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布式同步水聲數據采集系統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在艦船輻射噪聲的測量中,為得到更加詳細的目標輻射噪聲,掌握目標特性信息,方法越來越多,在被測量艦船附近布放水聽器就是一種進行信號監測的方法。但當進行分布式同步數據采集時,由于采集設備多,且還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測量船上,對采集的數據無法進行同步,特別是對海量的采集數據無法實現實時傳輸和顯示。本論文研究的是一種基于以太網傳輸的分布式、同步數據采集實時分析顯示系統,該系統采用以太網傳輸技術進行數據傳輸,數據采集平臺和顯控計算機通過網絡交換機進行連接,采集平臺以嵌入式微機作為核心、顯控中心可遠程實時監控各采集平臺的工作狀況,網絡通信采用TCP\IP技術,水聲數據進行壓縮和加密處理,實現了數據傳輸容量大、速度快、實時性強和同步性好的水聲信號監測特點。該方法所使用的嵌入式微機為HT-1150工業控制板,采集卡選用由阿爾泰公司生產ART2153采集模塊;顯控終端由VC++開發的軟件進行采集平臺的控制、信號的處理及顯示;當采集平臺與顯控終端不在一條船上時可采用基于802.11協議的微波通信實現。
2分布式監測控制原理
該方法主要由水聲數據采集平臺、網絡交換機、顯示控制終端及顯示控制軟件組成,各水聲數據采集平臺采用以太網方式與顯控終端實現連接,若水聲數據采集平臺與顯控終端不在同一船上時采用微波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數據傳輸采用TCP\IP網絡技術,確保數據傳輸穩定。傳輸的數據采用數據包形式在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傳輸,數據包包括楨頭、幀類型及補碼、數據段。數據段數據進行了數據壓縮和加密處理,包含該段數據獲取時刻的時間信息,時間由軟件提供。目的節點根據傳遞的楨頭、幀類型及補碼判斷傳輸數據類型,再根據數據類型對數據段進行解碼。圖1為工作原理圖,當水聲數據采集平臺與船載顯控終端位于同一船上時,直接通過網絡交換機進行連接,當不在一條船上時,通過無線電微波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水聲數據采集平臺可根據實際測量要求進行增加,各采集平臺通過設定不同IP地址進行識別。船載顯控終端通過RS232接口與一GPS\BD2定位模塊相連,為其提供位置信息和時間信息。水聲數據采集平臺在收到顯控終端的命令后進行相應的操作,并及時將處理結果回復至顯控終端,當進行數據采集時將采集的數據進行壓縮處理后上傳至顯控終端;顯控終端是人機交互設備,開機后主動與GPS\BD2進行時間校準,根據要求向各采集平臺下達命令,對上傳的信息進行相應處理和顯示。顯控軟件可同時顯示所有采集平臺上傳的水聲數據時域圖,還可對某個采集平臺的數據進行實時FFT分析并顯示。
3采集平臺硬件設計
3.1工控機HT-1150及采集卡ART2153介紹工控機HT-1150模塊,它是一種嵌入到機器設備、控制系統、儀器儀表、智能產品、軍事裝備中的計算機,具有PC104總線接口,CPU為AMDLX800處理器,主頻500MHz,板上提供一個筆記本內存插槽,最大支持1G內存,擁有一個高速CF卡插槽和IDE接口,可以方便安裝擴展外接存儲設備。此外,該主板集成了標準的10/100Mbase-T以太網RJ45接口,還提供了兩個RS232串口,四個USB接口。它功耗低、可靠性高、功能強大,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且與標準PC全兼容,采用與標準PC相同的硬件結構、軟件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平臺。采集系統采用的是阿爾泰公司推出的ART2153模塊,它是一款基于PC104總線的數據采集卡,與嵌入式微機HT-1150通過PC104接口連接。該采集卡轉換精度16位,單通道采樣頻率最高可達250kHz,模擬量輸入方式有單端模擬輸入或雙端模擬輸入可選,模擬輸入阻抗10MΩ,AD轉換時間1.25μs,程控增益1、2、4、8倍可設,數據緩存8k。該采集卡運行參數通過與之相連的嵌入式微機運用軟件進行初始化設置。
