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為了適應新時期國家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職院校在新一輪教學改革中更加注重對社會各界各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教育。根據高職院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本文淺談了高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對高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色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就如何在新時代以市場實際需求為出發點,高職院校認真對專業人才培養特色進行初步的探索,使實踐能力強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更完善,課堂教學更具新時期、新特色和新特點,本文略作陳述,以供借鑒。
關鍵詞:
高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色
土木工程是對各類工程設施建設筑造科學技術的統一概括總稱。是集所有工程建設必須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和建設材料、施工設備等應用的技術活動。
1高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一些城市的高樓林立、輕軌、高架橋、地鐵、市政建設給排水系統的更新換代等及各地工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隨處可見。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無論是江河還是海洋,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使城市、鄉村越建越美,道路、鐵路等級越建越高。各個行業興旺發達,施工人員、施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勘探設計人員需求量逐年增加。建筑材料生產、供應增多,生產設備、施工設備不斷更新,使工業技術也有較大提升。各高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為建設美好和諧社會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土木工程專業在各地的高職院校工科類科目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學科。傳統的工科教學土木工程專業中“工民建”是建筑專業對《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的簡稱,主要以房屋建筑為主。現代的土木工程專業在傳統的“工民建”基礎上拓展范圍較廣,從曾經的一個學科發展為一系列學科,主要有力學、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鐵道工程、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工程造價等土木工程類學科。教育方向也增多,主要培養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方面專業知識高級工程技術人才[1]。
2培養模式和教學中的不足
2.1課堂教學實踐性不強
隨著進一步對外政策的開放,很多外企進入國內市場,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之路贏得一席之地,改變企業被動的現狀,向科學現代化方向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實技術力量引進高級專業人才,才能壯大企業,才能占據市場上更多的份額。建筑行業的生存之戰推動了高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改革發展。雖然多數高職院校在教育體系改革,教學模式更新的新時代,能緊隨改革步伐不斷進步發展,各院系的專業課程設置也更接近行業需求社會需要。但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實踐性不強的現象,有些教師對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課程輔助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組成部分認識不足,對高職課程改革“教師主導”與“學生自主”的教學新理念理解不透,學生自主式學習模式與教師起輔助、指導作用兩者之間角色轉換、關系處理尚無良策。
2.2應用能力培養效果不理想
在高職院校中,學習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未來的走向不外乎三種類型。一是從事基層施工、技術或管理工作,必須掌握一定技能。二是從事勘探設計和施工管理工作,除了專業技術還必須具備管理能力。三是從事教育或研究工作必須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高的專業水平。但在多數高職院校中都比較重視專業理論方面的培養教育。雖有開一些實際操作課程,但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效果不太理想,主要缺乏更深層的實地練習。
2.3素質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每所高職院校都很注重學生的思政教育,有較完整的思政教育管理體系,院校黨團組織也經常組織開展一些愛國主義、紅色文化教育等有意義活動,傳輸黨的十八大精神,使學生思想素質有較大提升。但也有一些理工科目院系領導或教師比較重視土木工程各類專業課程的傳授,比較重視專業基礎理論的教育。有的學生也很關心自己畢業后的前景,比較關心自己各類資格證書的考核,對傳統的道德教育不太關注,對新政思想的宣傳活動不積極參與,沒有認真用心去學習黨的新方針和新政策。學校、學生從思想上對素質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致使有個別學生走向工作崗位進入管理階層后,沒能抵擋住腐敗的思想,給國家和個人都造成不良影響[2]。
3高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探索
3.1創新課堂教學,增強實踐性
高職院校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院校各系各專業教師或教授的學習,提高對教學改革的認識,改變課堂教學中存在實踐性不強的現象,提高實踐性教學重要環節的認識。盡快適應新時期社會快速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變化,盡快找尋學生自主式與教師輔助性指導課堂教學作用兩者之間角色轉換、關系處理的良策。建立健全完整的、精細的實踐性教學管理體系,以培養設計、管理和技術革新水平高能力強為核心組織,實施、創新課堂教學,應認真組建實驗基地,制定詳細的實驗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參與院系內教學項目研究、教學實驗活動,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課堂教學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3.2提升培養質量,應用能力增強
高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結合新經濟科學時代,學生就業趨勢和將面臨社會發展中的競爭與壓力,以市場需求為培養指導方向,以“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突特色”為培養原則,改變傳統的專業劃分過細,容易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的情況,根據市場發展情況拓寬土木工程專業渠道,建立多層面、多模塊、多方位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認真修訂培養建設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組織管理和技術研究革新等核心專業能力較高、素質較好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培養質量,不斷強化應用能力的培養,不斷強化實踐教學策略,不斷強化本科學生等同于工程師的辦學特色,讓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本科生必須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離開學校就具備工程師實際工作能力,使學校有培養特色、院系設置專業有特點、每個在校學生學習都具有相應的特長和精熟的技能。
3.3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全面人才
高職院校理工科目院系領導或教師應認真用心去學習黨的新方針和新政策。除了應重視土木工程各類專業課程理論基礎的教育和傳授,還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和法制宣傳,應設置品德教育、法律法規、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應經常進行傳統的禮儀、道德思想和素質教育,常常組織開展一些尊老愛幼、紅色健康傳遞社會好風尚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使每位學生都具有愛國主義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神,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或進入管理階層后,不僅以身作則行為端正,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還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誠實可信真誠待人遵紀守法的工作作風,能夠抵擋住腐敗的誘惑扼殺邪念思想,具有崇高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念,愿意為建設科學現代化社會、溫馨美好的家園出力獻策。
4總結
通過上述淺談,高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色需認真探索,在專業教學中應建立教學信息反饋機制,加強技術和應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應進一步完善教學培養社會評價體系,運用最新、最科學的教學手段,全面綜合培養新世紀高素養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文學,李長鳳,周莉,徐曉紅,等.“3+1”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02).
[2]王衛東,彭立敏,余志武,謝友均.土木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
[3]黃曉幸.淺談高職教育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4(45).
作者:牛田新 單位: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