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價值工程視角下的人才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參考以往的經驗和調查研究,本著科學性和系統性的原則,我們將管理類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分解為心理素質、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專業能力五個主要方面。每個方面形成若干二級指標,我們采用層次分析法對各二級指標進行重要性排序,利用matlab軟件進行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其結果為:心理素質包括自我認知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其權重依次為:0.11、0.49、0.29、0.11;管理能力包含決策能力、計劃能力、執行控制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其權重依次為:0.33、0.06、0.17、0.19、0.25;創新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批判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其權重依次為:0.26、0.48、0.05、0.10、0.11;自主學習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理解力、運算能力、思維力、想象力,其權重依次為:0.16、0.19、0.19、0.05、0.12、0.3;專業能力主要包括管理學、經濟學、營銷學,其權重依次為:0.10、0.64、0.26,各權重分配均通過一致性檢驗。
2.數據分析
本文調查問卷中數據的意義是通過四年的大學學習生活,有關能力的提升程度、滿意度及大學生花在培養該項能力上的時間比例(假設大學生大學四年學習生活的總時間為1)。利用價值工程的思想求出提升各項能力的價值系數,具體見表1。各項能力的價值系數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專業能力、心理素質、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說同等時間成本下專業能力的提升程度是最大的,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是最小的。學生能力提升情況的心理素質提升的滿意度最高(為69.17%),創新能力的滿意度最低(為39%)。
3.結論
由分析可知,專業能力的價值系數最大,為4.56,而學生對專業能力的提升情況的滿意度為60%,仍有進步的空間,其原因可能是高校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模式仍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的專業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提升以及高校擴招后帶來的師資力量不足。高校應創造條件來提升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另外,對學生自我發展基礎作用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價值系數最低,為1.86,高校需要考慮改進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以提高該項能力培養的價值系數,可以通過民意調查、借鑒國外高校的經驗等方式找出適合本校學生的培養模式。
作者:胡艷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