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山地車的輸電線路工程施工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履帶車運輸鋼管塔方案實施
1.1材料場及運輸路徑的選擇根據現場實際條件,在靠近塔位的山腳下修整出一塊平地作為材料中轉場;再從材料中轉場到塔位上,分別選定出一條距離較短、彎道較少的運輸路徑。
1.2運輸道路修建與平整①一般路段修建:路面寬大于1.8m,最大縱向坡度控制在35°以內,最大橫向坡度控制在10°以內。②引坡段修建:對坡度達30°-35°的陡坡路段,需在平路段和陡坡段之間修建一段引坡,以引導履帶車上坡;引坡段的長短視構件長度而定。③彎道修建:為避免運輸過程構件與山體刮擦碰觸,彎道平曲線段最小半徑修為12m;對個別地方受地形限制,彎道平曲線段最小半徑無法修到12m時,平曲線段或彎道處的路基和路面加寬2m以上,以提供履帶車足夠的轉彎空間,如圖1、圖2所示。④“之”字型彎道修建:對個別欲修建彎道的上邊坡可能礙及履帶車轉彎的地段,修建“之”字型彎道,以減少上邊坡土方開挖量。“之”字型彎道是在上下坡路交匯點的反方向延長線修一段4-6m長的平路,如圖3所示。
1.3構件及履帶車進場鋼管塔構件及履帶車運抵中轉場后,采用汽車吊將鋼管塔構件和履帶車吊至材料中轉場上。
1.4履帶車裝卸車①對長度超過4.0m的構件運輸直接采用履帶車裝運,對長度小于4.0m的構件、節點板和緊固件等,則需將履帶車的龍門架改換貨斗后裝運,如圖4、圖5所示。②鋼管塔構件在材料中轉場裝車采用汽車吊裝方式,運至塔位后采用車載搖臂抱桿或立塔抱桿吊裝法進行卸車;對節點板和緊固件等則采用人力搬運方式裝卸車。③車載搖臂抱桿裝卸作業:起吊提升采用液壓卷揚機作動力,抱桿頂部與抱桿桿身間采用平面回轉支承連接,可實現360°全方位旋轉吊裝,很好地解決山區材料場地受限問題。履帶車自帶車載搖臂抱桿裝卸車實例,如圖6所示。
1.5運輸作業①履帶車運輸物料前應先在修建好的道路上進行半載試運行。②履帶車在重載時宜用低速檔行走;空載時平路或下坡情況可在啟動后運轉時切換到高速檔。③行駛過程中應先清理尖、硬障礙物,切不能強行通過,以免履帶損壞;還要注意觀察物料捆扎情況,如有松動跡象,應及時綁扎牢固。④在平路與下坡路、上坡路與平路交接路段須緩慢行駛,以免履帶車車頭因架空突然下降撞擊地面,甚至失速滑行。行走時左右兩側履帶高差不得超過15cm,以免履帶車單側受力,產生側傾,特別是在轉彎上坡的地段,應等轉彎完畢后,再上坡。⑤上下陡坡行駛。對運輸構件長度不足6m時,履帶車可一次性開上陡坡;對運輸構件長度達6m及以上時,需先將履帶車從平路段開到引坡段上再過渡到陡坡段,行駛過程適時調整前后龍門架的高度,以構件不與山體接觸為宜。⑥彎道行駛。當道路彎道滿足履帶車通過條件時,可直接操控拐彎通過;當彎道為“之”字型時,則先將履帶車行駛至延長道上,再切換倒檔行駛實現拐彎。⑦安全操作要求。履帶車行走時,操作人員須始終與車保持10m以上距離以確保人身安全,并確保在遙控距離內,禁止履帶車駛離視線所及的范圍。
2履帶車運輸經濟效益分析
由于本工程鋼管塔構件又長又重,人力和畜力無法運輸;此外,受地形山勢的限制除采用索道運輸外,構件運輸只能采用貨車或履帶車。在人力、畜力和索道等常規方式無法運輸的情況下,采用履帶車運輸相比較于貨車運輸,所修建的道路路面更小,坡度更陡,距離也更短,修建道路所開挖的土石方量更小,發生的人工及機械臺班費用更少;同時,對植被和環境的破壞也更小,也減少青賠費用。履帶車采用遙控技術實現無人駕駛,還能有效降低山區運輸安全風險。
3結論
履帶車的運用能夠解決輸電線路工程施工在山地、陡坡、泥濘道路等惡劣條件下的物料運輸難題,特別是又長又重的大型構件的運輸難題,對施工進度、安全和質量均起到了積極作用。履帶車不僅可應用于塔材或構件運輸,還可推廣應用于砂石料、水泥、導地線等工程材料以及鋼絲繩、放線滑車、機動絞磨等施工器具設備運輸,在本工程以外的電網建設中應用前景將十分廣闊。經福建省第二電力建設公司2011升級改造后的第三代履帶式山地運輸車(如圖7所示),具有更強的抓地能力:最大可爬坡度達40°;具有更強的自身平衡調整能力:可實現在橫向坡度30°范圍內的山路上行駛而不會側翻;還采用液壓裝置控制車載搖臂抱桿:使得裝卸桿件貨物更為靈活方便,履帶式山地運輸車的運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作者:徐文峰單位:吉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