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就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從而有效降低地質災害對人們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遙感技術應用;地質災害;應用分析
我國地域面積較大,地質結構復雜,發生地質災害的頻率相對較高。雖然說地質災害的發生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實現對自然災害的及時監測與預防,從而最大程度降低地質災害對社會發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人類活動的不合理,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而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對地殼結構變化的實時監測,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救災效率,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1遙感技術的應用優勢分析
1.1監測范圍大
在地質災害中應用遙感技術,能夠在高空中開展探測作業,實現對指定區域內地殼運動情況的實時監測,且監測范圍較廣。在監測過程中,由于所使用技術的不同、監測設備的不同,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精度也會有所不同。常見的數據信息采集設備有飛機、衛星等。其中衛星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精度更好、監測范圍更大。比如,專題繪圖儀圖像采集的分辨率在十五米以內,地球觀測系統的衛星測量精度則在二點五米以內。當前精度最高的衛星監測系統分辨率已經達到一米以內。
1.2數據采集實時性高
遙感技術在執行地質監測任務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能夠實現對同一區域信息的多次采集,從而為數據采集的實時性提供保障。地質結構始終處在一個動態變化的狀態下,需要持續不斷的進行監測,然后根據對所測得數據信息的計算與分析,將該區域內地質結構變化直觀的呈現出來,為地質災害的預測提供依據。應用遙感技術的高度不同,對指定區域地質變化情況進行重復監測的周期也就不同。
1.3應用靈活性高
相對于其他監測技術而言,遙感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對應用環境要求較低,即使是環境惡劣的沙漠地區、高山林立的山區,也能夠使用遙感技術實現對指定區域數據信息的采集,有效降低人工監測難度,提高地質災害預防工作的有效性。在地質災害中應用遙感技術,還需要根據監測環境的不同,采用不同功能的遙感設備、科學的選擇測量波段,來實現對地面情況的全面監測。
2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的具體應用
2.1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預防中的應用
預防災害發生,是降低災害對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的前提條件,遙感技術在這一工作中的應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借助遙感技術實現對指定區域內地質結構情況的全面監測,并及時對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整理,找出災害頻發區進行重點監控。災害頻發區所呈現出的圖像與普通區域或多或少會存在著一定差別,根據遙感設備收集到的圖像資料,來繪制該地區的地質災害分析圖。上述方式的應用,能夠為地質災害的預防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明確該區域內災害防治的側重點,有效降低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其次,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以及災害高發區的災害類型,有針對性的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常來說,地質災害的發生大都比較突然,主要是由地質結構發生變化引起的,而地質結構變化又大都是由惡劣天氣導致的,還有一些是由地震引發的。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地質災害監測,只能夠實現對小范圍內地質災害的監測,且采集到的數據精度有限,存在著一定的延時性。而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對大范圍內地質結構變化情況的實時監測,而且能夠準確監測到該區域內天氣的變化情況,提高地質災害預防工作的有效性。
2.2遙感技術在救災中的應用
上文中提到過,地質災害的發生大都比較突然,災害現場較為復雜,單一的依靠人力進行救災,無疑會大大增加救災難度。這時,就需要借助到遙感技術對災區內的具體情況進行勘測,以便于能夠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救災方案,降低救災過程的風險性,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在地質災害中,遙感技術主要應用于確定災害范圍、定位災害發生點、災區內部情況勘測、災區氣候監測等方面。通過遙感成像技術實現對災害區域內圖像資料的收集,為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災害發生以后,人的心理處在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最佳救災時間十分有限,而遙感技術的應用十分符合這一救災需要,能夠為救災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份詳細的信息資料。因此,遙感技術在救災作業中的有效應用十分必要。
2.3遙感技術在災區再建中的應用
地質災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不僅取決于災害自身的嚴重程度,而且還取決于災害地區原本的建筑規劃方式。前期規劃合理的區域,會更容易展開救災工作,將災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在災區再建中充分利用遙感技術,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災后地質結構的變化特點,改善原有規劃中的不足之處。離開遙感技術的災區再建,不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會造成災區再建時間的延長,不利于社會發展穩定性的提高。所以說,根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理念,結合遙感分析結果,科學的進行災區再建十分必要。
3總結
隨著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成熟,為我國社會發展穩定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為了進一步發揮出遙感技術的應用作用,提高災害預測、災害應對等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加大對遙感技術的研究力度,實現遙感技術的創新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強英云.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應用的研究分析[J].環球市場,2016(16):2-3.
[2]李彪.探討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4(8):65-65.
[3]黃秋倩,胡寶清,羅琛,等.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應用的研究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3(1):130-134.
作者:魯智鵬 單位:烏魯木齊市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