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碩士課程與教學系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項目管理產生迄今,經歷傳統和現代項目管理兩大階段,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水利樞紐、道橋、建筑工程等體量大、技術復雜和時間緊的工程技術系統研發與建造,形成兩個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組織———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IPMA)和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PMI)。1996年,PMI發表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PMBOK)并于2004年頒布第三版,標志著項目管理理論與學科體系成熟與完善[1,2]?;赑MBOK,我國于2001年推出《中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Chines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C-PMBOK)。2004年,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在我國開展,并且在工程碩士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領導下,建立了以清華大學為首的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相關資質認證標準。協作組自2004年起,每年都舉行項目管理領域教育教學研討會,促進我國在項目管理理論與學科體系、資質認證與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隨著以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項目管理的模式、內容和手段也順勢改變,以應對技術革新帶來的挑戰?;贗nternet/Intranet以及正在成為研究熱點的嵌入與無處不在的計算技術(EmbeddedandUbiquitousComputing,EUC)的信息技術將真正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模式,使項目的利益相關方通過各種終端隨時隨地對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運營全過程進行高效決策與管理,進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利潤[3]。已有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無法應對信息化對項目管理的帶來挑戰?;诖?,協作組自2007年上海會議開始,就將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體系建設作為研討會主題。具有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授權點的學校也不斷探索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中信息化課程與教學體系的構建。西安石油大學于2007年獲批為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授權點,當年在上海同濟大學參加了協作組主辦的以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教學體系構建為主題的研討會。之后,我們在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中不斷探索信息化課程內涵、具體內容、目標及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初步形成了具有石油行業特色的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與教學體系。
1項目管理信息化
1.1項目管理信息化基本概念信息是有用、可識別和能夠減少不確定性的知識,由具有一定結構的數據來表達。信息技術是關于信息的采集、傳輸、接收、存儲、轉換、識別、控制等應用技術的總稱[4]。工程項目在全生命周期會產生各種信息,其復雜程度超出決策者人工處理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來挖掘以各種數據為載體的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信息。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本質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對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及時、準確、高效地進行一體化集成管理,為項目的關系方提供必要、優質和更加客觀的決策和控制信息[5]。項目管理信息化具體而言是具備上述內涵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該類系統由最初實現項目管理基本功能的單機版項目管理軟件(如MSProject,P3,夢龍PERT等)發展到實現多項目管理、多用戶操作、遠程控制、決策支持等功能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6],馬智亮等[7]研究開發并應用于國家體育場項目施工管理的在線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李東云[8]構建的上海交大體育館工程項目管理項目門戶網站;紀曉東等[9]利用WebGIS技術開發了可視化的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國外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0,11,12]。2010年上海世博會項目管理是一個典型的,迄今最為復雜的項目群管理。其前期建設階段由同濟大學研發的基于Web的項目管理系統為該項目群成功實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2項目管理信息化技術體系由項目管理信息化內涵及其外延討論可以看出,項目管理信息化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項目管理科學理論和信息技術應用在工程項目實踐中的高效化信息工具平臺[5]。項目管理信息化成功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持,支撐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技術體系如圖1所示。在該體系中,數據庫技術通過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約束,實現信息數據化、結構化、共享化并保持數據在操作中完整、準確;計算機與網絡通信技術實現了信息采集、加工處理、存儲和和跨地域瞬時傳輸;決策控制技術是面向決策支持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統不可或缺的支撐技術;另外,考慮項目信息安全性,還應納入信息系統安全與維護技術。
1.3項目管理信息化對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的要求項目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我國推廣多年,并廣泛應用,但與國外先進企業比,當前國內項目管理總體水平不高。主要是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方面存在較大差距[5]。項目管理信息化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項目生命周期管理,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因此,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要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教學體系來加強學生信息化意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這是項目管理信息化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2項目管理信息化核心課程構建