3.2采集平臺設計該系統所用采集平臺主要由水聽器、水聲采集設備、嵌入式微機、存儲設備組成,如圖2所示。該系統中,為使采集卡擁有高采樣率和抗干擾能力,采用單通道、雙端差分輸入方式,軟件觸發模式、半滿條件下進行讀取數據。在嵌入式微機上使用大容量CF卡進行系統的加載、運用程序的運行及數據存儲。嵌入式微機上將運行應用軟件,完成系統狀態查詢、采集卡設置、通信協議、數據壓縮和數據加密等功能。操作系統采用廣泛使用且資源豐富的WindowsXP操作系統,節省采集系統軟件的開發周期;應用程序采用VC++進行編寫。采集平臺開機后嵌入式微機將調用以上單元的驅動程序,自動與顯控終端進行連接。
4軟件設計
4.1采集平臺軟件嵌入式微機主要完成對顯控終端下達指令的處理及向顯控終端回傳工作信息。應用程序采用VC++6.0進行編寫,顯控終端下達的指令有采集平狀態查詢指令,包括存儲卡容量查詢、采集卡參數查詢;存儲卡數據清除指令,主要用于清除存儲卡內的采集數據;參數設置指令,主要用于設置采集卡的數據采樣率、放大倍數等;時間校準設置指令,主要用于將采集平臺當前時間校準為顯控終端統一下發的時間;開始采集或停止采集指令,主要是使能采集卡開始工作或停止工作。采集平臺軟件流程圖如圖3所示。各采集平臺上電后采集卡自動進行初始化設置,通過網絡交換機自動與船載終端建立連接,等待船載終端下發指令并進行相應處理。各采集平臺在收到顯控終端的時間校準命令時統一進行時間校準,同時將結果回復至顯控終端;當收到開始采集命令時,系統開始計時,每次上傳4096個數據,當系統接收4096個數據時讀取當前時間,同時將減去4096個數據所需的時間(即40.96ms)后作為該幀數據的起始時刻,將該時刻連同水聲數據一同打包后進行相應壓縮處理,之后調用通信協議上傳至顯控終端。
4.2顯控軟件分析顯控終端主要由網絡交換設備、GPS\BD2定位模塊、顯控計算機及顯控軟件組成,顯控軟件主要完成對各通道采集平臺的控制及對接收數據的處理及顯示,采用VC++6.0軟件進行編寫,與各通道采集平臺通信基于以太網的TCP\IP技術,與各采集平臺通信通過線程進行實現,采用雙緩沖進行數據讀取與處理,對各通道接收數據在解壓后,進行時域波形顯示及FFT頻域處理顯示,軟件可以同時顯示多個通道的時域波形,并可對某個通道波形進行FFT分析并顯示;軟件可對所有采集平臺下達操作命令,也可對指定采集平臺下達操作命令。GPS\BD2定位模塊主要用于對顯控計算機進行時間校準。軟件流程如圖4所示。船載顯控終端開機后,軟件運行并進行初始化設置,在GPS\BD2定位模塊進入導航模式后自動進行時間校準;連接各采集平臺后查詢各采集平臺工作狀態,下達操作命令。對各采集平臺上傳的數據進行處理,根據各采集平臺上傳采集數據進行解壓后根據時間信息進行同步顯示,以下達“開始采集”命令時刻為0時刻進行逐步顯示。圖5為在實驗室測試過程中操作軟件界面及四個采樣平臺采集信號顯示。
4.3數據傳輸該系統所用的數據傳輸方式采用以太網連接的TCP\IP協議,該協議成熟可靠,適用性和通用性強。包括控制指令、回復信息、實時監測數據和原始數據,數據量大,重復周期短,需要進行無差錯的傳輸。浮標通過IP地址來區分網絡上的數據包是否屬于自己,從而進行相應的接收。網絡通信采用Socket編程。其一般的工作流程如圖6所示,其中顯控終端為服務器端,各采集平臺作為客戶機端。數據傳輸分上行數據和下行數據,數據傳輸格式為幀類型及補碼、數據長度、數據段,幀類型及補碼用于表示不同的命令。水聲數據采用ADPCM數據壓縮算法進行數據壓縮。ADPCM是一種針對16bit聲音波形數據的有損壓縮算法,它將聲音流中每次采樣的16bit數據以4bit存儲,壓縮比為4∶1。ADPCM通過保存波形的變化情況來達到描述整個波形的目的,即AD-PCM記錄的量化值不是每個采樣點的幅值,而是該點的幅值與前一個采樣點幅值之差。本采集程序ADPCM壓縮算法在基本不影響數據質量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降低數據量,對于16k個數據點的壓縮時間可以控制在幾十個毫秒量級,不會影響實時的數據傳輸。
5結語
該分布式同步采集及系統分別用了嵌入式微機技術、網絡技術,所用的采集模塊采集精度高,采樣頻率寬,采樣率高,利用嵌入式微機的軟件計時方法實現采集信息的同步;各采集平臺與顯控終端采集網絡進行傳輸,傳輸容量大、速度快;并且系統開發周期短,成本相對較低,在海上試驗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作者:徐國貴 張永超 單位:91388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