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葉機械課程教學改革計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生源特點與教學目標
1.1生源特點
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專業(原茶葉、茶學專業)創辦于1982年。
信陽農專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大部分都來自產茶區或茶葉消費區,對茶葉機械有著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同時部分是對口生,他們的文化基礎較差,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較慢,給授課帶來一定的難度[2]。
1.2教學目標
茶葉機械是茶葉專業主要專業課之一,與茶樹栽培學、制茶學等茶葉專業課密切相關,現代茶園的建設和茶葉制作都離不開機械,要積極而有效地研制因地制宜的茶園耕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和茶葉修剪機械;同時進一步研制適應各種茶類特點的優質、高效、低消耗的茶葉加工機械。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達到以下目標:了解國內外茶葉生產機械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茶葉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構造,掌握茶葉機械的操作方法和維修保養知識,掌握中小型初精制茶廠的規劃、設計和作業機械的安裝技術[3]。
2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方法單一枯燥,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采用單純的課堂講解教學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即“老師念講稿,學生記筆記,期末圈重點,考前突擊背,考后就忘記。”在課堂講解中,教師容易照本宣科地講授,按照教材的章節順序向學生灌輸知識。這種教條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只會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識點,缺乏自主性,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獨立思考,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既不利于教學相長,亦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觀察分析的能力。
2.2教學內容更新慢
該課程教材多參考浙江省農業大學主編的茶葉機械。隨著茶產業的發展,茶葉機械也在迅速的發展,有些內容需要及時補充更新,使課程教學內容更具先進性。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茶葉品質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幾年來,茶葉機械生產廠開始的研制一些名優茶加工機械,市場上已經出現一些名優茶加工機械,并且在有些茶廠開始投入使用。而對于這些新型機械技術,需要適時傳授給學生。新晨
2.3教學模式只注重理論化,缺乏實踐環節
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的茶葉機械課程安排共48個理論課時,沒有實踐課時,學生雖然對專業有一定了解,并對專業課進行全面學習,但茶葉機械不同于其他專業課,對初學者來說還是一門比較陌生和抽象的課程,純理論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還增加了授課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