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與施工企業定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現行造價管理體系的主要問題
現行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依據是建設部、有關專業部和各省頒布執行的各種概預算定額及相應的費用定額。現行概預算定額是按照社會平均水平的原則編制的,費用定額是通過測算各類施工企業的各種支出來編制的,敘談法定性的依據強制執行,這在計劃經濟下是合理的、可行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明顯不合適。無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其最根本特點就是競爭,而現有的計價模式滿足不了競爭的需要,更不能從根本上體現公平競爭。
建筑產品價格,主要是由工程實體消耗量、施工措施性消耗量及管理費、利潤、稅金等組成。工程實體消耗量是在正常施工條件下,按照國家技術標準、施工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施工所消耗的人工、機械、材料,具有相對穩定性,不會有大的出入。稅金也是國家規定的,這些是比較“死”的部分。但施工過程中措施性消耗量及管理費、利潤等卻是施工企業各有各的不同。施工措施性消耗,如周圍性材料的使用,機械設備的選擇,施工組織的設計都因施工企業不同而異。管理費和利潤則更是這樣,管理方法、水平不同,所得到結果是不同的,這些都是“活”的因素?,F行的定額,為了滿足事先確定工程造價的需要,沒有涉及組成工程造價的這些因素的“活”、“死”性質,完全固定化,違反了市場運行規律,不利于企業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使施工企業難以發揮自身的優勢。
現行預算定額另一個弊端是人工費價格和機械臺班價格定的比較死,只能由省級以上主管部門調整。實際上這兩項早已市場化,而且變化波動較大,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兩項的實際支出都超出了定額所給的?,F行的費用定額計劃性也很突出,仍沿用“以支定收”的辦法來劃分費用項目,企業有什么開支,定額就列什么項目,內容繁多,費率過高,建設單位也有怨言。由此造成了施工企業惰性增加,不是從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上下功夫,而是通過找主管部門要調整文件,或者抱怨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性調整文件不及時?,F行的造價管理模式也跟不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要求?,F行建設工程計價定額中的人工、材料、機械包括各種費用都是以主管部門的指令進行調整,工程招標、投標均以此為唯一依據,承建、發包雙方共用一本定額制定標底價和投標報價,使招、投標成了預算人員業務水平的競賽,而體現不了施工單位的整體綜合實力。不能從根本上實現優勝劣汰的目的。
二、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好處
工程量清單報價是國際通用的競爭性招標方式,它是由標底編制單位根據業主的委托,將擬建招標工程全部項目和內容按相關的計算規則計算出工程量,列在清單上敘談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標單位逐項填報單價(含各種相關費、稅),計算出意中人,敘談投票報價,再通過評標競爭,最終確定合同價。它有以下特點:
1.滿足了競爭的需要。招投標過程就是競爭的過程,招標者給出工程量清單,投標者去填單價(此單價是綜合單價,包括了成本、利潤和稅金),填高了中不了標,填低了又要賠本,這時就體現出企業技術、管理水平的生根,形成了企業整體實力的競爭。
2.提供了一個平等競爭的條件。采用施工圖預算來投標報價,由于設計圖紙的缺陷,不同施工企業的人員理解不同,計算出的工程量也不同,報價就相差甚遠,也容易產生糾紛。而工程量清單報價就為投標者提供了一個平等競爭的條件,相同的工程量,由企業根據自身的實力來填不同的報價也稱企業定額,這完全符合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進行造價交換的原則。
3.有利于工程款的撥付和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中標后,業主要與中標施工企業簽定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報價基礎上的中標價就成了合同價的基礎,投標清單上的單位也就成了撥付工程款的依據。業主根據施工企業完成的工程量,可以很容易地確定進度款的撥付額。工程竣工后,根據設計變更、工程量的增減等,業主也很容易確定工程的最終造價,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一個工程結算搞幾個月甚至一兩年。
4.有利于業主對投資的控制。采用現在的施工圖預算形式,業主對因設計變更,工程量的增、減所造成工程造價變化不敏感,往往等竣工結算時才知道這些對項目投資的影響有多大,但此時常常是為時已晚,出現失控。而采用工程量清單報價的方式則是一目了然,在要進行變更時,能馬上知道它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這樣業主就能根據投資情況來決定是否變更或進行方案比較,以決定最恰當的處理方法。
三、施工企業定額的制訂
施工企業定額應該是施工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專長、施工設備配備情況、材料來源渠道及管理水平等所規定的為完成工程實體所消耗的各種人工、機械、材料和其它費用的標準,它應該包括量、價兩部分。施工企業定額是什么樣的模式,目前全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實際上也不需要有統一的模式,施工企業定額本身就必須有各施工企業的特點。
施工企業定額以前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但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建筑市場日趨規范,特別是我國《招投標法》的頒布,施工企業定額的生根性就日益突出。(招投標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這里所指的成本,是要考慮社會的平均成本和企業個別成本,這是判定投標報價是否低于成本,必須以社會平均成本和企業個別成本來計算,而不能以單個投標商的成本來作為標準。社會平均成本,可以用預算定額來衡量,企業個別成本則只有用施工企業定額來衡量。
定額應該是施工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也是施工企業現代化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施工企業編制投標價的依據,是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也是企業內部核算的依據。施工企業定額的建立,有利于施工企業提高施工技術,改進施工組織,降低工程成本,充分發揮投資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施工企業定額的制訂,應考慮以下幾部分:
1.消耗量。它應包括實體消耗量和措施性消耗量兩部分,實體消耗量就是構成工程的人工、材料、機械的消耗量,其中材料消耗量應包括施工時的材料損耗率,機械消耗量應考慮機械攤銷率。措施性消耗量就是指為保證工程正常施工所采用的措施的消耗,應包括模板的選擇、配置與周轉,腳手架的合理使用與搭拆,各種機械設備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性項目。
2.工種消耗價格。即人工單價、各種材料價格和機械價格。應建立詳細的價格數據庫,周轉性材料同時建立市場購買價格數據庫和市場租賃價格數據庫;機械設備也需要建立市場購買價格數據庫和市場租賃價格數據庫。
3.費用標準。各種費用標準,是為施工準備、組織施工生產和管理所需的各項費用。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各種基金、保險費、辦公費、工會經費、財務費用、經常費用等等。
綜上所述,改革我國現行的工程計價體制,采用工程量清單報價,大力推廣施工企業定額,是我國建筑市場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需要。我們必須不斷探索、反復研究,總結出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工程計價體制,使我國的建筑業與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