編著,因此,教學內容主要以北方大型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和開采條件為背景,且內容陳舊,與貴州省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和開采條件差別較大,理論知識與現場應用間的轉化難度更大。
4.實踐教學薄弱。采礦工程專業作為工科專業,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性,培養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校期間掌握理論知識外,必須通過實踐教學使理論與現場實際相結合,較好的實踐教學環節可以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解和掌握。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設計課程設計、課程實驗、實習等環節。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時,企業因考慮到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問題,不是很積極地接受學生到現場實習,形成了實習以參觀為主,實習時間和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對策分析
1.更新教育思想,增強社會服務意識。要站在從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強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保持高度的責任感,應有憂患意識。充分認識轉型對學校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去辦學,人才培養應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一旦與地方經濟社會需求脫軌,將危害學生利益,也將得不到地方政府的重視,最終將影響學校的健康發展。此外,服務應是主動的、多方位的,比如在辦好全日制學歷教育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合格人才的同時,可以開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非學歷社會技能培訓和成人教育等。
2.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師資隊伍建設是地方高校轉型期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新時期地方高校應注重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師資隊伍業務水平,應改變原有的只重視數量忽視質量的觀念。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招聘較優秀的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更好地穩定師資隊伍,減少人才流失現象;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培訓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實地實訓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3.合理選擇教材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地方院校學生主要來源于本地區,畢業生主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所學知識與身邊所見所聞越貼切,學生越容易接受,理論與實踐轉化時也相對容易。教材應盡可能選用與本地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和開采條件更吻合的規劃教材,使學生能較好地將理論知識與校內各類實習內容相統一,達到更好的人才培養效果。現有教材無法滿足要求時,應積極組織兄弟院校及礦山企業編著以本地水文地質資料為背景的教材。
4.積極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地方政府和學校相關部門應充分意識到增強實踐教學對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從政策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充分體現出實踐教學跟理論教學同等重要,實踐教學得不到保障絕對培養不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學校應主動積極地與企業聯系,加強與企業合作交流,了解企業所需,使企業認可,加快實習基地建設,使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實習落到實處,除此,還應積極爭取更多的校外資源,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校外建立實習基地的同時,校內應加大資金投資力度,學院制定合理的實驗室規劃,努力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提高實驗室使用率,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帶給地方高校的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地方高校應立足本地區,堅持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宗旨;結合高校自身特點,深化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強化實踐環節,培養適應新形勢下的礦山高級技術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最大貢獻,為學校順利轉型提供支持。
作者:趙明洲汪華君單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礦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