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疏浚工程對通航安全的影響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實際工程為背景,分析了疏浚船舶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影響因素,并圍繞疏浚施工中港口和航道通航的安全保障展開了詳細的探討,提出設立聯合調度室、使用耙吸式挖泥船施工等措施,最終提升了該工程航道的通航安全性。
關鍵詞:航道工程;疏浚施工;通航安全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吞吐量以及對應的船舶數量均表現出持續增加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水路運輸事業的發展。傳統方式下的港口與航道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水路運輸需求,這一問題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港口與航道擴建施工的工程難點較多,并潛在諸多干擾因素,因此有必要對其展開技術探討,提出可行的技術方案。
1工程概況
本文以俄羅斯bronka項目為背景(涉及港池、泊位以及航道疏浚等),其航道疏浚作業分三大部分,對應長度分別為2034m,3403m以及440m。經疏浚作業后所形成的航道寬度達到了185m,所產生的疏浚量達到了7966731m3。
2疏浚船舶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影響因素
由于本工程的土質原因,需引入耙吸式挖泥船,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使用定位錨,以起到固定船位的作用,最終達到定點施工的目的。該工程的疏浚作業受如下諸多因素的影響。(1)疏浚區域的水域偏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船舶的避讓能力。由于港池內空間較為狹窄,在施工時只有通過主動靠離碼頭的方式才可以完成避讓。對于含有大規模集裝箱的船舶而言,當其經過施工區域時應提前避讓,這種方式將嚴重制約航道疏浚效率[1]。(2)對當前工程中普遍采用的疏浚船舶進行分析可知,多數設備均不具備自主通航能力;即便有些疏浚船舶可以實現自主通航,但所具備的水平相對有限,依然無法完全滿足工程需要。(3)船舶在某一特定水域需要停留很長一段時間,由此加大了受潮汐影響的概率;對駕駛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操縱船舶時需要格外謹慎,當同一航道內出現其他船舶時需要采取主動避讓的措施,確保航道內具有足夠寬闊的空間。以船舶自身特性為基礎,綜合考慮潮汐變化規律,從而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浮筒掉頭操作,為航道疏浚營造安全的施工氛圍[2]。(4)多數施工區域具有特殊性,大多位于主航道附近,在進行疏浚作業時,周邊有大量的大小船舶經過,此時對雙方駕駛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操縱船舶的過程中,應做好瞭望工作,為船舶的安全運行提供指導。瞭望塔是一盞指引前方道路的明燈,它可以幫助駕駛員更好地掌握周邊水域的通航情況,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具體的變動信息,從而進行相應的碰撞風險評估。此外,合理的速度也可以確保船舶處于最佳避讓狀態,這是提升疏浚區域內通航效率的關鍵。
3疏浚施工中港口和航道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1減小施工船舶之間的干擾
(1)航道里程1+000以內及部分港池水域,TDC的通旭和通遠在此段施工,JDN的140000m3耙吸船在航道里程3+000以外施工,另一條7500m3耙吸船在航道里程1+500到3+000段施工。如果JDN的140000m3耙吸船出港拋泥,則安排JDN的7500m3耙吸船進入3+000以外施工。(2)反鏟船Bernini,完成2號電纜溝作業后,調至碼頭前沿作業。兩條泥駁走擬建航道進出港。(3)Boskalis反鏟船進場后,施工外段彎道邊線邊坡區域,施工順序按照項目部安排,泥駁到齊以后到航道北側施工。兩條泥駁走擬建航道進出港。(4)反鏟船MP40安排在港池附近施工,這樣泥駁可以走工藝航道進出。
3.2項目部設立聯合調度室