2.1《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地位、目的與結構體系我國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方案常以PMBOK中九大知識領域為依據,設置《項目質量管理》、《項目計劃與進度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人力資源與溝通管理》、《項目采購與合同管理》、《項目風險管理》等專業核心類課程。如今需將《項目管理信息化》作為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新的核心類專業課程體系。其設置目標可分二個層次:①使學員深刻理解項目管理信息化本質,樹立信息化意識;對信息技術如何重塑項目管理模式、內容和手段有一定認識;使學員能夠熟練地利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從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②在第一層次的基礎上,使學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夠開發不同功能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或者能夠對已有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二次開發,使其在具備通用的項目管理功能基礎上,滿足某個項目獨特性要求?!俄椖抗芾硇畔⒒氛n程體系應包括信息技術原理、技術與應用三個模塊,這三個模塊又可細分十項教學內容,共同構成該課程體系,如圖2。
2.2《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教學內容根據工程碩士生的在職背景、本科專業背景差異,同時考慮其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我們以《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體系為基礎,設計了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構成了該課程的教學體系。
2.2.1第一層次目標下的教學內容按照該課程體系,第一層次目標下的課程模塊是按照大平臺課程設置,也就是所有方向的學員須學習該部分內容。其中:①信息科學基礎子模塊主要講授信息基本概念、信息的基本表達方式等理論知識;管理信息系統子模塊主要講授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統一般功能結構以及各個功能的信息處理流程等理論知識。②技術模塊,按照第一層次目標,我們設置數據庫原理及應用、通信技術和信息系統安全與維護三個教學內容。其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主要講授關系數據庫基本原理(包括關系數據模型、關系數據運算、范式等)和SQLServer2000(集成開發環境介紹、T-SQL語言);通信技術主要講授基本通信原理、現有的通信網絡以及Internet、VPN和無線局域網通信的基本知識;信息系統安全與維護主要講授基于Internet的安全體系、安全協議和安全技術,如防火墻技術,并給出一個基于防火墻的VPN實例。③應用模塊強化學員的實踐能力,主要安排相應課程內容的上機操作,比如通過基于Web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模擬一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實習環節主要安排學員參觀長慶油田的數字油田系統運行和ERP系統。按照第一層次目標,該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偏重基本理論、應用,不強調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環節。
2.2.2第二層次目標下的教學內容在第一層次目標基礎上,我們在技術模塊中加入了計算機網絡技術、面向對象編程語言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其中計算機網絡主要講授基于企業局域網絡和基于TCP/IP協議的Internet,網絡拓撲結構和組網技術等基本知識;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主要講授一門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如Delphi或VB)。這些教學內容偏重于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主要為我校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方案中三個方向之一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學員開設。在第一、二層次目標的教學內容上,我們大量引入具有鮮明石油行業特色的項目管理信息化案例,如本校合作企業長慶油田股份公司的數字油田系統,中石油的ERP系統等。這些案例促使學員非常深刻地理解項目管理、石油工業和信息化三個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從而增強了學員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2.3《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教學方法Stoyan[14]在項目管理教學研究中,提出了分組學習的教學模式,通過組員教授組員從而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項目管理教學。Divjak和Kukec[15]針對研究生層次項目管理教學,提出并討論了實踐教學和互動教學兩種教學范式,并認為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實踐中角色扮演學習。國內外大量教學實踐表明,以小組為單位,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角色扮演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果。為實現《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體系既定目標,可采用多種教學范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體系,如小組討論模式、問題驅動模式、案例分析模式、角色扮演等,其中小組討論、問題驅動和角色扮演屬于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特別地,我們在技術部分教學中主要采用問題驅動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體現如下:
2.3.1對于第一目標層次所涉及的教學內容,理論部分可采用傳統的課堂集中講授模式;技術部分采用小組討論與問題驅動模式;應用部分采用實踐中角色扮演教學模式;
2.3.2對于第二目標層次所涉及的教學內容,理論部分亦是采用傳統課堂集中講授模式;技術部分采用研發小組和虛擬現實教學模式,因為這一部分主要達到開發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目的,所以可把學習過程當作一個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來組織教學。應用部分與第一目標層次相同。
2.4《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教學手段工程管理碩士學員都是受過本科教育并在實際領域工作多年的技術與管理人員,他們熟悉本領域專業知識且經驗豐富,但對非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接受起來的確有些困難。有鑒于此,首先,我們在該課程體系的教學中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作為課堂授課的主要的教學手段,將枯燥的理論和技術機理通過圖片、動畫和視頻形象且直觀地表達出來,同時,通過與他們所從事的專業領域有關的實例,使他們從心理上認可并接受這些新的知識和技術,然后進一步深入了解和理解。其次,充分利用我院已有的專業實驗室項目管理沙盤模擬系統和ERP模擬系統作為實驗環節教學手段;最后,借助校企合作平臺,讓學員親自參與石油企業的信息系統運行管理,以此作為實踐環節的教學手段。
2.5《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考核一個完備有效的教學體系中,課程考核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它是衡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成效的重要手段。相應于《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體系兩層次目標,我們設置了兩層次考核方式。第一層次考核方式又可分閉卷考試、實驗報告與實習報告三部分,各占總評成績的50%、25%和25%;第二層次考核可分閉卷考試、設計報告、實驗報告和實習報告四部分,各占總評成績的25%。除閉卷外,其余以小組為單元進行考核。
3結論
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與教學體系構建是具有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授權點高校多年來的研究熱點。西安石油大學在近三年的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培養實踐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具有石油行業特色的《項目管理信息化》課程與教學體系。該體系在教學內容中引入了石油企業項目管理信息化案例;教學方法上采用小組討論、問題驅動和角色扮演方式;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實驗室模擬系統和關聯企業信息平臺。該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