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定條件下醫院成本計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醫院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醫院財務都在實行成本管理,推行成本核算,其在醫院經濟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層次直接影響醫院成本管理的成效。文章分析了醫院成本核算的內涵,探討了完善醫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關鍵詞】市場經濟;醫院;成本核算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經營管理也面臨新的挑戰,要求醫院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樹立優質、高效、低耗的經營理念。沈陽市鐵西區婦嬰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從起步至今,已走過了數十個年頭,期間,通過引入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與兄弟醫院的交流探討和持續不斷的實踐與改進完善,建立起了院科二級成本核算制度,形成了以增收節支為主要內容的科室經濟效益考核機制,激發了員工與管理層共同關注醫院成本控制的意識與責任,促進了醫院的經營管理朝著優質、高效、低耗的方向良性健康的發展。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內涵
1、醫院成本核算的概念
醫院醫療成本是衛生服務過程中所發生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耗費的總和。它由以下六大類成本構成:勞務費、業務費、公務費、原材料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和管理費。醫院成本核算是依據醫院管理和決策的需要,對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各項耗費進行分類、記錄、歸集、分配和分析報告,提供相關成本信息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醫院成本核算中的“成本”不同于財務會計中的成本。財務會計中的成本是指取得資產或勞務的支出,此成本概念是根據財務報表的需要定義的,由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來規范,也可稱之為“報表成本”,而醫院成本核算作為一項醫院內部的經濟管理活動,其成本概念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形式呈現出多樣性:例如,根據不同的成本歸集對象,可將成本分為科室成本、單病種成本和單機成本等;根據經營決策的需要,成本又分為機會成本、邊際成本、社會成本等。
2、醫院成本核算的特點
(1)成本核算本質的非價值補償性。成本是商品生產中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耗費的貨幣表現,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耗費性和補償性。而公立醫院的經營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國家對公立醫院的醫療經營不收稅,醫院的各項收費價格由國家的物價部門根據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醫務勞動“產品”價值的真實反映。就此而言,醫院通過核算成本,本質上并不在于價值補償的實現,而追求于發現與政府定價之間的差異度,以謀求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2)確定成本核算對象與方法的不同性。醫院成本核算對象與方法的確定,無法考慮兼顧到各專業專門醫療技術的特殊性,只能依據于管理上的需要加以選擇,一般分為醫院成本、科室成本、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等。多年的實踐證明,醫院通常選擇醫療服務總成本下的科室成本為主要核算對象,以視作降低可控成本的最佳途徑。
3、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成本核算在醫院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成本核算還沒有全方位、多層次地展開。目前多數醫院將核算重點放在大型醫療設備、藥品和科室承包上,雖在短期內增加了收入,但也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如很多醫院成本核算停留在“摸家底”、“算獎金收入”的水平上,院科兩級核算多是“一切向錢看”。比如我院婦產科的化驗、B超等檢查收入,都是通過臨床開單、醫技操作來完成。與之相應的直接成本如衛生材料、設備折舊等均由操作科室承擔。此類收益及其成本支出要在婦產科與操作科之間劃定一個分享或分攤比例,這個比例很難甚至可以說無法做到完全科學合理公平地確定。因為醫院的勞動對象多為無形產品,其特殊性是知識與技術和經驗的轉化。這種產品的生產或形成,不同于有價產品的生產過程,其耗費與貢獻,通過臨床開單和醫技操作共同完成,其中各具價值并不能完全用貨幣來衡量。所以我們只能暫且先依據操作科室的累計歷史成本,核算醫務毛利率后,根據有關分配原則分切收益比例。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三:一是醫院管理層對成本管理的作用認識不夠,成本意識不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醫院整體管理水平不高;二是單純講求經濟效益,將成本核算引入歧途,三是我國尚未建立更高層次的醫院成本會計制度和醫療服務成本核算體系。
二、完善醫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1、確立成本核算理念
現代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七個環節,即:符合實際的成本預測、科學合理的成本決策、積極先進的成本計劃、全面實施的成本控制、及時準確的成本核算、全面客觀的成本分析、嚴格公平的成本考核。這七方面內容各有基本特點,同時又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同時人的因素是決定一個醫院成本高低的關鍵。“以人為本”的成本管理,要以職工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發揮程度為主要對象,即以人作為成本管理的中心和出發點,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創造性、積極性,從而達到降低和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2、健全成本核算的組織管理體系
醫院要充分重視成本核算的作用,編制統一的組織機構,將醫院經濟管理辦公室和財務科合并成立規劃財務處,實行院級統一領導、統一管理,改變了過去財務科和經濟管理辦公室之間自成體系,只是數據之間的提供和合作的關系,妥善解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運行機制問題。各醫療、藥劑部門密切配合,制定有關成本控制制度、相關政策和措施,主動想辦法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行政、后勤部門與時俱進,明確成本控制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增強成本控制意識,自覺培養節約、堵漏、降耗的良好習慣。這樣,就形成了以各部門為經濟責任中心的管理、規范、高效、統一的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3、健全醫院成本核算制度
醫院成本核算制度要以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及國家有關規章制度為依據,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適應醫院的業務性質和經濟特點及醫院內部經營管理的具體要求,同其他有關業務制度、財務會計制度等規章制度相協調,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發動群眾,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以制定。具體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制度、成本定額、計劃、預算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報表制度、成本分析制度、成本考核制度、醫院內部價格制度和結算制度、其他有關成本的規定。醫院成本制度一經制定,要認真地組織貫徹執行。
4、實行“三級醫生負責制”的內部管理模式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市場化,醫院結合自身實際,實行“以病人選擇醫生,三級醫生負責制”的內部管理模式,完善了原有獎金分配方式,將競爭機制引入到醫院的各個環節。摸索出一條以三級醫生負責制的醫療體系為成本考核對象,實行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醫院內部管理體系。即將醫生的知識價值和行醫規范讓廣大就醫患者得以認同和接受,從而以此為標準來衡量醫院醫療工作的社會價值。在獎金分配上向臨床一線傾斜,向知識型、技術型、風險型傾斜,向貢獻大的方面傾斜。優化了醫院的人員配置,使各科室的人員配置、科技含量得以進一步整合。充分體現以“按勞取酬、績效掛鉤,多勞多得、獎勤罰懶”的內部分配原則。使醫院的獎金分配方案更加合理、科學。新晨
5、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素質
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專業技術高的成本核算專職隊伍,是搞好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要選拔好成本核算專職人員,對其加強政治素質的培養,并狠抓業務素質的提高。可以開展“補缺、更新、擴展知識”為主題的培訓,采取在職學習、外出培訓、進修參觀、邀請專家學者講課、召開工作報告會及研討會等辦法,對高、中、初職人員和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分別進行培訓。同時加強人才的交流和引進,不斷改善人才結構,加快醫院經濟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步伐,提高醫院的衛生經濟管理水平。
總之,要不斷結合我國醫院的特點,充分確立公立醫院的主導地位,醫院要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消耗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要求為前提,注重社會和經濟效益,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務。同時希望以此為引導,不斷促使政府主管部門、醫院、理論界深入研究,對分攤系數選擇、內部服務確定、成本數據分析等成本核算各環節進行補充和修訂,最終完善我國醫療行業的成本核算體系和理論。
【參考文獻】
[1]楊蓉:成本管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陳義仁:現代企業成本核算一本通[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
[3]王會、吳青松: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加強醫院成本管理[J].衛生經濟研究,2004(10).
[4]楊新毅:淺談醫院成本核算[J].中華中西藥雜志,2006(9).
[5]梁宇薇、王真:成本核算是醫院發展的重要環節[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5).