項目部安排協調人和俄籍調度聯合值班,統一協調項目所有施工船舶。各船舶進出施工區、主航道,泥駁靠離主船,反鏟船移船均需向協調人申請。協調人為施工船舶編隊;禁止船舶進、出施工區;禁止三船會遇;建議自航船使用安全航速;安排反鏟船移船;推遲可能干擾施工區域的船舶離泊;指示船舶調整位置;協調施工船舶之間的避讓,避免緊迫局面的發生;督促船舶在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嚴格執行霧航規定[3]。聯合調度室負責收集氣象預報,作好記錄,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當能見度低于1000m時即可通知施工船舶擇地拋錨。實測七級及以上大風時,聯合調度室有權指示各耙吸船調整施工區段及施工時間,依次排列進出整個施工區域。
3.3耙吸式挖泥船施工
工程中所使用的疏浚船舶設備類型較多,不同的設備所對應的特性也不盡相同。相比之下,耙吸式挖泥船對航道的影響程度最小,這與其具有良好的自航能力有著密切的關聯,同時設備主要器件均較為先進,因此提升了操作的靈活性。當周邊有運營船舶通行時,只要稍作調整便可以確保船舶的順利通行。應當注意的是,對于單向航道而言,不允許出現交匯航行的現象,此時在耙吸船的作用下可以避讓出新航道,由此縮短中間空檔時間,在短時間內便可恢復施工。耙吸式挖泥船如圖1所示。
3.4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現場應與調度站等各個站點搭建出高效的聯絡機制,綜合考慮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由此制訂緊急避讓方案。基于與站點的聯絡,可以充分掌握船舶的動態信息,并提前對施工船舶進行調度。當收到避讓指令后,所有疏浚設備均需要隨即中止作業,并與水域內的營運船舶進行密切溝通,通過商討的方式制定合理的避讓方法,為營運船舶的通航創造穩定的環境[4]。施工船舶的安全注意事項:(1)各船舶施工、航行期間,必須正確懸掛和顯示號燈、號型。(2)施工船舶必須連續有效地收聽VHF73頻道和VHF16頻道,保證與VTS、過往船舶、項目調度室保持密切聯系。(3)各自航施工船舶必須遵守國際避碰規則和VTS的指揮,加強瞭望,時刻保持安全航速,并適時采用良好的船藝進行避碰操作。(4)配有引水員的施工船舶要求引水員24h在駕駛臺值班;免引水的船舶需要英語和俄語聯系無障礙;外租耙吸船配備的中方駕駛員需24h協同值班,負責與相關船舶和項目部的中文溝通。(5)在航期間,各船舶駕駛員要正確理解引水意圖,進行相關操作,駕駛員應利用雷達和定位設備,密切關注周圍船舶的動態及位置變化,判定周圍船舶的下一步動向。(6)航行期間駕駛員與俄方引水應加強配合,聽從引水的指揮,但是在確定引水的誤操作或可預見的危險時,應提醒或立即制止其操作,并通知船長上駕駛臺親自指揮。(7)各船舶應服從總協調人的指揮,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免除船長對本船的安全航行責任,也不妨礙引水與船長之間的責任關系。
3.5通航安全評估
在圍繞通航安全展開評估時,應做好兩方面內容:(1)建立船舶操縱運動模型,在此基礎上對其運行狀態進行分析,明確是否符合相關標準,這是后續航道環境安全評估的必要基礎[5]。(2)進行模擬仿真試驗。應當注意的是,所生成的數學模型模擬器應充分涉及到岸壁、水工建筑物等多方面因素對船舶操作所帶來的影響,還應包括船舶定速狀態下的避讓操作等。航道內施工船舶之間會船橫距至少30m;施工船舶挖泥對遇時,采取掉頭行動的最小距離為500m;兩船同向施工時,最小距離為800m且盡量安排在航道同一側施工。(3)模擬仿真試驗。通過模擬仿真試驗可以對船舶停靠與離港的安全性進行分析,由此為船舶的避讓等工作提供指導;應選定合適的軟件,在其作用下提升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4結語
綜上所述,通航安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疏浚施工是營造安全通航環境的必要手段之一。在進行航道疏浚施工時,應注重人員素質以及設備效率兩方面的提高,采取正確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提升航道的通航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沈詠.項目管理在內河航道疏浚工程的應用[D].天津:天津大學,2015.
[2]季必勇.航道工程疏浚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J].珠江水運,2017(14):38-39.
[3]尹云峰.疏浚施工中港口與航道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研究[J].中國水運,2017(1):28-29.
[4]王會.北海港鐵山港區航道疏浚二期工程對通航安全的評估[J].珠江水運,2010(7):74-75.
[5]尹云峰.疏浚施工中港口與航道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研究[J].中國水運,2017(1):28-29.
作者:王偉 單位: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